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E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8-03-16 07:12裘寒松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亚硝酸钠泥水物质

裘寒松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实验中学,浙江 绍兴)

一、STSE教育理念和化学基础知识相结合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有着概念较多、记忆要求较高等特征,为多数高中生带来极大的学习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化学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把化学基础知识和课堂活动、实际生活有效连接,选择同STSE有关的情境进行备课、授课,充分增强化学教学针对性。比如:“物质的分散系”课堂导入环节,展示晨辉、夕阳西下、手电筒在夜晚中产生光柱等图片,激发学生观察和分析图片的兴趣,引出教学话题“胶体——一种重要的混合物”。展示“泥水”“硫酸铜溶液”两种试剂,提出问题: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学生通过观察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区别:前者叫浊液,后者叫溶液;联系:泥水、硫酸铜溶液都是混合物。

分散系 泥水 溶液稳定性 不稳定 稳定外观 不均匀,不透明 均匀,透明

教师再次提出思考问题:“泥水,硫酸铜溶液除却都是混合物,还有其他的共同特征吗?”学生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学习活动,得出“都是把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内”,有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最后,教师板书分散系及其分类:(1)概念:将一种(多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多种)物质内获得的体系;(2)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可以是液体、固态和气态;(3)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可以是液体、固态和气态。借助于学生所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为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二、STSE教育理念和化学实验相结合

实验作为化学学科重要组成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探究能力以及动手实验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下,因为实验条件以及应试教育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机会非常少,更多的是教师口述流程、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而基于STSE教育理念,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把课堂环境和化学实验有机结合,遵循绿色化学观念。化学实验演示阶段,应该严格按照适量原则,达到预期实验目标即可,防止浪费有限的教学材料。针对部分实验有着一定的危险因素,可以采取多媒体课件播放手段,以形象、动态的实验视频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科学优化、简化教学流程,同时也是落实STSE教育理念的核心环节。比如:“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课堂教学时,可以以近年来新闻报道中因为误食亚硝酸钠中毒的事件作为导入问题。教师提出:对于物质鉴别的一般原理方法和步骤是什么?比如,现在有两瓶标签脱落的碳酸钠和氯化钠固体,怎样把它们准确鉴别出来?投影展示实验流程,教师结合教学视频讲解注意事项:第一,滴管的正确使用;第二,试剂的用量控制在1.5-2ml。采取药匙分别取少量的两种固体放入两试管内,各自加入适量的水配成溶液。在此基础上分别加入稀盐酸,如果产生气泡,则是碳酸钠,如果没有明显现象,应该是氯化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析,怎样把食盐和亚硝酸钠鉴别开来,首先应该找出它们性质上的区别。针对NaCl性质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可是NaNO2有着什么性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和“隐形杀手”亚硝酸钠的视频资料,尝试性质的总结:一是 NaNO2的氧化性质(酸性溶液),KI、FeCl2、Na2S;二是NaNO2的还原性(酸性溶液),氯水、KMnO4溶液、溴水;三是HNO2的不稳定性,2HNO2=NO↑+NO2↑+H2O;四是水解呈碱性。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到NaNO2基本性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设计和讨论NaNO2与NaCl鉴别实验(3-5min)。按照具体情况来设计和调整化学实验方案,加强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认知,进一步锻炼学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化学学习的主动性。

猜你喜欢
亚硝酸钠泥水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亚硝酸钠中红外光谱及热变性分析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煤泥水处理智能控制研究现状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永明煤矿选煤厂煤泥水系统技术改造
泥水加压平衡盾构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黄芪百合颗粒对亚硝酸钠中毒致缺氧性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