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式教学法在《固态存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2018-03-16 23:29王玺于红旗刁节涛步凯孙兆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科研能力

王玺 于红旗 刁节涛 步凯 孙兆林

【摘要】研讨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在研究生教学改革中主要推荐的方法之一。本文从研讨内容选题、研讨课的实施方案及步骤、研讨效果等方面介绍研讨式教学法在《固态存储技术研讨》的应用情况,并且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口头汇报能力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探索,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 固态存储 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01-02

《固态存储技术研讨》是一门研究生课程,主要介绍最新的固态存储技术进展。这门课程以固态存储技术为知识架构,旨在提高研究生独立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可以听懂,但在实际科研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时,如果没有学会有效的研究方法,就无从下手了。所以本课程采用了研讨式教学方法,由老师提出研讨题目,学生课前准备,在课程上进行讨论,老师给予适当点评和指导。教学的主体由老师变成了学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研究工作大有好处。

一、将研讨式教学法运用在《固态存储技术研讨》课程中的意义

研讨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老师给出的题目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自己查文献,阅读文献,思考创新点,撰写课程报告,并在课堂上给全体同学讲解自己的研究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积极的加入到课程学习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研究生修完学分后,需要进入教研室参与科研工作,独立研究能力非常重要。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到知识,更要培养独立研究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这对于学生未来的科研工作很重要。

二、研讨课程的实施方案及步骤

(一)发布选题

学生要在老师给定的一些题目中选定研究内容,这些题目既不能过于新奇难懂,又不能陈旧老套,还要让初入科研领域的学生觉得很有兴趣去研究,而且学生也比较容易查找相关文献。所以,老师给出的选题要非常适合刚开始学习做科研的学生研究。

以《固态存储技术研讨》课程为例,我们准备了以下几个选题供学生选择:闪存特性研究、固态存储控制器算法研究、I/O调度算法研究、固态存储可靠性研究、混合存储等。这些选题涵盖了固态存储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学生便于查找资料,易于入手。

(二)分组确定研究题目

当授课内容过半时,老师指导学生分组,并选定研讨题目,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分配每一个小组都要有一次在课堂上做报告的机会。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老师对学生的研究过程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1)挑选最近五年的博士论文和博士论文所采用的近五年的参考文献进行阅读。2)深入理解文章中所讲解的创新点。3)思考可能进一步研究的创新点,提出自己的想法。

研究生在做毕业论文之前,必须撰写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章,大多數学生在初入科研领域时,对于撰写文章比较茫然,不知如何下手。老师提出的第2点研究要求,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献。学生首先要看懂别人文章,深入理解别人的创新点是如何产生和实现的,才能够进一步思考自己能在哪些地方产生创新。老师提出的第3点研究要求,鼓励学生尝试写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可能实现的创新点。

(三)课堂研讨及指导

学生分组准备好报告后,需要给他们一次课堂报告的机会。在课堂报告时,老师会针对他们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例如,有些学生阅读文献并不顺利,很多部分看不懂,所以在课堂讨论时,他讲不清楚文献所研究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思路也比较混乱。这时候,老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指导他们如何看文献、如何做课堂报告、如何正确表达,甚至针对演示文稿中的一些细节问题都可以在课堂上指出来。这门课程每次的授课时间是三个课时,老师在前两节课上讲授课程内容,学生在第三节课上进行课堂讨论,老师听完学生的报告之后,对学生的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并引导其他听报告的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其他听报告的学生也可以借鉴并学习高效的阅读文献和口头汇报的技巧,对于他们的正在准备的课堂报告很有帮助。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老师推荐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文章的研究思路,指导学生如何提炼文章的核心内容,寻找文章的创新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并画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加顺利高效的阅读文献,开展科研工作。

以往的研讨课,学生只有在课程总结报告时才有机会将自己的研究内容讲解给大家,有的学生准备比较充分,研究比较深入,通过全部课程的学习,在科研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但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如果只有一次课程总结报告的机会,很难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阅读文献、科研和口头汇报的能力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所以,在最近的课程中,老师着意增加了课堂报告的分量,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上台发言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具体指导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学生成了一堂课的主体,他们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于他们以后的科研工作很有好处。

(四)课程总结报告及论文

课程总结报告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所研究内容的理解程度,发掘自己创新点的能力,口头报告的表达能力,课程总结论文考察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对于初入科研领域的研究生来说,这些方面的锻炼都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协助学生更快更好的完成课程总结报告和论文,老师会提供模版和要求。比如用思维导图绘制研究思路;按照毕业论文的格式撰写课程总结论文;论文中要提出创新点等。有了这些具体的要求,学生都能高效完成课程总结。

经过了课堂讨论的锻炼,学生们对于完成课程总结报告和撰写课程论文有了一定的把握。大部分学生在课程总结报告时都做得很好,比课堂上的研讨进步很多。

三、研讨效果评估

相比以往的课程,本学期课程增加了课堂研讨的分量,学生多了一次报告自己研究内容的机会,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研讨,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报告进行进一步修改,对自己所研究的内容理解更加深刻,科研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大部分学生的课程总结报告都比课堂报告进步很多,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很多。

所有学生的课程总结报告都比课堂报告好,这说明虽然课堂报告不太完美,但对于学生的进步很有帮助,学生对于自己第二次的报告表现比较满意,而且对于研究内容了解更加深入,也更加有兴趣思考创新点,这些锻炼对学生的科研工作都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结束语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研讨,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技术知识,而且阅读文献、独立思考创新点、撰写论文和口头报告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也是本门课程设置为研讨课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冬.大话存储[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2]王玺,于红旗,刁节涛,孙兆林.研讨课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指导作用探析[J].大学教育, 2017(3).

作者简介:

王玺(1979-),女,陕西咸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高速数据采集和固态存储。

猜你喜欢
研讨式教学科研能力
浅析科研能力、学术修养与科技论文写作
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途径研究
中国梦教育在伦理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研究
通信网络理论与应用多元化研讨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