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式教学法”结合“三点式提分法”解决数学复习问题

2018-03-16 08:10王博王晓刚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数学复习

王博 王晓刚

【摘要】面临中高考,最重要是快速提分。学生的情况不同,需因人而异制定不同教学方法。本文旨在提出运用 “分层式教学法”结合“三点式提分法”原理,构建适合不同层次考生的数学复习模式,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成绩。

【关键词】分层式教学 三点式教学 数学复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37-01

一、“分层式教学法”结合“三点式提分法”的基本原理

1.引入“分层式教学法”目的:

中高考备考直接影响中高考成绩。数学考试面广量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必须因材施教提升不同层次学生成绩。“因材施教”是教学中的突出问题。2017年江苏卷高考数学《考试说明》指出:江苏省自行命题数学试卷将按相对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难题,试卷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总体难度适当。针对以学生文本的新课标要求,而提出教学观点:“分层式教学法”结合“三点式提分法”,即对学生分层次,开展分层教学,对同层次学生进行针对性弥补,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点、能力点、考试点串接,让学生融会贯通,达到提分目的。

“三点式提分法”公式为:(知识点+能力点+考试点)×融会贯通=提分。其关键在于融会贯通,分层教学。“分层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教师授课要适应学生要求,学生间有差异,所以教学也应有差异与针对性。根据差异,将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因材施教,教学分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2.引入“三点式提分法”目的:

学生分层后,同层级学生如何提分是关键。基础知识构成学生基本数学功底,蕴含其中的基本思想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形成数学的原创性思维与能力。

中高考数学考试,总体要求考生具备七大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这七种能力作为试卷设计的理论框架,在实际考核过程中会全面体现在一份完整的试卷上。其本质要求学生的整合能力,因此必须立足于知识点、能力点、考试点,使三点融会贯通,一招致胜千变万化的考试。

3.“三点式提分法”如何做到融会贯通?

知识点源于课本,重在理解,尤其要深刻理解概念、性质的本质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力点源于题型,重在破解,尤其要深层把握题型的变化规律及内蕴方法,精通各式解法。考试点源于考试,重在总结,尤其要深度揭示考试命题特点及考点难易,进行科学预测。

理解知识点等于具备知识基础,破解题型解法等于拥有解题能力,总结考试点等于把握住考题命脉,正确引导、融会贯通就能提分。

4.“分层式教学法”与“三点式提分法”需有效结合:

对同层次学生善加引导,最易达到“三点式”融会贯通,形成差者弥补、优者培优的良好局面,使各自得到最快成长。

二、“分层式教学法”结合“三点式提分法”的实施

1.分层前期准备。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分层教学中的分法是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收集可靠的信息、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需对学生情况进行详实调查,形成基础数据。

2.学生层次化。根据学生知识基础、解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情况将学生层次进行划分。如下表所示:

3.分层后的“三点式提分法”。据上表原则进行分层后,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遵循知识点、能力点、考试点融会贯通的原则,关键是优秀思维能力的培养,使知识和能力在高程度上融会贯通。

三、“分层式教学法”结合“三点式提分法”的效果及意义

分层次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注重个人学习能力的差异,给出不同层次的学习选择;再结合“三点式提分法”,针对性弥补每个学生对知识点、能力点及考试点把握的不足,使分层次有了差异化教学的实践平台,使提分效果更明显,对每个学生的培养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王开平:《数学学习与研究》,高考复习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2017.2

[2]毛海霞:《高考》,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2017.3

[3]李曉玥:《数学通报》,高考数学“重点、难点、考点”串接式教学法,2017.10

[4]方铁春:《考试周刊》,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探讨,2016.5

[5]梁坤:《新课程导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2017.7

作者简介:

王博(1987-),女,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博士,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硕士,博士研究员,精通英韩中三国语言。

猜你喜欢
数学复习
运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复习效率的初步尝试
搭建学习支架,引领举一反三
新课程下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整体思维: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