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卢氏县依托金融扶贫提升社会信用

2018-03-15 07:44董立仁
中国国情国力 2018年3期
关键词:卢氏信用攻坚

◎董立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举措和关键支撑,党中央、国务院把它作为政策“组合拳”的“重头戏”来安排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话和2017年6月23日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等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要通过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实施特惠金融政策,加大对脱贫攻坚的金融支持力度”“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增加金融投入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20条举措,是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为充分发挥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起着重要作用。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在精准扶贫脱贫过程中,在金融扶贫方面不仅取得了较好成效,而且通过金融扶贫,提升了人们的社会资本信用度,增强了齐奔小康的坚定信心。

基本情况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地处河南省西部,位于豫陕两省结合部,辖9镇10乡、352个行政村。县域总面积4004平方公里,总人口达3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5万人。县境跨越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全县平均海拔超过1200米,森林覆盖率接近70%,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秦巴山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河南省“三山一滩”(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黄河滩区)扶贫工作重点县。截至2017年末,卢氏全县仍有贫困户16226户49935人,贫困发生率为15.2%。作为河南省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革命老区县,卢氏县委县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各项工作,积极开展金融扶贫,努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贷款慢”等难题,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取得了初步成效。

顶层设计四大体系,打通服务“任督二脉”

金融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顶层设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就金融扶贫工作而言,卢氏县委县政府坚持统一思想做好顶层设计,科学统筹、合理谋划建设“四个体系”,打通“任督二脉”,畅通服务梗阻,这是支撑金融扶贫工作的重要“梁柱”。

1.金融服务体系

卢氏县委县政府科学优化新型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合理整合行政力量和金融力量,采取政银融合、三级联动的模式,建立县级服务中心、乡级服务站、村级服务部三级服务网络,按照村部初审、乡站审核、中心推荐、农担核保、银行放款的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加强贷后监管,形成了“牵头推进有机构、办理服务有人员、贷款发放有流程、风险防范有保障”的工作格局。解决了“谁来管贷款”的问题。

2.信用评价体系

按照遵纪守法好、家庭和睦好、邻里团结好,责任意识强、信用观念强、履约保障强,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有致富项目,无赌博、吸毒、嫖娼等不良习气,无拖欠贷款本息及被列入贷款黑名单的记录,无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三好三强”“三有三无”行为标准,确定140余项具体指标,采集农户信息8.33万户、采集率90.6%,其中贫困户采集率95%,非贫困户采集率90.04%,经过评定,有信户6.83万户,有信率82%。按照信用评级得分情况,将农户信用划分为四个等级,授信额度依次为5万元、10万元、15万元及20万元。加强信用信息动态管理,按月收集、定期更新,对守信者增信,失信者惩戒。同时,将信用信息与卢氏金融服务网有效联接,互联互通,社会共享,以信用促民风、淳村风,增强信用观念,树立诚信意识。解决了“贷款该给谁”的问题。

3.产业支撑体系

按照绿色、特色、生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思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以基地为载体,以产业为纽带,大力发展以果、牧、烟、菌、药为主的绿色农业,以农副产品、中药材精深加工为主的特色工业、以生态旅游和电子商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确保全县建成350个产业扶贫基地、每村都有2个以上扶贫车间、每户都有3个以上增收项目、年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产业体系,形成利益联接体。解决了“贷款干什么”的问题。

4.风险防控体系

一是建立了风险共担缓释机制。与合作银行、省农信担保公司、省担保集团签订了《金融助推卢氏县脱贫攻坚试验区合作协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贷后风险,由政府设立的风险补偿金与银行、省农信担保公司及省再担保集团,按照20%、10%、50%和20%的比例分担;对带贫农业经营主体的贷后风险,按照20%、20%、40%和20%的比例分担,形成“四位一体”的风险共担机制。同时,采用政、银、企或政、银、担、保、投等多种合作模式,有效缓释了金融风险。二是建立了项目资金监管机制。坚持“宽授信、宽启用、严管理、严惩戒”的原则,出台了《项目资金监管办法》,严格监管资金投向,确保贷款投在产业发展、用于脱贫工作。三是建立保险跟进防范机制。与中原农险开展特色农业互助保险试点;与中保财险、中国人寿、中华联合等保险机构合作,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设计了小额扶贫贷款保险、小额人身保险、自然灾害保险及学生平安保险等产品,为贷款人提供多方面的保险,有效保障贷款资金安全。四是建立激励约束熔断机制。设定信用激励机制,对贷款不良率低于2%的乡镇授予信用乡,贷款不良率低于3%的村授予信用村,在扶贫项目安排、资金分配和政策倾斜等方面优先考虑。设定贷款熔断机制,对乡镇贷款不良率超过3%和行政村贷款不良率超过5%的,停止贷款发放。解决了“敢不敢贷款”的问题。

