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如何有效开展旅游地理课堂教学

2018-03-16 08:18巴珍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旅游地理新时期课堂教学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事业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旅游目前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休闲的重要方式,如果在教育领域中旅游课堂的教学仍然是停留在课本当中,其必然无法满足时代对于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以及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旅游人才的培养效果,本文详细分析在新时期之下如何有效的开展旅游地理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时期 旅游地理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76-02

引言

旅游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教育科目,其涉及到的内容相当多,主要有宗教、美学、历史、民俗、园林、建筑、环境、经济、交通运输、地理以及旅游。合理的规划与改进旅游地理课堂教学方式,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升学校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对于学校、学生的长远年发展均有所价值与意义。但是,就当前的学校来看,旅游地理教育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仍然存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现象,实践内容较少,无法真正实现延伸的教育目的。对此,探讨新时期如何有效开展旅游地理课堂教学具备显著教育意义。

1.旅游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1.1学生方面

在旅游地理课堂教学方面的问题非常多,其主要集中于学生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其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课程本身的认知不全面。学生一般都认为旅游地理课程属于记忆性的课程,习惯性将旅游地理作为死记硬背便可以应对的课程,不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解,从而导致理性认知不充足,更无法将自己的观念、思想融入到课堂内容当中[1]。另外,还有还部分学生认为旅游地理属于地理教育的一项分支,自己的专业并不是地理专业,所以认为和自己的学习方向并不相符,导致在实际教育中并不重视,就算是旅游实践课程,也无法从专业的角度上对待这一课程,从而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便是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不全面。因为旅游地理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且较为零散,所以在课堂当中如果学生对课程不重视,便会导致学生不知道哪里是学习的重点,即使是想要自学也很难找到学习的目标与方法,如果教师不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困扰。

1.2教师方面

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师自身的教育素养以及教学方法两个方面[2]。教育素养方面,作为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专业性教师,其必须具备较强的自身素养,对于相关的知识点内容有督导、透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教学当中更加得心应手,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当前仍然有大多数的旅游地理课堂是采取多媒体、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枯燥性较强,整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1.3学校方面

在旅游地理课程的设置问题也是导致旅游地理实际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3]。旅游地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实践性课程,如果只是从课本当中进行学习,很难达到理性角度上的认知。但是,如果可以将课堂当中所讲解的内容延伸到课堂之外,学生不仅不会遗忘相关知识,同时在应用能力、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均有所改进。但是,部分的院校出于安全与经费的考虑,基本上都禁止了学生将课堂带出到校外,对于旅游地理这一门实践性课程而言,对于教育效果的影响相当突出[4]。例如,在熔岩洞穴的地貌教育中,如果学生可以直接去这一种类型的洞穴中考察,借助直接的感官感受,学生必然会更加清晰的认知熔岩地貌。另外,在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方面,许多学校在旅游专业的考试方面虽然是以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方式为主,但是两者之间的占比并不合理。上述已经提过旅游地理属于实践性课程,所以实践性教育内容以及考试的重要性应当更高。

2.新时期开展旅游地理课堂教学的方法

2.1教师不断改善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最关键环节便是教师。教师的能力平庸、故步自封必然会影响学生。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拓展自身的阅历,并在课堂中吸引学生注意力,才可以更好的获得学生的青睐[5]。在新时期之下,教师也必须不断的改进创新,充实自身,并在教学方面积累教育经验,在压力面前勇于面对。在课堂教学方法方面,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实现能力的培养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要求学生借助多种途径收集相应的图文资料,并开展相应的调查,撰写相应的调查报告,课堂当中其他的教师与学生可以作为听众,并以学生介绍自己曾经旅游过的风光特色或当地的文化特色,并以当地景点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以及风光特征等以自己的理解进行描述,这一种方式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都可以实现信息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目的。

