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8-03-21 03:40刘换霞谭福红
陕西中医 2018年1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排气妇科

陈 梅,刘换霞,谭福红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咸阳 712000)

手术是治疗妇科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因患者术前紧张、忧思等情志异常易导致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术中麻醉刺激和金刃创伤会损伤人体的正气和经络血脉;术后久卧耗伤气阴,三者合而为病,导致气虚血滞,脾胃气机运行受阻,升降功能失调,受纳、腐熟、运化功能减弱,大肠传导失司,引起术后恶心、腹胀等诸多临床症状。近年来,中医药针对妇科术后气虚血滞、多虚多瘀的病机特点,治疗上遵循“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使中医药在促进妇科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 中医内治法

妇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病因责之于 “滞”,治疗上应以“通”为法,遵循“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通过口服中药汤剂的方式通调肠道,使腑气顺畅。燕飞[1]将16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术后给予预防感染及补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6 h开始分次口服矢气汤(组成:厚朴、枳实、酒大黄、麸炒苍术、莱菔子、连翘、陈皮、姜半夏、云苓、甘草)导滞除满、理气化痰和中,24 h服完200 ml,观察患者术后腹胀、腹痛及首次排气时间,结果表明:治疗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中药矢气汤能有效促进妇科腹部手术术后胃肠蠕动。张宏伟等[2]将18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厚朴排气合剂组(组成:厚朴、枳实、大黄、木香)、四磨汤组、空白对照组各60例,三组术后均常规预防感染、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四磨汤组麻醉清醒后6 h和10 h各服20 ml四磨汤口服液;厚朴排气合剂组麻醉清醒后6 h、10 h各口服50 ml厚朴排气合剂。观察3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情况、排气排便时间及腹胀时间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表明厚朴排气合剂对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缓解腹胀有明显疗效,能够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郜智慧等[3]观察8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加服加味承气汤(赤芍、桃仁、枳实、炒莱菔子、大黄、乌药、芒硝、厚朴、木香) 治疗,加味承气汤一剂,于术后8 h、术后12 h水煎分2次温服。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拔除尿管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加味承气汤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郭伟堃等[4]将7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维生素B1肌注组)和观察组(加减六磨汤组),观察并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排气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孙洋等[5]选取65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排气汤口服治疗,药物组成:党参、熟地黄、当归、黄芪、川芎、川楝子、枳壳、制大黄、青皮),观察排便时间,对排便时间有显著影响(P<0.01)。吴荣莉[6]选择6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给予小柴胡汤合失笑散加减:柴胡、黄芩、党参、姜半夏、炙甘草、陈皮、蒲黄、五灵脂、茯苓)和对照组(连服3 d温开水或米汤,2次/d)各32例,观察患者术后症状、发热程度、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症状减轻,发热程度降低,排气时间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小柴胡汤合失笑散加减可有效地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

2 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是通过局部或全身经络穴位刺激,达到驱解病邪的目的。常用促进妇科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针刺、穴位帖敷、艾灸、灌肠、按摩推拿、耳穴等。

