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特点的调查分析

2018-03-18 01:34吴地固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调查分析学生

【摘 要】本文对广西某综合类大学不同专项 200 名学生运动损伤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练习者是在课余训练时导致损伤,而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疲劳、动作技术掌握不正确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损伤后大多数人选择休息的方式来恢复,但是多数人并不是等损伤康复后再进行运动和训练,导致损伤的恢复缓慢。因此提出加强易受伤部位的练习、加强踝关节和韧带的训练、重视准备活动及注意力集中等对策。

【关键词】学生  专项运动  运动损伤  原因  恢复措施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B-0011-03

运动损伤在体育运动中是比较常见的,只要有运动那么就会出现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出现与运动方式、参与者的身体素质情况、锻炼的项目、锻炼的场地设施、天气和气候有关,还有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存在。在学校,参与者运动损伤的案例也是越来越多,情况也是比较复杂。运动损伤出现之后对参与者身心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影响参与者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如果嚴重的话那么将会伴随着一辈子的疼痛和终身的医疗。尤其是运动损伤的一系列问题给体育专业的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他们瞻前顾后,缩手缩脚。不同的运动项目损伤的部位不同,损伤的特点不同,所应对的措施也不同,所以要针对具体运动项目作具体分析和对待。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理论知识,了解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不同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的部位,以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最大可能地降低运动损伤概率,确保学生可以放心地锻炼,也让体育专业的学生可以放心地训练和比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广西某综合类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2014 级 200 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查阅了大量有关运动损伤的书籍,同时对《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进行了认真学习,为掌握不同专项学生运动损伤、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损伤的情况以及损伤后的恢复手段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本文的设计与构思提供参考,并利用所获资料来为本文的顺利完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问卷设计的问题涉及损伤的原因、康复的手段以及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三大块。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效度检验采用专家评判法,请专业老师就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检验,征求其意见,前后历经三次修改、补充以及调整,因此具有较高的效度。

问卷的信度:对专选的学生进行了问卷发放。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2017 年 9 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发放与回收,共发放问卷 200 份,回收问卷 198 份,有效问卷 193 份,有效率 96.5%。

3.数理统计法。运用 EXCEL 软件和 SPSS 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统计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出数据相关性。

4.逻辑归纳法。采用归纳、类比、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对有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推导出相应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较为合理可行的建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运动项目与损伤部位的调查分析

在各运动项目中,损伤率居前四位的运动项目是篮球、排球、田径和散打,分别占损伤总数的 30.7%,19.8%,14.8% 和 13.0%,共占 78.3%。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得出:篮球损伤的部位集中在踝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腰部,排球损伤的部位集中在肩关节、腕关节、踝关节、腰部,田径损伤的部位集中在踝关节、腰部、膝关节、肩关节,散打损伤的部位集中在踝关节、腕关节、腰部,头部。排在前四位的损伤比例共同的部位是:腰部、踝关节、膝盖,原因是:篮球、排球、田径和散打是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喜爱的运动项目,篮球和排球是集体性运动项目,篮球项目以男生参加为主,女生参与的比例少,身体对抗强,形式多样化,可以 1 对 1 比赛,可以 3 对 3 进行半场,也可以 5 对 5 进行全场比赛,因为身体接触多,对抗激烈,所以容易受伤,受伤的部位集中在脚踝关节、手腕关节、腰部;排球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是集体和个人都可以参加的运动项目,排球的发球、传球、扣球都用到手指和手腕部位,所以手指和手腕也是容易受伤的部位;田径教学内容项目多,爆发力和耐力、核心力量、灵敏、柔韧等要求比较高,练习的时间长、任务量重、周期长、强度大等特点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高,膝盖及腰部运用的比较多,也是受伤多的部位。健美操、羽毛球、足球、网球受伤的部位集中在膝盖、手腕、脚踝。综上所述,每个运动项目都有其运动特点和规律,所以在练习或者训练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循序渐进,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和保护的措施,提高预防运动损伤意识,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不同运动项目与损伤种类的分析

运动损伤方式排在前四位的是篮球、田径、散打、健美操,分别占有比例是 33.2%、17.1%、13.5%、7.8%。篮球的损伤方式是踝关节扭伤、骨折、挫伤、膝关节韧带拉伤、劳损、脱位等,一共有 64 例情况,对受伤者访谈了解到学生练习前准备活动不充分,热身的意识不强,被动地参与热身,损伤时包扎简单,上课或者训练结束后不放松,康复的周期长,造成一定的心理恐惧。田径的损伤方式集中在踝关节扭伤、劳损、挫伤、骨折、韧带的拉伤,田径项目以走、跑、跳、投为主,要求速度快,耐力好,爆发力强,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高,但是目前学校的设施不够完善,对于安全保护的措施有待提高,比如跳高、跨栏、跳远技术要求高,但是学生因为学习的时间不长,课后练习的时间不多,掌握得不够好,技术要领把握得不扎实,所以田径也是极易发生损伤的可能。散打踝关节扭伤的较多,因为身体接触多,在散打的摔法中脱位 、脱位、挫伤就比较多。健美操损伤方式中踝关节扭伤为主,健美操跳跃动作比较多,所以踝关节容易受伤。排球、羽毛球、足球、网球损伤的方式所占比重分别是 4.1%、7.8%、10.3%、6.2%。

