冀东地区马铃薯种植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2018-03-08 19:09吴志会韩晓清张尚卿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冀东日光温室马铃薯

吴志会 韩晓清 张尚卿

特约栏目主持:李崇光

男,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与岗位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农业部软科学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整合》专著及国家规划教材《农产品营销学》等多部著作;发表論文70多篇。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目前已成为全球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河北省是我国较早引进种植马铃薯的地区,目前马铃薯在河北省各地市均有种植,特别是由于马铃薯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耐贫瘠性,以及产量高、易管理、耐储存等特点,深受农民的喜爱,种植面积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常年种植面积20万hm2以上,鲜薯总产量可达360多万t。马铃薯已成为河北省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之一,对河北省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为适应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及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的新形势,河北省各地市在国家宏观政策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支持下,近2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和范围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冀东地区(主要包括唐山、秦皇岛地区)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迅速,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当地的农业优势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冀东地区马铃薯产业的迅速发展,生产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种薯退化、机械化程度低、环境条件恶化等,特别是各家各户的作坊式生产以及多种种植模式并存,严重制约了冀东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农户常常随大流、盲目跟风种植马铃薯,商品薯扎堆上市销售,导致商品薯滞销、价格下跌,农民收益减少,严重影响马铃薯种植户的积极性。

如何合理地选择马铃薯播种时间、种植模式、作物茬口安排等,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冀东地区马铃薯市场供应的相对稳定尤为重要。为此,对冀东地区马铃薯生产上采用的各种种植模式进行走访调研,综合分析各种种植模式的空间分布、优缺点、经济效益等,指导马铃薯种植户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合理安排作物茬口,同时为优化冀东地区马铃薯种植结构提供

指导。

1 冀东地区马铃薯主要种植模式调查方法

1.1 调查区域

调查区域基本覆盖了整个冀东马铃薯大小产区,调查范围包括唐山市(玉田县、丰润区、丰南区、滦县、滦南县、乐亭县、曹妃甸区)和秦皇岛市(昌黎县、卢龙县、抚宁区)。

1.2 调查方法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填写问卷等形式,摸清冀东地区生产上正在应用的主要种植模式。同时调查明确各种种植模式的优缺点、种植成本、农户收益情况以及下茬作物种植情况。

1.3 调查时间

分别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与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在冀东地区连续2个马铃薯全生长周期进行了调查、研究。

2 冀东地区马铃薯种植模式总结与分析

2.1 冀东地区马铃薯主要种植模式种类及分布

①冀东地区马铃薯主要种植模式种类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冀东地区马铃薯种植模式主要有4种:日光温室+地膜覆盖种植模式(P1)、冷棚+地膜覆盖种植模式(P2)、地膜覆盖种植模式(P3)、露天单行高垄种植模式(P4),各种种植模式下田间均采

用单行高垄种植,一般为行距0.8 m,株距23.5~

30.0 cm。

a.日光温室+地膜覆盖种植模式(图1)。可以通过覆盖保温被、草帘、开闭上下风口等调节日光温室内温湿度。对温湿度的适当调控可有效减轻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有利于马铃薯的优质安全生产,同时马铃薯可极早上市,经济效益可观;地膜覆盖种植后地温可有效提高,确保种薯出苗一致,利于增产增收。但是这种种植模式建设投资成本大,推广应用面积受限;同时受温室空间的限制,大型农机具等不能推广应用或使用受限,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程度受限。

b.冷棚+地膜覆盖种植模式(图2)。可通过开闭风口调节冷棚内温湿度,对温湿度的适当调控可有效减轻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有利于马铃薯的优质安全生产,马铃薯可以较早上市,经济效益比较可观;地膜覆盖栽培后地温可有效提高,确保种薯出苗一致,有利于增产增收。这种模式建设投资成本相对于日光温室较低,而且建设相对比较简单,冷棚的面积大小相对日光温室好控制。但是,受冷棚立体空间的限制,大型农机具等不能推广应用或使用受限,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程度受限。

c.地膜覆盖种植模式(图3)。地膜覆盖后地温可有效提高,确保种薯出苗一致,有利于增产增收。由于这种模式播种较早,马铃薯生长季节正好赶在冀东地区高温多雨的夏季之前基本结束,利于田间管理。这种模式投资成本较低,目前在冀东地区推广面积最大、应用范围最广,比较适合大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更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生产。

d.露天单行高垄种植模式(图4)。这种模式投资成本最低;适合大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但是受天气条件影响太大以及产量较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冀东地区推广应用面积逐年减少。