2.1 针 刺 近年来应用针灸治疗妇科术后胃肠功能障碍获得满意效果。陈伟等[7]将择期行妇科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苏醒状态时针刺内关穴)和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结果48 h内针刺组恶心、呕吐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表明针刺内关穴能够明显减少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吕改华等[8]将妇科腹腔镜术后的9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术前半小时给予安慰剂HANS(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B组术前半小时给予HANS;C组术前、术后半小时分别使用HANS,每次30min,以2/100 Hz的频率刺激单侧合谷、劳宫和对侧内关、外关。观察和评估患者疼痛和恶心程度。结果B、C两组较A组疼痛症状有显著改善,表明术前、术后使用HANS,能明显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与恶心呕吐症状。有人对妇科术后患者行针刺治疗,取穴:肺俞、膈俞、足临泣、三阴交等。结果显示: 针刺后72h内胃肠功能的恢复达90%,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针刺以上穴位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的胃肠道症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2.2 穴位帖敷 穴位帖敷疗法是一种具有中医中药特色、无创无痛的外用方法。传统医学认为,妇科术后疼痛、腹胀等诸多临床不适是由于机体元气损伤所致,气虚则影响经络脉道通畅和机体血气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三焦不畅,肠道气机不畅,不通则痛 。用中药帖敷相关的穴位,可以取得药效和穴位治疗双重疗效。徐雪兰[9]将148例妇科腹腔镜术后伴有腹胀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中药穴位帖敷组各74例,常规组予以传统术后护理,穴位帖敷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选择天枢穴、三阴交、足三里、中脘穴,应用行气导滞通腑中药(大黄、芒硝、陈皮、木香、枳实、厚朴)给予中药穴位帖敷,观察患者的腹胀持续时间、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结果表明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症状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徐艳等[10]选取妇科腹腔镜卵巢畸胎瘤或囊肿剥除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组大黄和芒硝外敷神阙穴,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情况。结果表明:治疗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都短于对照组(P<0.05)。黄灶群[11]将106例妇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穴位帖敷),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时间均较对照组时间短。表明妇科手术后使用穴位帖敷可获得中药和穴位双方面疗效,明显缩短患者的整体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2.3 艾 灸 妇科手术后,机体元气损伤,多虚多瘀,艾灸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机体的抗病及康复能力。田莉等[12]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中药联合艾灸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建华[13]将196例行妇科腹腔镜的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神阙、天枢、足三里、上巨虚艾灸)各98例,观察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妇科腹腔镜术后使用艾灸治疗能有效预防术后腹胀,有利于胃肠蠕动的恢复。

2.4 中药保留灌肠 中药灌肠对肠道的直接刺激及中药吸收后的药物作用均可促使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赵娟红[14]选择60例妇科手术后24 h内不能自行排气(排除机械性肠梗阻)的患者,给予中药低压保留灌肠,30例患者在用药6 h内肛门排气,腹胀消失,29例患者24 h内肛门排气,腹胀消失;1例未在术后24 h内排气。表明使用中药低压保留灌肠可增加肠蠕动,促进排气,缓解腹胀,促进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2.5 按摩推拿 按摩推拿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实用、操作简单、见效快等特点,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张秀范等[15]选择术后腹胀的患者,取穴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位,给予按摩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4.4%。通过心理诱导同时配合足三里按摩,可以促进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16]。

2.6 耳 穴 人体的耳朵存在着和人体五脏六腑各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域,刺激该反射区即可改善相应脏腑器官的功能。临床上常选用胃、大肠、小肠、三焦、内分泌、脾穴等穴位来促进妇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俞婷婷等[17]将95例妇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在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及提高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

2.7 足 疗 传统医学结合现代足反射原理表明,人体足部有和人体五脏六腑等相对应的反射区域,刺激该反射区即可改善相应脏腑器官的功能。临床研究表明,可用于促进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包括:常用足疗方法有温水足浴、中药足浴等。

3 中医综合疗法

将中医内治、外治法联合,形成中医综合疗法对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梁菲梅[18]等将9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暂禁饮食、补液、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综合治疗:口服中药汤剂、针刺双侧足三里和TDP灯照射。观察2组患者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75.56%,治疗组无论是肠鸣音恢复时间,还是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总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陈颐[19]等选择244例妇科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一组将250g吴茱萸和250g粗盐炒热,布包,热敷下腹部,30min/次,2次/d(中间间隔8h),另一组电针双侧足三里。观察2组患者术后排便时间。两种方法均可缩短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黄绮群[20]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及耳穴压豆,记过试验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向英等认为[21]加味承气汤配合穴位按摩能够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症状。韩叶芬等认为[22]妇科腹腔镜术后应用穴位按摩联合艾灸可明显缓解腹胀症状。因中医特色疗法的多样性,中医综合疗法在临床上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值得临床医师的不断探索和研究。