创新“嵌入扶贫”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把扶贫理念和活动嵌入金融服务模式,合理拓宽融资渠道,这是金融扶贫中切实可行的重要抓手,也是金融扶贫出成效的重要动力元素。

1.推广“368”金融扶贫模式

“3”是农户、合作社和龙头企业3类贷款主体;“6”是“农户+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自贷”“合作社自贷”和“农户自贷”6种放贷方式;“8”是生产带动、劳务增收、产权入股+劳务、设施租赁+劳务、订单农业、合作经营、带资入股和自主创业8种带贫模式。

2.探索政银企互助模式

政府出资30%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企业出资70%设立互助担保基金,建立了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资金池。由银行按6-10倍比例放大投放贷款,解决龙头企业、合作社大额融资需求。目前,已使用该模式为企业投放贷款2亿余元。

■ 沧海扬尘 陈宝林/摄

3.拓展合作领域

与中国人保财险签订了《保险助推脱贫攻坚战略合作协议》,采取“政府主导+信用保证保险/农业保险保障+支农融资”的模式,推广“政融保”支农支小融资项目;国开行将卢氏确定为全国八家开发性金融精准扶贫示范点之一;与湘财证券、中原证券签订合作战略协议;与国投创益基金、焦桐基金、南水北调协作基金和省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达成9.6亿元投资意向(含合作协议)。

有效破解瓶颈难题,凸显乘数效应

通过金融服务、信用评价、产业支撑和风险防控四大体系建设,有了产业作为支撑,贫困户踊跃贷款发展产业,获贷率从2016年的不足1%提高到2017年的23.4%,呈现了群众愿贷的好现象;通过信用引领,服务保障,流程简化,使贷款手续简单、放款更加快捷;通过四个机制防控风险,为金融部门放款、农户贷款解除了后顾之忧,目前新增扶贫贷款达到2016年同期的7.9倍。卢氏县初步形成了以“政银联动、风险共担、多方参与、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卢氏模式”。卢氏小额信贷的经验不仅解决了扶贫资金的投入问题,而且对农村的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产生了综合的乘数效应。

1.增加了扶贫资金投入

截至2017年8月底,三类贷款主体新增扶贫贷款6.94亿元,其中4599户贫困户贷款24878.2万元,157家合作社贷款28235万元,4家龙头企业贷款16300万元。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也突破了30亿元。

2.促进了社会信用建设

开展信用评级以来,全县上下守信重诺蔚然成风,使社会诚信建设向前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目前已有257户农户为了争当信用户,主动偿还逾期贷款1100余万元。

3.激发了内生发展动力

通过金融扶贫体系建设,贫困群众转变了思想观念,点燃了干事创业激情,内生动力进一步得到激发。

4.带动了经营主体创新

自2017年以来,新增60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联合社、1家田园综合体,全县新型经营主体总数达到987家。官道口镇新坪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百果园专业合作社,通过金融扶贫资金支持与豫西大峡谷旅游开发公司合作建设豫西百草园景区,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土地流转有租金、景区干活有薪金、房屋入股有股金”的“三金”农业工人。

5.创新了金融服务产品

通过信贷产品创新,进一步改进和提升了金融综合服务水平,带来了良好的金融生态效应。积极引进和推广“政融保”、中华联合保险+蚂蚁金服信保等金融服务产品。

6.淳厚了农村文明风尚

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中,通过采集指标设定,形成一种正面的文明导向,净化了农村风气,树立了向上的风尚,带动了产业发展,推进了农村的治理。如全县各乡镇,通过开展道德模范、脱贫标兵、最美党员及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使受表彰户都增加了授信额度,引领了向上向善社会好风气的形成,为金融扶贫融资增信奠定了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卢氏信用攻坚
神秘的植物工厂
卢氏连翘生产现状与产业转型升级
纳兰性德为卢氏与沈宛作词比较辨析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纳兰容若与卢氏:人生若只如初见
卢氏生态县建设的探索及对策
失信商人的悲剧
信用消费有多爽?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