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分析

2018-03-16 09:26李倩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育对策网络环境心理健康

李倩

【摘要】当前,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为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增加了新的内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网络对大学生具有积极影响,同样也存在消极影响。为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高校应在网络环境下全面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结合分析结果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从而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转变的目的。

【关键词】网络环境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200-0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快,人们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渠道对信息资源进行获取,这也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观念;同时,由于大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其极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为此,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必须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基于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大部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对这一问题加以有效解决。网络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一个适宜的平台,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難点问题加以突破。

(二)消极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极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在教育工作中倡导教育资源网络化,从而为教育工作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最终促进现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网络中的价值观存在极大的不同,这就导致人们逐渐脱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有的恶意分子会在网络中大肆宣传错误的价值观,有的不法分子会在网络中宣传错误的宗教信仰与反动言论,力图借助网络逐渐瓦解人们正确的价值观,而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人员,因其身心健康发展尚不全面,其没有较好的分辨力,这就使得其极易受到网络中这些思想与言论影响,进而进行错误的价值观,最终使其走上人生歧途。

二、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一)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网络环境在,高校应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够接触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具体做到:高校应重视在校园内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推广与普及,使学生能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加以自觉接受,并不断的对心理健康预防措施加以强化。同时,高校应开始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学习心理健康知识;高校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检测,从而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再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此外,高校应定期在校内举办心理健康宣传讲座,邀请各界媒体到校内进行心理健康宣讲,从而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二)校园网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在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由于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和乏味,这就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大大降低,无法实现理想目标。为此,高校应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加以创新,对网络系统模式加以利用,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安排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给予大学生相应的心理辅导,并在校园网上建立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通过对网络中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源加以有效整合,从而给予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课程与在线辅导,借助网络的便捷化从而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并在网络中举办在校交流与电子邮箱活动,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高校在网络上创建论坛,并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借助网络视频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大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为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高校必须不断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对新型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加以建立。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仅需网络技术的有力支撑,还需要大量的专业能力较强、经验较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师。为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的招聘与培训,从而让教师能够在网络环境在给予大学生更加合理的、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同时,高校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充分分析,从而组建一支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并不断的加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力度,对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加以构建。

(四)创新教育观念并转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为适应网络发展变化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求,教师必须创新教育观念并转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大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将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为教学活动中心,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及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同时,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教师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从而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性得以提高。此外,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与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结合起来,从而对教育新理念加以更新,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诸多影响,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完整的教育模式加以,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方向加以准确把握,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使其社会责任感得以提高,促进其心理健康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文杰.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07):133-134.

[2]李少华.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03):189.

[3]王立.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7(01):204.

猜你喜欢
教育对策网络环境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