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丰富情感

2018-03-22 10:39曾玉凤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舞蹈元素教学手段初中音乐

摘 要:在傳统的初中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一般会采取机械演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由此使得原本生动有趣的音乐教学变得异常枯燥、乏味,学生不但不能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更无法获得音乐演唱技能,甚至一些学生在枯燥的氛围中久而久之会对音乐学习丧失兴趣。由此,在组织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有价值的音乐知识。由此,我在组织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将舞蹈元素纳入其中,使学生在全身反应下以开放的心态感知音乐、领悟音乐。

关键词:初中音乐;舞蹈元素;全身反应;教学手段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就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音乐课程的审美性在于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初中音乐教学改革浪潮下,一些音乐教师早已认识到传统的以演练为主的音乐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学活动的开展需求,由此不少教师重视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开展音乐教学,其中不乏借助舞蹈元素来组织音乐教学的。因为舞蹈和音乐一样都是最古来的艺术形式,两者都起源于人民的劳动。而且舞蹈一般都是伴随着音乐的产生而产生的。人可以在舞蹈的作用下深刻地感知音乐内容,体会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并借助舞蹈将音乐中的情感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由此可以看出,自古以来,音乐和舞蹈就是相随相生的,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这就为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融入舞蹈元素提供了客观依据。那么如何将舞蹈元素有效地运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之中呢?这是我们广大音乐教师需要为之探究的问题。

一、 将舞蹈元素运用到音乐要素训练中

就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来看,无论是音乐欣赏课还是音乐歌唱课,教师都需要对学生进行音乐要素教学。在对学生进行音乐要素教学时,如果一味地采取传统的知识灌输和机械演练的方式,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感到枯燥、无趣。而且当学生习惯于在教师的一步一步的引导下掌握音乐要素的时候,一旦离开教师的引导,则无法将所学到的音乐要素内容,诸如节奏、节拍等运用到实际的乐曲之中,常常会出现节奏读不准,歌词无法与节奏融合到一起等问题。对此,我会将极具节奏感的舞蹈元素引入到音乐要素训练之中,使学生在动感的舞蹈中自主感知音乐要素,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以节奏训练为例,为了使学生能有效掌握某一乐曲的节奏,我会采取舞蹈动作或者舞蹈步伐的形式将所要学习的乐曲的重难点节奏呈现出来,使学生在舞蹈练习中自主感知节奏、掌握节奏。例如我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维吾尔族音乐的典型节奏,感受新疆维吾尔族乐曲节奏的跳跃性、舞蹈性,编制出几个简单易学的新疆舞蹈动作,如下所示:

如此学生可以在极具节奏感的舞蹈形式下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乐曲的节奏,而且新颖的学习方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要素训练的质量。

二、 将舞蹈元素运用到音乐编创活动中

著名舞蹈家、美学家、大型体育晚会开创者、中国音乐剧专业创始人之一吕艺生在“素质教育舞蹈课”这一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发挥自身的所能,集结相关的教师,共同创设出了一门新型的舞蹈课程。该舞蹈课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舞蹈动作训练,舞蹈动作技巧演练,而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借助已有的舞蹈能力和思维能力充分地发挥其想象力,发展学生的自我创意空间。由于音乐与舞蹈是相辅相成的,舞蹈教学注重学生自我创意空间的发展,那么在进行音乐编创活动的时候,教师同样需要借鉴舞蹈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改革方式,在发挥舞蹈作用的基础上,将自我创意空间引入到音乐编创活动之中,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以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劳动的歌中的《军民大生产》这一乐曲教学为例,该曲目描绘了军民一起劳动的热闹场面。我在组织学生欣赏这一曲目之前,会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推炒面》这一陇东民歌,在欢快的乐曲中引导学生就自己所感知的画面畅所欲言,在学生描绘画面之后,我会点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聆听的过程中自我感知乐曲中所描绘的画面,并用舞蹈形式来展现自己所感知的画面内容。在编创舞蹈动作的时候,我会根据该乐曲的乐章,让不同的小组编创不同乐章的舞蹈,以第一乐章为例,该乐章主要借助劳动号子呈现了军民们载歌载舞的欢庆丰收的画面。由此,学生在乐曲聆听之后,在小组合作下,会借助欢快的拉手舞来展现这一热火朝天的画面。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拉手舞中会与作者给予乐曲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以此在提高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基础上,激发其音乐欣赏的积极性。

三、 将舞蹈元素运用到音乐课程设计中

纵观人教版初中三年的音乐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其内容大致可以从音乐知识、形式、内容和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划分,而且每一单元的内容都是以主题形式来呈现的。这就为教师将舞蹈元素融入到音乐课程设计中提供了客观的依据。教师可以根据每一单元不同的主题来编创不同的舞蹈。在此需要注意一点,教师在将舞蹈元素整合到音乐课程设计中的时候,仍需要将乐曲演唱和欣赏作为教学的重点,将舞蹈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为例,该单元的主要内容歌颂祖国。由此,在对该单元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会围绕歌唱祖国这一中心,编创不同的舞蹈动作,如齐步走扛上枪的动作、敬礼的动作等,如此学生在美妙的乐曲的伴随下,借助生动直观的动作不仅可以加深对乐曲内容的理解,同样可以深刻地感知乐曲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并在动作与情感的双重作用下,对伟大的祖国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实现情感共鸣。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以演练为主的教学方式,将生动有趣的舞蹈动作元素引入音乐要素训练、音乐编创活动、音乐课程设计等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极具节奏感的动作下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的作用下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编创舞蹈动作,借助舞蹈来展现乐曲中所描绘的画面,以此在实现情感共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徐晓蕾.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与实施方略[D].洛阳师范学院,2015.

[2]胡金波.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与实施方略[J].新课程导学,2016(33).

作者简介:

曾玉凤,福建省龙海市,龙海程溪中学。

猜你喜欢
舞蹈元素教学手段初中音乐
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解析舞蹈元素在戏剧小品中的应用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舞蹈元素与戏曲表演的关系探讨
舞蹈元素在杂技创作表演中发挥的作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