在教育中需要突出以学生成长为导向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旅游地理专业教育时,教师还需要尽可能的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服务能力,毕竟以学生成长为导向就是为了让学生今后能够很好地就业,而要想很好地就业学生本身就需要具备较为良好的实践能力。针对这一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旅游地理讲解之前,首先需要对现如今各个领域中旅游地理相关技术或知识的发展、应用现状以及需求现状,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旅游地理专业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企业标准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要求,这样就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致使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地投身于实际工作过程中。

2.2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优化教育效果

只有学生对于学科有较高的学习热情,热爱学科,才可以真正确保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何提升学生对于旅游地理知识的学习热情,便是当前旅游专业学生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一般而言,高校学生对于学习本身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是参与学习的主动动力。例如自身喜欢旅游,再加上對于今后就业的考虑,家庭因素等方面,学生便会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在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之下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与此同时,旅游专业的学生需要合理规划自身的学习计划,主动且积极的学习和进取。例如,在入学前两年可以以理论性知识的学习为主,而后面几年便可以借助假期或休息日的时间将这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应用到实践行动的当中,走访调查并形成相应的调查报告。在课堂当中可以和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在课堂之后可以将感兴趣或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内容分享出来一起交流,从而达到能力与思维的提升目的。

2.3创建良好的教育氛围,优化考试体系

为了更好的优化旅游地理的课堂教育效果,学校方面需要主动采取相应措施推动课堂教育。学校方面可以以创建良好的教育氛围为手段,不定期的开展关于旅游的比赛、辩论赛多种活动,促使学生在各种活动参与过程中主动去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形成独到的观点[6]。对于学生成绩比较理想的学生而言,可以给予适当的表扬与奖励,并调动其他学生加入到优秀行列当中。在教师方面,可以定期让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当中,并给予适当的资源支持。因为旅游地理属于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在考试评价方面需要以实践性的方式为主。对此,学校需要主动投入相应的资源,并完善校外的实践实习基地,同时构建一个完整的实习评价体系,强化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联性,分批次、有组织性的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性活动当中,不仅可以达到能力的培养目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考试评价的目的,真正展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就业能力。

2.4以就业为导向,改善教学内容

在对学生进行旅游地理专业的过程中,要想真正优化旅游地理专业模式,并且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教师不仅要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作为教学内容并进行适当的改善,还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创新,以此来真正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同时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旅游地理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就会更加的积极主动,而教师则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以及动手能力切实的得到提升。

在对学生进行旅游地理教育的过程中,要想以就业为导向对旅游地理专业模式进行优化,首先就一定要从企业标准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善,加强教学内容和企业的联系,这样就能真正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地理专业模式优化的实现。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旅游地理专业中,可以将旅游企业、旅游服务引入到教学模式中,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转变教学模式,按照企业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旅游地理专业培养,这样就能真正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当中的旅游资源、旅游区、乡土旅游资源等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创建行动化的学习项目,借助以就业为目标的学习项目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思考主动性,并引导学生一同参与到教学内容的制定、优化活动当中,充分突出“以就业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培養学生的学习能力。再例如,在讲解湖泊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观察西藏的自治区地区,并分析地图中的湖泊分布状况以及形成原因,同时提出这一些状况与原因对于旅游的影响和帮助。

3.新时期旅游地理课堂教学案例

下面以“西藏旅游地理”课程为例,探讨新时期之下旅游地理课堂的教学方式。

3.1教学框架

“西藏旅游地理”属于旅游专业当中的重点、特色性课程之一。考虑到和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以及教育内容雷同的规避,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集中在自然旅游的地理方面,同时是以分地区旅游地理介绍和人文旅游地理内容的讲解为主。课程的整体框架为西藏旅游地理概述、地质地貌的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建筑旅游资源、植物旅游资源、西藏旅游规划与概述、西藏旅游路线、西藏各地区旅游资源。因为课程涉及到的内容在实践性方面较为突出,教学内容的整体难度并不高,所以在教学中需要采取操作性的教育方式。

3.2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现

这一课程的教育环节主要是包含了教师的讲解、学生课程的论述、课程实践以及课后练习四个方面。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各个环节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而突出导师课程的教育要求与理念。

