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解放运动下夫妻关系的变化

2018-03-16 00:14李媛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夫妻关系

李媛

【摘要】在儒家传统的伦理关系中,夫妻关系是各种人伦关系的起点。然而中国传统社会夫妻关系常常是冷漠的,甚至是对抗的。根据地创立后中共制定了一系列的妇女政策,使根据地的婚姻观念、婚姻状态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出现了平等互助的新型夫妻关系。以小见大,夫妻关系的新变化彰显出乡村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关键词】太行根据地 夫妻关系 妇女家庭地位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19-02

在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中,夫妇被列为人伦之首。《周易 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可见在整个社会关系的发展中,夫妇关系是居于首位,是各种人伦关系的起点。然而夫妻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一种不被重视而且是备受压抑的。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推行的一系列妇女解放的政策,引起了家庭内部夫妻关系的变化。

接下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分析,这一时期夫妻关系变化的表现:

1.夫妻共同管理和参与家庭分配。

过去在家里总是男人说了算,所谓“夫为妻纲”,妇女处于对夫权的绝对依附地位。如今开始教育妇女做安家计划,使其参与到家庭的经济管理。比如一个家庭种了多少亩地,一亩地能打多少粮,能收入多少钱,这些粮和钱如何开销。妇女作了安家计划,才能学会如何管理家庭,各样东西该如何开销,才能懂得过日子应该节约。男人看到女人把家里的事都管理好了,对妇女自然也就高看了。这样下去妇女将逐渐的取得与男子一样的重要地位,也增加了夫妻双方对家庭共同的责任感,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如过去经常吵架、闹离婚的马芝兰、张牛则夫妇俩,现在有商有量的制定生产计划,坚持每人每天最少拾一箩筐粪,到种地时要拾够二百担粪,能上二百亩地,驴粪准备上地。现在张牛则和马芝兰夫妇俩,不再生气闹离婚了,整天在计划怎样过得好,土地怎样去耕种,两口子和和睦睦努力生产,准备今年上升为富裕中农。 妇女也真正的当家做主人了,在左权县一个村过去管理家务的妇女只有五人,现在已有十人了,多半是由妇女参加生产的结果。树掌村388户中,青壮年妇女当家的就有136户,占到三分之一强。

在做好安家计划的基础上,又提出逐步实行家庭分红。在新式家庭的岳竟如家实行的就是家庭生产二八分红的办法,他的老婆十五天纺花五斤挣120分,扣去义务分75分,还剩下45分。 家庭分红极大地调动了妇女生产的积极性,把妇女的生产力充分发挥出来,增加了家庭财富,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

2.夫妻共同劳动。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妻子承担起家中全部家务劳动,如养儿育女、侍奉老人等琐碎的事情;而丈夫则主要从事户外劳动,形成了“男主内,女主外”的社会分工模式,这把妇女完全禁锢在家中,她们只能整日操持家务,与社会几乎绝缘。但是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在根据地的深入开展,打破了传统的“男人到县,女人到院”的局限。

首先,家务劳动不再是女人的专利,这时出现了家务劳动共同承担的趋势。如邢台北坡村在一次妇女集会时特别强调:“每个妇女不许教自己男人在家里抱孩子、做饭、推碾子、担水,把这些活都由女人来做,教汉子们好好开荒生产。” 我们由此可以推断男人帮助妇女烧火、做饭、推碾、看小孩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

其次,夫妻共同下地劳动的现象更为普遍。过去人们普遍歧视妇女下地劳动,称下地劳动的妇女为“马匹”,意思是不安稳在家乱跑,丢人现眼不像个女人,而今妇女下地生产成为普遍现象。常乐村的妇女李玉银,从今年春耕一开始,就伴着她的丈夫参加了田间的主要劳动,除了她没担大粪外,什么活也没在她丈夫跟前示弱过,拿起镰刀,一天割二亩七分谷子,她的丈夫常是落在她的后边,把一支扁担一付箩头放在肩上,稳稳当当的和男人你一担我一担的轮流着担粪。秋忙时候没牲口,还得她一天推一次磨,这样一个好助手,对她的丈夫是个很大的鼓励。夫妻之间相互协商共同生产,因而在生产战线上出现了许多模范夫妻,如左武的模范老夫妇张守起和李顺的就以坚实工作争取增产而被评为模范夫妇。左权的张玉清、赵春花夫妇,张玉清办合作社帮助全编村200多户渡过了灾荒,成为合作英雄第一名,赵春花带领全村妇女纺织而成为纺织英雄,这家也因此成了有名的模范家庭。

再次,夫妇之间合理分工、共同发家。如偏城董家沟邢岂岁和老婆在开了家庭会后,夫妇俩提出了挑战,各提各得条件。邢岂岁说:“今年开荒三亩,修地一亩,原十五亩地保证深耕细作,耕二锄三,每亩上粪三十五担,每亩增产六大升粮食。咱们永不生气,有啥问题,互相批评改正。”他老婆提出:“我今年保证纺花四十斤,不让男人穿破衣服。”