②冀东地区马铃薯主要种植模式分布情况 通过走访调研,绘制了详细的冀东地区马铃薯种植模式分布图(图5)。从图5可以看出,P1种植模式主要分布于唐山市的丰南区、丰润区以及秦皇岛市的昌黎县;P2种植模式主要分布于秦皇岛市的昌黎县;P3种植模式在冀东地区分布最普遍、生产上应用面积最大,主要分布于唐山市的玉田县、丰润区、丰南区、曹妃甸区、乐亭县、滦南县、滦县以及秦皇岛市的昌黎县等;P4种植模式的分布正在逐年减少,目前仅零散分布于唐山市的丰南区、丰润区、滦县以及秦皇岛市的卢龙县、抚宁区等。endprint

2.2 冀东地区马铃薯主要种植模式的优缺点比较分析

通过对冀东地区马铃薯各种种植模式优缺点的对比分析(表1)发现,P1 种植模式丰产性好,生产上易管理、病虫害发生较轻,产品上市极早,收益情况很好,但是这种模式投资较大且不适合机械化生产,更适合于那些能够精耕细作且劳动力充足的农户;P2种植模式相对P1 种植模式投资较小,其收益也比较可观,更有利于较大面积的推广,其满足了那些想精耕细作且劳动力充足但经济条件相对较弱的农户,生产前景较好;P3 种植模式投资少,适合各马铃薯大小产区,具有一定的增产能力,适宜机械化操作,省工省力,适宜大面积推广,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P4种植模式,虽然投资最少、适宜机械化生产,但受天气因素等影响,播种时间较晚,产品上市也最晚,收益一般,同时这种种植模式在马铃薯生长中后期正好赶上冀东地区高温多雨的季节,病虫害发生严重,丰产稳产性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2.3 冀东地区马铃薯主要种植模式周年茬口安排

从表2可看出,P1和P2种植模式在茬口安排上,基本实现了1年3茬,对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有利于农户增收增效,但选择这2种模式就必须提前进行地块的选择、日光温室和冷棚的规划建设,需要进行前期投资。而P3和P4模式则为1年2茬,虽然土地利用率不如P1和P2,但不用提前进行规划和投资。因此,农户要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种植模式。

2.4 冀东地区马铃薯主要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表3、4调查了冀东地区马铃薯各主要种植模式投资成本、每茬作物纯收益以及全年收益等。通过表3、4的对比不难发现, P1和P2种植模式折合一年每667 m2的投资成本较大,但是收益也明显高于P3和P4种植模式。从实际生产中茬口之间的时间安排来看,由于P1和P2种植模式全年种植3茬作物,時间安排要求更加紧凑合理,特别是P2种植模式更需要农户及时收获、及时抢种,避免耽误下茬作物的种植和成熟;而P3和P4种植模式全年仅种植2茬作物相对时间更加充裕,只要农户及时播种就行。

3 结论

通过对目前冀东地区马铃薯生产上采用的4种主要种植模式(日光温室+地膜覆盖种植模式、冷棚+地膜覆盖种植模式、地膜覆盖种植模式、露天单行高垄种植模式)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种模式均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冀东地区农户选择种植马铃薯时,要因人、因地、因时、因天气等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要尽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收益,确保农户增产增效。

针对冀东地区马铃薯生产现状,笔者建议农户生产上尽量选择冷棚+地膜覆盖种植模式和地膜覆盖种植模式2种模式,因为这2种模式更有利于农户田间管理,投资适中,经济效益较好并相对稳定,也更有利于冀东地区马铃薯产业的良性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冀东日光温室马铃薯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冀东地区野生大豆幼苗期耐盐碱特性鉴定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马铃薯有功劳
北方冬季日光温室番瓜高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盆栽迷你玫瑰栽培技术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
定边马铃薯
冀东地区草塘坨航磁异常的查证效果
胖胖的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