3.2.1教师讲解

自学能力是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课堂实行效果的关键。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任务在于为学生传授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的途径,并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程学习之后的前几周时,教师是主要的讲解环节,借助对实际的内容以示范性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渐熟悉学习专业知识的方式,并为后续学生课堂论述做准备。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学习途径,例如网络资源、相关书籍等,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具体而言,需要先将讲解内容制作成为课件,让课堂教学更加直观与生动。其次,需要适当的提供视频资源,将知识点以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主要的影像资料包含《冬游西藏》、《西藏7日游》、《布达拉宫》。

3.2.2学生课堂论述

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可以借助一对一的方式指导学生完成陈述性的作业。教师在讲解环节中,需要明确教学体系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在课堂陈述的过程中集中借助对学生的个别性指导,帮助学生实现自主提升与成长,并培养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能力。首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特征,提前布置好学习任务。因为课程当中的重点在于知识点的掌握,所以不存在理解方面的难度,教师可以将大多数的教育内容以课堂陈述方式进行教学,课程开始之前的前三周,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特点等将课堂陈述内容分配给相应学习。例如,如果有学生来自于林周县,便可以将“黑颈鹤”的教育陈述内容分配给这一名同学,因为学生的家乡正好就是“黑颈鹤”的家乡,所以在理解与观察方面会有更多的直观印象。另外,对于林芝产地的地区学生,可以以“松茸”作为讲解题目,对于对云感兴趣的学生可以以“布达拉宫上的云”作为主题进行陈述。在分配了旅游资源介绍任务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地区分配具体的作业内容,这样的方式便可以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以及学习主动性。另外,为了保障学生讨论效果,在学生多次讨论之后,教师还可以针对陈述内容进行增减,例如陈述内容的逻辑关系、背景和文字配置、图片配置等。在学生陈述完成之后,教师需要针对陈述内容进行点评,对不完善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补充,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

3.2.3课堂实践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必然需要体现在细化的环节当中,例如吃苦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这一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结合课程的特征,将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育当中,突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西藏旅游地理》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当中,例如组织学生到罗布林卡观赏或理解并掌握拉萨的常见植物在生长方面的特点与习性,借助户外的学习和考察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性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性环节当中,同时借助实践操作、小组协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吃苦、协调能力,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与改善。

3.2.4课后练习

在课堂教学之后,在作业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以往在教室当中可以寻找到答案的作业布置方式,以教学内容的结合方式,引导学生借助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实现作业的完成,从而提升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综合性能力。课后练习除了需要让学生准备并完成好课堂陈述的内容以外,同时还需要要求学生完成读书笔记,阅读的书籍必须是与“西藏旅游地理”相关的书籍,同时完成对于动植物的观察日记等。借助课后作业的布置方式,一方面提高学生对于西藏旅游的了解,另一方面强化学生的阅读、观察以及写作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帮助。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之下,在旅游地理课堂教学中首先需要注重对学生注意力、创造力的培养,其次在教学目标、方法、实践内容、考试模式等方面均需要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从而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关于旅游地理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黄震方,黄睿.基于人地关系的旅游地理学理论透视与学术创新[J].地理研究,2015,34(1):15-26.

[2]山杉.基于茶叶产地旅游地理资源的开发思路分析[J].福建茶叶,2016,38(2):113-114.

[3]陶犁,姜珊.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地理学报,2017,72(6):1135-1136.

[4]洪烨,康明娟,李仁杰,等.旅游地理本体模型设计与张家界实例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6,32(3):95-99.

[5]钱俊希,张瀚.想象、展演与权力:西藏旅游过程中的“他者性”建构[J].旅游学刊,2016,31(6):82-93.

[6]吴江,张秀香,叶玲翠,等.不同时间尺度周期的旅游客流量波动特征研究——以西藏林芝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6,35(12):2347-2362.

作者简介:

巴珍,女,西藏自冶区拉萨人,1973年出生,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地理。

猜你喜欢
旅游地理新时期课堂教学
探究新时代有效开展旅游地理教学的途径
旅游地理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