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学构建师范应用型教学模式的分析

2018-03-22 10:39冯青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

摘 要:大学物理作为理科专业中的一门偏向于研究的学科,因此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暴露出了越来越大的弊端,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学物理的教学现状,随后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师范应用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大学物理;应用型教学模式;教学构建

大学物理主要是对经典力学以及物质之间的转换规律进行研究,因此理论知识较为深奥,直接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大了难度,为了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直观形象,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多媒体,但是由于对信息设备的过于依赖,也容易造成教学进度过快的问题,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因此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要构建出应用型的教学模式。

一、 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 教学内容脱离人才培养需求

大学物理作为物理专业一门主要的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秉承传统教育的思想,采用点对面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强调物理知识的完整性以及系统性,脱离了人才培养的要求。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极容易让学生逐渐丧失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这与国家进行教育改革后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也是当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 过多依赖多媒体教学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将多媒体带入到了教学当中,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理论概念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但是其也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弊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量,对多媒体产生了较高的依赖,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载入到了多媒体课件中,所以出现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举的事例也都是与实际内容关联度较小的事例,无法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体现出来,从而起到反作用。此外,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也会无形中加快教学进度,由于一堂课讲授的内容过多,直接就会失去教学重点,加大学生对知识消化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多媒体也是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 重理论、轻实践问题严重

物理本身属于一门实践类科目,教材中绝大部分理论均是通过实践得出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对充分掌握抽象的大学物理理论知识,教师应该多开设实践类的科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物理教师均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忽视了对实践的教学,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拓展能力。

二、 师范应用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 整合物理内容,适应人才培养需求

为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校要结合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对物理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深入落实“大工程、大实践、大德育”的教育观念。首先学校应该向物理专业的教师以及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总结出大学物理与其他相关专业中必要的知识点联系,对物理内容进行整合。比如对于工程力学来讲,由于其在日后应用过程中牵扯到对梁结构、桩结构内力的分析,所以可以将惯性力学以及刚体进动等教学内容添加进去。而对于材料力学来讲,其在日后的应用过程中牵扯到对机械材料的制造,因此可以将物质磁化、能带理论等电磁学相关知识添加进去。结合每一个学院的培养目标整合物理教材内容,从而实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 丰富教学内容,科学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极为有效的辅助工具,可以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简单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教师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其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因此不能将其视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备课,为学生划分好课堂的重点、难点,将抽象的问题使用多媒体中丰富的资源解读给学生,而对于一些较为浅显易懂的内容通过板书来完成,确保多媒体可以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真正提升教学质量。

(三) 重视实践教学,提升学习能力

物理本身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目,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对实践内容的教学,充分发挥出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此外,学校也应该建设相关的实践基地,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对自身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行检验,从而发现其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團队,在课后为学生布置团队实践任务,可以布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从而对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锻炼,逐渐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 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改革,学生在课堂占据主导地位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推崇。尤其是对于大学物理来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提升其对学习的兴趣。但是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其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进而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实现学校对学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邹艳.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构建[J].物理与工程,2013,23(6):48-50.

[2]高潭华,刘雪梅.地方性应用型理工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大学物理实验,2014,27(1):105-107.

[3]任敦亮,刘辉,姜洪喜,等.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下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林区教学,2015(3):8-9.

[4]张敏敏,袁堂龙.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构建[J].教育:00199-00199.

作者简介:

冯青,陕西省宝鸡市,宝鸡文理学院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知识与中学物理教学实施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小质量恒星形成理论中的大学物理知识浅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构建
以流体力学实验为引浅谈对大学物理实验创新的思考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竞赛为平台 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
大学物理教学中需要做到十个“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