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文科学生学习投入及影响因素初探

2018-03-22 02:17李云乐
魅力中国 2018年33期
关键词:学习投入影响因素

李云乐

摘要:本文从高等农业院校文科学生学习投入的意义入手、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现状与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建议和对策,高等农业院校应重视学习投入对学习效能的影响,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水平,同时一并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

关键词:文科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

一、研究高等农业院校文科学生学习投入的意义

学习投入是21世纪初出现的关于院校评估和标志院校改进程度的重要词汇,是相关学者在“任务时间”、“努力质量”、“学生参与”、“社会和学术整合”、“有效教育原则”等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是学生努力、教师要求和院校支持的综合反映。学习投入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甚至被人们认为学习投入是影响院校和个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学习投入作为学习成效和院校表现的重要标志,被广泛应用于院校评价中,学习投入也成为一些国外教育政策讨论和学者研究的热点。

学习投入是大学生获得学业成功的关键之一,它是促进学生成才、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学习投入包含:行为投入、情绪投入、认知投入等方面。行为投入是指学生进行的有利于心理适应和取得学业成就的行为,体现为课堂上积极的行为、学习任务的卷入程度(努力程度、专注程度、坚持程度等)、参与学校的相关活动(校内外的各种活动)。情绪投入主要是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价值感,体现在学生对学校与课业的情感、兴趣、感知和态度。从而使学生产生依赖,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意愿。认知投入就是学习者学习策略的运用,学生为了理解和掌握学校中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所进行的心理投入,体现在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心理投入与努力上。学习投入是行为投入、情绪投入、认知投入的综合体现,单一评价某一个都无法准确有效地把握学习投入的状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才的需求呈现了多样性,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逐步推进,人们开始不断质疑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怎样才能真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学习投入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精力和时间的投入,也是学生学习时精神状态的反映。关注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水平,这才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学习投入的研究,特别是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学习投入的研究非常少。国内的研究国内的研究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多数照搬国外关于工作投入和学习投入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关于学习投入量表照搬的比较多。主要表现:(1)在研究学习投入过程中忽略了学习与工作的区别,完全照搬工作投入的研究成果;(2)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同我国有大差异,西方教育体系同我国有很大差别。如大学教育实行宽进严出;而我国却恰恰相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6月21日在成都举行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

这就急需我们投入精力在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农科大学生(文科生)的特点与现实进行研究,探索学习投入及影响因素,提高学生学习投入以便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水平,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同时,学校的教育水平、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都一并得以提升。

二、高等农业院校文科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高等农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农业战线培养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近年来,许多农业高校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随着高等农业院校的定位、培养人才需求及培养对象的变化,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都感觉到教育教学改革难以到位,教学效果不显著,学生的收获达不到要求,社会的认同度降低。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学生的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影响学生学习投入因素有哪些?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高等农业院校为了农业生产、科研等需求以农学、植物、林学、农机、兽医、农经等学科的专业为主培养人才。根据社会人才的需求高等农业院校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扩展了许多学科与专业,并增加了一些专业方向,这些专业丰富了高等农业院校培养人才的范围,促进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以北京农学院为例文科专业在原有的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学、农林经济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了法学、社会工作、农村区域发展、会展经济、旅游管理、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是学校在各方面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使学校面临极大地挑战。

学习投入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精力和时间的投入,反映了他们学习时精神状态。关注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提高学习投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水平,是高等农业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之一。为了提高培养人才与社会的匹配度,我们以北京农学院文科学生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走访访谈。根据学校文科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了学校所有文科专业,被调查的学生为本科生,1-4年级都有。实际发放问卷798份,其中回收问卷742份,有效问卷为708份,有效回收率达88.72%。其中男生236名,女生472名;大一211人、大二195人、大三152人、大四150人。24.5%來自农村,75.5%来自城镇;学生父母受教育的水平46%大学本科及以上(含),54%大学本科以下。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学习投入方面的状况与程度。在行为、认知、情绪投入的反馈,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努力程度、参与与投入程度)、专业满意度、 学生主动合作学习度、 学习经验丰富度和学业挑战度等等方面的大量信息,为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撑。数据说明教育性(学习、教育)因素比先赋性(生理遗传、社会出身)因素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更为显著。多种因素均对学生的学习投入构成影响,其中主动合作学习度、学生的学习经验丰富度、学业挑战度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比较,而主动合作学习度更为显著些。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学生的学习动机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必须引起学校相关部门、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三、建议与对策

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实施整体教育。大学生的主体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投入重要内容,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强化大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理想。锻炼学生坚强的自控能力。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体验,反作用于学习投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生的学习投入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②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同学是人际交往最为频繁和密切的对象。同伴交往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同伴的学习态度、情感投入、行为举止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相互感知、相互影响。

③针对不同的对象因材施教。因为学生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的有比较大的差异,造成了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兴趣和爱好、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教育工作者就要尽可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适应和满足学生的不同情况。

④重视主要影响因素积极做出调整。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和不断交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倡的教学方法;学生构成的多样性以及多文化交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组织鼓励学生参与实践调查、科学研究、学习团体、志愿者、学科竞赛、证书报考、外语学习等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的各项活动。学校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各种活动平台,鼓励学生参加课内外的活动,通过活动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能力。通过校内外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学业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

总之,结合农科大学生(文科生)的特点与现实探究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因素,充分發挥文科学生的长处(思维活跃、发散,沟通交往能力强,维权意识强,有主见,创造力较强等),重视学习投入对学习效能的影响,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水平,使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同时,学校的教育水平、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一并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卢忠耀,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与学习投入:成就目标定向、学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7):69-77.

[2]汪雅霜.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1):32-36.

[3]韩宝平.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77-82.

猜你喜欢
学习投入影响因素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人际互动的中介效应
建立中职课堂规则,提高学习投入效率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五年制大专生学习投入分析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职业价值观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专业承诺的中介
军校大学生学业压力、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交互效应与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