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外合治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60例

2018-03-19 14:29杨玲玲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发性腹痛功能性

杨玲玲

(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儿科,江苏 苏州 215000)

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是指儿童3个月内至少有3次疼痛发作,且病程超过3个月,而又缺乏器质性疾病依据。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但是大量资料显示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患儿有特殊的性格表现,如过于追求完美、过于自觉、敏感、烦躁、焦虑和胆怯等,往往与教师、同伴、家庭成员或是周围人群关系处理不良。近几年来,笔者用中药内外合治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门诊患者,临床主要诊断依据是反复发作的腹痛,而在发作期间缺乏异常体征。实验室检查均排除器质性再发性腹痛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道蛔虫病、各种感染性肠炎、炎症性肠病、阑尾炎、肠套叠、胆囊炎、肾结石、腹型癫痫、过敏性紫癜腹型等疾患引起的腹痛。男28例,女32例;年龄3~4岁12例,5~6岁28例,7~8岁14例,9~10岁6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阵发性、短暂的、可以忍受的,疼痛持续时间短可自行缓解,以脐周为主,睡眠时很少发生疼痛;不思饮食,挑食;偶有恶心,无呕吐等表现。

2 治疗方法

给予理气止痛汤。药用苍术10g,陈皮10g,厚朴10g,砂仁10g,香附10g,枳壳10g,延胡索10g,焦山楂10g,六神曲10g,炒麦芽10g,生甘草3g。水煎服,日1剂,7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同时配合理气止痛敷贴膏,用茴香、白芷、香附、乌药、木香、干松、 延胡索等中药按1∶1配制凡士林调制,调制好药膏贴肚脐,日1次,连续7天为一疗程,连续贴2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再发作。有效: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半年,偶有腹痛,疼痛程度减轻,疼痛时间缩短。无效:无明显好转。

4 治疗结果

治疗2个疗程,痊愈10例,好转4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

5 典型病例

患儿,男,6岁,2015年7月12日初诊。间断腹痛1年余,加重3天。患儿近1年来间断腹痛,脐周为主,阵发性,多在起床及放学回家时腹痛。疼痛持续时间短可自行缓解,近3天,疼痛加重,腹部胀满,疼痛拒按,不思饮食,大便秽臭,平日大便偏干,舌淡红,苔厚腻,脉沉。患儿平时肥甘厚腻,近1年来有类似病史。查示腹部稍胀,脐周轻微压痛,余未见异常。查血常规示WBC6.4×109/L,N 0.46,L0.44,排除器质性病变。诊断:儿童功能性再发性腹痛。中医辨证: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乳食又不知自节,易伤食,患儿平素肥甘厚腻,致食积停滞,郁积肠胃,气机壅塞,腹胀腹痛。给予消食行气止痛汤。7剂,水煎服,每日1剂,结合中药外治理气止痛敷贴膏贴肚脐,每日1次。7月19日复诊,患儿腹痛明显缓解,精神好,饮食有增,腹胀缓解,大便正常。原方7剂及中药外治理气止痛敷贴膏贴肚脐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腹痛未再发作。

6 讨 论

儿童再发性腹痛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多以功能性为主,与心理及精神因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肠痉挛等有关。发作时有腹肌紧张,压痛,但在发作间歇时则全腹软、无腹胀,脐周疼痛为主,无腹肌紧张,无肿块。患儿每次发病时间短,间断反复发作,现代医学以调节肠道菌群及解痉药物效果不满意。

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薄弱,经脉未盛,易为各种病邪干扰。由于大多数患儿喜食零食,肥甘厚腻,暴饮暴食,致食积停滞,郁积胃肠,气机不畅导致腹痛。方用香附、枳壳、延胡索行气止痛,苍术、焦楂曲运脾理气,陈皮、厚朴健脾祛湿,炒麦芽消食化积,生甘草调中和营。全方有消食导滞,行气止痛的作用。考虑患儿皮肤薄,经皮吸收快,依从性高,结合中药外治理气止痛敷贴膏,采用茴香、白芷、香附、乌药、木香、干松、 延胡索等中药按1∶1配制凡士林调制而成,具有调理气机,疏通经脉。临床结果显示,中药汤剂结合外治法治疗儿童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疗效较好。

猜你喜欢
发性腹痛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早发性高血压患痴呆风险高
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泛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