3.妇女在丈夫心中的地位上升。

妇女解放运动改变了过去认为“劳动可耻”的观念,在实践中男人也逐渐认识到了妇女的重要性。党员范清水在群众大会上坦白地说:“大家不要笑话我,‘傻汉夸妻,这是我的心上话。我在过去看不起女人,认为她不起作用。但今年我女人割了洋棉花,还帮助我收秋收夏,她真是有功劳呀!” 丈夫在公开场合夸奖自己的妻子,这在旧社会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正如主人公开篇所自嘲的那样,过去也只有傻汉才会夸自家老婆好,而今妻子在丈夫心目中的地位明显提高,迫使其由感而发说出了心里话。再有赞皇东沟妇救副主席李宝云的丈夫感概地对别人说:“人家不吃饭,饿着肚子还能干得挺起劲,我以后要不好好干,也就太对不起人了。”原来李宝云和丈夫同在一个互助组里开荒,因上年歉收,使得今春生活困难,有几天开荒回来,家里没有吃的,她就想法给男人做点稀饭,自己不吃,又去开荒。她还不断劝告他男人要努力生产,克服困难,渡过灾荒。 李宝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丈夫,这夫妻俩也因此在这年的生产中成了全村的模范。

4.妇女在家中有了話语权。

过去妇女在家中对丈夫只有惟命是从,哪敢指手画脚。而今妇女说话也有了分量,我们经常能看到妻子送郎上前线的报道。如武乡一区戈比牛村的赵银锁就是在母亲与妻子的鼓励下参军的。二区石圪塔村妇女高旬伴,自己跑到妇救秘书那里说:“我儿子才八岁,不能去当兵,我一定劝我家那个人(指丈夫)去!”他丈夫吴俊本于二月二十四日报了名。在武安的参军大会上,妇女荆密的登台讲话,她说自愿送丈夫上前线。此外,还有邢台二区郑家庄妇女晚荣子,因和弟媳一同成功动员丈夫参军,而被村人称为模范妯娌。 除了在参军这件事上体现了妇女家庭地位的提高,在遇到其它事情夫妻俩都是有商有量,协商解决。快板剧“夫妻优军”中就反映出了这一点。丈夫刘永田:“老婆会纺织,青布大袄软又。……刚才村公所开了会,会上村长号召咱,优待军属是大事,大家切实做起来,急忙回到家,咱跟馮云说一遍。”冯:“军属生产有苦难,帮助优待理应当。具体应该怎样做,永田回来再商量。”最后夫妇俩商量决定“礼物收拾了一大筐,慰问军属走一番,今年努力加油干,帮助军属闹生产。”从中我们看到丈夫有事想着老婆,老婆遇事想着丈夫,夫妻俩有商有量,体现了男女生活中的平等。

5.妇女敢于反抗男权。

在各项妇女解放政策的不断宣传影响下,妇女的觉悟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她们开始学着行使自己的权利来保护自身的安全。在张庄,贫农的媳妇满仓,因参加妇女会,回家就遭到丈夫一顿毒打,边打还边喊:“给我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叫你出去浪!”但是满仓的媳妇并没有被丈夫的恐吓吓倒,“她并没有因此便像一个顺从的女仆那样从此乖乖呆在家里,而是第二天就去找妇女主任、民兵大洪的媳妇,告了她丈夫一状。”为此妇救主任召开了全村妇女大会斗争满仓。大会进行中,被满仓言语激怒的众妇女从四面八方向他扑去,“把他打翻在地,踢他,撕他的衣服,抠他的脸,揪他的头发,直到把他打得喘不过气来。”满仓终于被打得服输了,保证:“往后我不打她了。”最后在妇女们又警告他:“以后再敢动你老婆一指头,绝不轻饶。” 妇女借助政权的力量给男子以重重的回击。平顺寺头村村民申文华在该村选举合理负担评议员时,曾强迫其媳妇程五女选他,但五女以公民有投票自由权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模范丈夫”,在“三八”妇女节上,左权县麻田就有六个模范丈夫受到表扬,他们自妇救会成立后,没有打骂过老婆,并帮助老婆上冬学。男人们都说:“人人一份,人人劳动,男一垄,女一垄(锄地),谁能压迫谁。”打人在男人们中间也被看作是可耻的事情。

由此可见,妇女法律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和加强使夫妻关系趋于平等。正如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所指出的:“要彻底实现妇女解放,要使他们与男子真正平等,就必须有公开经济,必须让妇女参加公开的生产劳动。这样,妇女才会和男子处于同等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为妇女参加社会劳动创造了条件,使妇女从过去的“母猪不敬神,娘们不算人”的境地完全转变了,妇女如今也上得厅堂,人人有了一份财产,夫妇共同劳动,共同经营家庭,从而应得了男子的尊重,夫妻关系更为和谐。

参考文献:

[1]张牛则、马芝兰两口努力生产 家庭也和睦了. 新华日报 .1944年3月19日. 第二版

[2]我所见到的左权妇女. 新华日报. 1943年3月21日

[3]男参加互助 女努力纺织 .新华日报 .1945年5月5日 第四版

[4]《北坡村白鹿角妇女组织互助 帮助汉们上地生产》, 《新华日报》, 1944年5月11日,第一版

[5]《秋收秋耕中的常乐妇女》《新华日报》,1943年10月19日 第二版

[6]《偏城发家运动逐步开展 董金全家气象一新》 新华日报 1945年5月9日 第三版

[7]新华日报 1949年1月25日 第二版

[8]《李宝云忍饥开荒 感动了男人也好好干》 新华日报 1944年5月11日 第一版

[9]太行健儿纷起从容 新华日报 1943年3月5日 第四版

[10]韩丁 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 第179-180页

[11]平顺申文华虐待媳妇程五女 新华日报 1942年7月24日 第四版

[12]列宁选集 第四卷 人民出版社 1972年 第72页

猜你喜欢
夫妻关系
夫妻恩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先有夫妻关系,再有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和谐更适合要二胎
现代夫妻关系对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
执行案件中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性质认定
懂爱的人,也懂得夫妻关系至上
三 新型的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陋习
这样恢复夫妻关系是否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