4 其他疗法

除上述中医内治、外治、中医综合疗法外,还有临床报道称咀嚼口香糖[23]、简易排气操[24]、脉冲中频电疗法[25]、足部反射疗法[26]、天枢穴超声电导透皮给药[27]、针灸介导体外胃电起搏[28]等多种疗法对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也有着较好的疗效。

5 结 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中医综合疗法均可促进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9-30]。然而妇科手术后中医药的治疗种类繁杂,临床医师各自有着自己诊疗思维和方法,暂缺乏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31-33]。因此,仍需要推陈出新,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概括,以明确中医药在治疗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中的机制,根据不同的病种和不同术式组合,形成有针对性、规范化的诊疗方案,从而发挥中医药在治疗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将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发挥中医药治疗特色。

[1] 燕 飞.矢气汤对妇科腹式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8):127-129.

[2] 张宏伟,孙俊建,赵 瑾.厚朴排气合剂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5,36(9):32-33.

[3] 郜智慧,王倩青.加味承气汤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4):220-222.

[4] 郭伟堃,黎 敏.加减六磨汤防治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7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4):44-45.

[5] 孙 洋,钟伟萍,邢玉霞,等.排气汤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四川中医,2013,31(4):98-99.

[6] 吴荣莉.小柴胡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32例[J].福建中医药,2013,44(4):5-6.

[7] 陈 伟,胡 北,卢亚楠,等.针剌内关穴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疗效观察[C].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2015.

[8] 吕改华,王海燕,韩冲芳,等.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与恶心呕吐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9):537-540.

[9] 徐雪兰.中药穴位帖敷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0):4609.

[10] 徐 艳,管丽芳,汤艳秋.大黄及芒硝外敷神阙穴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15,31(9):852.

[11] 黄灶群.妇科手术患者术后使用穴位帖敷对其术后康复的意义[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3):350-351.

[12] 田 莉,丁晓华,何文华,等.中药足浴联合艾灸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临床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2,25(7):94-95.

[13] 黄建华.艾灸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8):91-92.

[14] 赵娟红.妇科术后辅助中药灌肠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2):44-45.

[15] 张秀范,张建阁,王富平.推拿治疗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53例[J].国医论坛,2003,18(6):25.

[16] 彭秀晴,郭明珂,王红欣.心理诱导联合足三里按摩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1):2614-2615,2624.

[17] 俞婷婷,赵若华,周 肖,等.耳穴贴压对47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影响的临床观 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31(5):57-59.

[18] 梁菲梅,许丽绵.中医综合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研究[J].新中医,2011, 43(6):64-65.

[19] 陈 颐,朱 敏,黄健玲,等.中医外治法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13):2016-2018.

[20] 黄绮群.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9):331-332.

[21] 张向英,杨小芳,严加费.加味承气汤配合穴位按摩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5):89-91.

[22] 韩叶芬,赖丽娟,李 砺,等.穴位按摩联合艾灸防治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J].护理学杂志,2010,25(16):49-50.

[23] 汪永坚,唐娅琴,郑爱玲.简易排气操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0,9(8):706.

[24] 李敬香,蒋素英,陈惠云,等.脉冲中频电疗法对妇科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 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6):19-21.

[25] 范同梅.足部反射疗法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J].双足与保健,2005,6:15-16.

[26] 林婉冰.天枢穴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对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21(4):421-423.

[27] 李 立,富永明,董 齐.针灸介导体外胃电起搏改善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 20) : 3155-3156,3159.

[28] 周晴晴,曹立幸,陈志强.中医药对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6):858-860.

[29] 任忠华.理气通腑汤剂对促进腹部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31):6625-6626.

[30] 王永宏,杨正望,周芳.加减柴平煎防治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124 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6):76.

[31] 林鸿国,陈志强,黄学阳.中医外治法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 志,2009,16(11) : 59.

[32] 黄慧红,杨秀平.认知干预及穴位药熨对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 学报,2013,35(6): 217-219.

[33] 丰新民,李 进.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IL-1β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 结合杂志,2013,33(5): 611-613.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排气妇科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