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第三者”,夫妻二人却用“蔬菜+技术”,把日子过成了诗!

2018-03-08 05:02杨邦贵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第三者庭院农技

杨邦贵

在我们土家族山寨,憨厚的土家人普遍认为当“第三者”是极不光彩的事情,谁要是当了“第三者”,唾沫星儿都会淹死你!但我家却有一个这样的“第三者”,她地位特殊,是我们夫妻工作上的好导师,生产上的好朋友。这个“第三者”就是《长江蔬菜》杂志。

20世纪80年代,我们夫妻2人从农业学校毕业,信心满满地一起回到生我养我的土家山寨。我的老婆先后从事育种、农技推广、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和绿色食品工作,而我一直做农技推广工作。

常言道:三年一个生意手,十年一个庄稼汉。要为三农服好务,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于是,2个农业技术派,每天都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可从2009年起,我老婆变了,她找来《长江蔬菜》杂志,在自家阳台、庭院和流转地开始不断试验。嘴里总是唠叨说:农技推广要求高,知识要全面,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长阳县蔬菜种植面积33 333 hm2,如果我们不充充电的话,指不定哪天就被难住了,不仅误人误地,还耽误农民时间和收成,辜负了农民对我们的信任。

你瞧,昨天夜里她还在看新到的《长江蔬菜》杂志,今早5:00天刚亮,她就用灵巧的手指不断地滑动手机屏幕,又一条一条地看起了《长江蔬菜》的微信。

“老公,你看这篇文章写得多美,今天的《长江蔬菜》有一篇题为《我们郊区有地咋整?》的文章”。不等我回答,老婆大人就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摘摘果,钓钓鱼,吃吃农家菜。老公,你说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借鉴一下《长江蔬菜》的思路,把我们在郊区的那6 670 m2地继续规划规划,利用房前的香隔岩水库,让人们来野钓。再把房前屋后的田块种上更的多时令果蔬,让辛苦工作一周的亲朋来香隔岩观光,自己动手采摘新鲜蔬菜和水果,体验远离喧嚣的静谧,品尝利用天然降水灌溉,不用化肥和农药生产出来的好产品。充分发挥我们农技推广人的优势,往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方面发展。”

我笑眯眯地看着她,回想这几年咱家的种种变化。

每次,老婆从《长江蔬菜》上学到相关知识后,总要活学活用,一个6 m2阳台就是她养花种菜的试验地。

比如,她从《长江蔬菜》上学习草莓栽培技术后,便依葫芦画瓢,利用下乡机会,收集了腐熟的堆肥、菜园土和河沙、鸡粪,再加少量腐熟饼肥,按比例混合均匀,过筛制作成营养土。然后废物利用,从自家废品库里挑选口径为20~30 cm的泡沫箱,用尖刀将泡沫箱底部扎上几个排水孔,用小瓦片把排水孔盖好后装营养土,买来2株草莓苗,按杂志上介绍的技术栽下。

为了不用农药,她按杂志介绍的方法,从农家讨来沼气液,用吊瓶将稀释后的沼液滴灌草莓。通过几年实践,我家草莓走出阳台,来到大田,每年都有不少亲朋好友来采摘草莓,分享幸福。

随着她的能量爆棚,我和她独处的机会越来越少。每到周末,老婆从活学活用到学以致用,定会大展拳脚,把我家庭院也变成了科技示范地。

最初是小范围试种白菜、菠菜、芫荽啥的,慢慢地扩大规模,品种也增加了,瓜类、朝天椒、花生和葱、姜、蒜……看着丝瓜爬上墙头,黄瓜攀上树头,红彤彤地朝天椒挂满枝头,她从杂志上学习了搭架、绑蔓、断头等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小庭院碩果累累。

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同时,老婆还脑洞大开,买了许多花籽,种下片片花海。春天,院子里的芍药、杜鹃、迎春花和桃花竞相开放;夏天,百合花、绣球、向日葵、太阳花和紫薇争奇斗艳;秋风习习时,菊花、山茶花、玫瑰和茉莉五颜六色;冬天,三角梅、一品红和君子兰等傲立枝头。

蔬菜和花儿的种植技术以及规划,老婆都是从《长江蔬菜》上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从上面找答案。整天忙里忙外,少有时间陪我闲聊。

而我深知“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的道理。为了和老婆齐头并进,我也加入了学习的队伍。

2013年,我们在郊区买了6 670 m2地,这一回,老婆抢着当家做主。经过2年多的努力,门前一条弯弯的河,屋后一片五色的田,良田美池,要啥有啥,可是老婆仍不满足,坚持要活到老,学到老。

如今,食品安全又上升到她工作的第一位,坚决不用化肥和农药,坚持绿色生产,凡来客人,老婆都要把杂志上学到的新品种和新技术介绍给客人,还时不时给我上上课,拉我一起种地养花,硬是把我家田块种成了最美田园。

您说:有了杂志和微信,不学习成吗?有了阳台、庭院和田园,不劳动行吗?有了蔬菜产业的需要,农业人会闲着吗?endprint

猜你喜欢
第三者庭院农技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回到庭院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把婚姻逼上绝境的,绝不是第三者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第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