运动项目中,踝关节扭伤 69 例,占 35.9%。其中,篮球踝关节扭伤最多,共18 例;其次是田径项目,共 17 例。损伤种类最多是篮球、田径、散打,分别占损伤总数的 33.2%、17.1%、13.5%。骨折 30 例,占 15.5%。其中,篮球骨折最多 16 例,其次是散打,共 5 例。膝关节韧带拉伤共 24 例,占 12.4%。其中,篮球膝关节韧带拉伤最多,一共 8 例;其次是足球,一共 4 例。劳损一共 23 例,占 11.9%,羽毛球和网球比重大,分别是 6 例和 4 例,其次是田径和健美操,都是 3 例。其他方式损伤的有 22 例,占 11.5%,田径和篮球都是 5 例,其次散打和健美操都是4例。挫伤和脱位分别是 16 例和 9 例,占 8.3% 和 4.5%。

(三)运动项目与损伤原因分析

造成各项目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局部负荷过重、技术动作错误、准备活动不合理、注意力不集中等。其中,造成运动损伤的最主要原因是技术动作错误,占 22.3%,共计人数为 43 例,主要表现在篮球、田径、散打中,分别是 6 例、15 例、14 例。在损伤原因中准备活动不合理、注意力不集中都表现在篮球项目中,占 11%,篮球的对抗激烈,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的黏滞性高,由于内脏器官的惰性,各器官参与运动得慢,身体机能不兴奋,自身的状态差,上课的效果达不到,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损伤。超负荷为 22 例,占 11.4%,篮球和田径有 8 例和 6 例,篮球和田径队参与者的身体素质要求高,训练量大、强度大、密度大,身体素质原因和注意力不集中有 21 例和 20 例,所占比重是 10.9% 和 10.4%,主要集中在篮球、田径、散打运动项目。心情原因、器材摆放不合理 、老师讲解动作不明各占 9.3%、2.6%、3.1%。

综上所述,影响运动损伤的因素有很多,为了有效地避免和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将损伤的风险降到最低,学校领导应该重视引进运动损伤专业教师,加大对损伤的检测力度和康复的仪器设备的添置;专业老师要积极宣传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学生应该增强意识,做好准备活动,加强身体素质的提高,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要领,把握好重点和难点,遵循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合理地制订训练计划,安排好训练量、训练的强度、训练的周期等,专业课学习中和训练中要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做好笔记,打下扎实的基础。此外,专业课教师要注意上课和训练时器材的摆放合理,避免器材和场地等原因造成学生的运动损伤,及时地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如果出现损伤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处理,防止伤情的恶化;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定期学习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备好课,备好学生,备好教材,让学生完全掌握教材的重难点、技术要领、练习的方法,认真负责任地上好每一节课。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各专项运动中学生损伤最多的项目是篮球,主要部位是踝关节和膝关节,在各運动项目中,损伤率居前四位的运动项目是篮球、排球、田径和散打,分别占损伤总数的 30.7%,19.8%,14.8% 和 13.0%,共占 78.3%,说明篮球、排球、田径、散打是较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损伤部位主要发生在踝关节,占总数的 32.1%,其次损伤最严重的项目是篮球,占损伤总数的 31.6%。

2.各专项运动中学生损伤种类主要是踝关节扭伤,且篮球最多。在各运动项目中,踝关节扭伤 62 例,占 32.1%,其中,篮球运动致踝关节损伤的为最高 30 例,其次是田径项目,共 8 例。

3.造成各专项学生损伤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动作错误、准备活动不合理、注意力不集中等。造成学生运动损伤的因素很多,其中造成运动损伤的最主要原因是技术动作错误,占 22.3%,共计人数为 43 人,主要表现在篮球、田径、散打等项目中,分别是 6 例、15 例、14 例。

(二)建议

1.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易受伤部位的练习。练习或者训练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循序渐进,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和保护措施,提高预防运动损伤意识,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易受伤部位的练习。

2.加强踝关节和韧带的练习。加强踝关节和韧带的力量型训练,加强肌肉对踝关节和韧带的保护,增强意识,做好准备活动,提高身体素质,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要领,把握好重点和难点,遵循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合理地制定训练计划,安排好训练量、训练的强度、训练的周期等。

3.重视准备活动及集中注意力。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的黏滞性高,由于内脏器官的惰性,各器官参与运动得慢,身体机能不兴奋,自身的状态差,上课的效果达不到,形成恶性循环,容易导致损伤,所以在专业课学习和训练中要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做好笔记,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志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3(10)

[2]马振东,司甘旦.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现状与对策[J].昌吉学院学报,2006(1)

【作者简介】吴地固(1985— ),男,广西柳州人,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休闲体育。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调查分析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