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nderstanding by Design(UbD)

2018-03-19 06:49
新课程(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逆向所学评估

肖 鹏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江苏 常州)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以下情况。一些知识都已经教过了,为什么题目一变以后,学生就不会做了,不理解了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抓住题意,建立相关的物理模型,其本质是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的应用。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出现了问题。

我们可以看一下现有的教学设计过程是怎样的。设计学习经验与活动—决定可接受的学习结果—确认预期的学习结果。从这个设计过程中可以看出评估是在设计之后,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是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否通过评估,所以当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不到位就会暴露出来。而我们将评估放在设计之前,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会变成这样:确认预期的学习结果—决定可接受的学习结果—设计学习经验与活动。

这种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Understanding by Design)又称为逆向教学设计。它的设计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通常可以从教学目标,并结合教材,明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优先次序。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需要教师思考通过何种方法能判断学生真正达到了预期的理解。

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明确上述两点后,才能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教学顺序以及教学资源。

这种教学设计过程与现有教学设计过程的区别在于:教师在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之前必须思考如何开展评估,而不是在学习即将结束时才构建评估(或者依赖校外编写人员提供的测试,而这些测试可能不会充分或恰当地评估本校学生标准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这种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1)思考学生能达到怎样的目标;(2)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3)怎样优化当堂检测;(4)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掌握情况。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因为理解和知道的意思不同。我们常说认识26个英文字母,但是将这些字母组合以后就不一定知道其意义了。知道是理解的基础,理解包含知道。如果学生理解了,他们可以通过展示他们知道和能够做到的特定事情来证明自己理解了。知道和理解从认知角度来看是两个不同的层级,我们从下表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出知道是认知的低级层次,理解是认知的高级层次。理解是通过有效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来明智、恰当地整理事实和技巧的能力。理解意味着以正确的方式完成任务,通常反映了学生有能力解释为什么特定技巧、方法或知识在特定情况下是合适的或不合适的。通常我们期望训练和直接指导可以使分散的技能和事实变得自动化(用心记和理解),但这并不能让大多数同学容易获得理解这种能力。理解是关于知识迁移的。如果真的理解了,那就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

为了提升学生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三种“揭示”:揭示学生的潜在误解(通过聚焦问题、反馈、诊断性评估实现);揭示问题、疑问、假设以及隐藏在字面描述之外的未知领域;揭示对于初学者而言并不明显的(也许是违反直觉的,或令人困惑的)、关于一门学科本质的核心概念。

教师如何判断学生是否理解,可以通过设计认知冲突。例如,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发现结果明显不符合事实。这时他就会反思,自己在什么地方出错了,促进了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要进行逆向教学设计,首先要明确目标,目标要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下,对教学目标进一步的分解、细化,使之成为可以评估的。其次要确定目标的优先等级,最后要对理解进行细化。

理解包含以下六个方面: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解释:要求学生独立解释所学内容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回忆、再现;阐明:要求学生更好地理解多种可能性;应用:在各种不同的真实情境中有效地使用学到的知识;洞察:批判性地看待、聆听观点;神入:能从他人认为古怪的、奇特的或难以置信的事物中发现价值;自知:显示元认知意识;意识到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反思学习和经验的意义。

逆向教学设计是为了学生理解而教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我们的教学过程不排除教授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和建构助学法要搭配使用,一些直接的知识用讲授法效果较好,一些需要理解的技能和方法用建构助学法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逆向所学评估
逆向而行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逆向思维天地宽
非所学
非所学
评估依据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