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二语学习负动机研究及对策

2018-03-30 23:40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二语学习动机外语

蔡 玲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

一、引言

在英语教育研究领域,学习动机作为影响外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方面,是影响其二语习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都备受研究者和语言教师的关注。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了二语习得领域的动机研究。近半个世纪以来,动机研究无论是在研究规模、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及手段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然而,由于用单一视角解释复杂的外语学习动机存在诸多局限,国外学者Dornyei、Vallerand & Ratelle和Falout & Maruyama、Oxford等在研究激发或提高学习者动机的过程中开始转变视角,不可避免地关注到外语教育情境下的一个显著现象——外语学习动机的衰退。因此,部分学者开始“反向”审读外语学习者学习动机衰退的各类诱因,逐步完善并最终建构了负动机(demotivation)理论。[1][2]负动机研究为研究者打开了一扇从“反面”审读学生外语

学习动机下降的窗户。对负动机的研究扩大对影响学习效果因素的观察范围,极大地拓展和延伸了原有动机理论的内涵,由探索激发或提高学习者动机的正面影响因子转至探索阻滞或降低学习者学习动机的负面影响因子,由仅关注外部因素转向内外因素兼顾,为外语学习动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教育心理学视角和全方位的透视。[3]国内学者对于英语学习负动机的研究始于2007年,张哲、周慈波和王文斌、汤闻励、李琳、孙云梅和雷蕾[3][4][5][6][7]分析了导致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影响因素; 胡卫星、蔡金亭、刘宏刚和应斌[8][9]构建了我国英语学习者动机减退的结构模型;勒铁柱[10]探讨了外语听力习得中的负动机因素;李池利[11]考察了外语学习负动机的变化特征,认为负动机具有动态属性。在二语习得领域,相对动机的研究而言,负动机研究是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方向。国内的二语学习负动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研究中自然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未来的二语学习负动机研究我们可以考虑在多方面加以拓展。

二、二语学习负动机理论基础问题及建议

负动机是动机的负面力量,是动机问题的反面。二语学习负动机的理论研究需借学习动机的理论研究成果。但现有的动机理论各自成体系,缺乏一种整合的动机理论作为二语学习负动机研究的参考。因此,当前我国二语学习负动机研究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论文是二语学习负动机理论研究主要的成果形式,数量很少,一是对负动机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外国学者的领地,国内鲜有学者问津,大部分研究基于国外二语学习负动机理论,仿效、借鉴和验证性的调查分析较多,结合中国环境的研究创新很少,缺乏自身的理论建构,没有本土化的理论。在此情况下,国内学者在做实证研究时,所依据的国外二语学习负动机理论模式是否符合国内学习者二语习得特点本身是个问题。二是国内学者侧重于对二语学习负动机现象的描述,偏于经验性调查,分析解释少,缺乏宏观的理论基础,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理论研究是一个领域的基石,由于国内二语学习负动机的理论探讨不足, 会使负动机研究结果止于描述和探索,理论得不到升华,负动机的概念界定也难以统一。缺乏理论指导的学习动机“多因素 ”影响研究容易使负动机研究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理论研究是一个领域的基石,所以, 明确理论基础是目前二语学习负动机研究亟需解决的一件大事。

尽管现有的动机理论自成体系,但各种理论观点都已经相当成熟,其理论构建、发展和相关研究可以为研究二语学习负动机问题提供重要借鉴。同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体制、教学理念、社会文化环境肯定存在差异,有着各自的特点,所以,国内学者需要在整合国外现有负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研究开发适合中国环境下的二语学习负动机理论。国内学者可以在二语学习负动机的研究中继续考察其定义、类型划分等方面,借助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语言学、教育学、 心理学、 管理学、社会学等多视角对二语学习负动机进行理论探讨,展开深入广泛的实证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国内二语学习负动机理论研究。

三、二语学习负动机研究内容问题及建议

我国二语学习负动机的研究内容涉及不全面,较多涉及综述类与影响因素探究类的研究,模型类研究涉及不多,特别是应用类、本体类等研究很少。

(一)应用类研究问题及建议

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激发和维系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帮助其获得成功。因此,动机是决定学习成效的一项关键要素。二语学习负动机研究聚焦于动机的不稳定因素,和二语学习动机研究一样,理应为二语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遗憾的是,十年来,国内二语学习负动机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对负动机影响因子的调查上,较少涉及“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与教学实践关系更为密切的问题。已有的研究有:苏琪认为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动机调节策略包括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价值唤起、自我效能提升、学习目标唤起和情绪提升;朱晓红从动机心理学的角度对动机缺失提出了干预与纠正措施,重建合理的价值信念,促进和保护内在动机,提供自主、胜任、归属支持。尽管上述研究较为系统地对动机调控策略展开了探讨,但数量寥寥可数,且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理论上、思辨性的探讨上,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有效性未加以考察验证。在如何利用负动机研究的成果来规避一些不良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国内二语教学界研究成果尚少,亟需进一步加强。

任何研究都是为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而展开,这是任何研究的应有之义。负动机研究也不例外,虽然现有的研究多围绕负动机因子的收集和分类,但最后的落脚是帮助改善二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状况。因此,国内研究者应在实践层面注意二语学习加强负动机的应用性研究,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动机恢复(remotivation)教学策略的研究,即从策略培训入手,研究能够有效抑制学生动机减退的策略培训模式,探索恢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增强他们英语学习动力的有效机制。二是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通过实证研究,提出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有针对性的办法和具体可行的建议。

(二)本体类研究问题及建议

在负动机的本体类研究上,赵冬梅以非英语专业藏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实证方法探究了藏族大学生在英语口语习得过程中的负动机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藏族大学生英语口语习得中的负动机主要由五个影响因子引发,“学习积极性不足”“口语习得策略缺失”等内部因素和“教师口语能力与教学方式”“口语课程与学习材料设计”“同伴协作不足”等外部因素,并对调查结果提出了解决性的建议。宋娟,谭姗燕从教师角度和学生学习策略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负动机影响因素:“教师的个人魅力以及教学方法”“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英语考核体系的僵化”和“课堂教学环境的落后”。靳铁柱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发现网络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听力习得过程中遇到的负动机因素主要有九种, 如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同伴练习听力不积极等,对此,应采取加强教学环境建设、加强并优化教学管理、发挥教师新角色作用、选择适当教学内容、施行先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指导等措施。沈晓从“缺少内在兴趣”“自信心不强”等内在因素和“较低的教师素质”“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融洽的同学关系”“外界环境的影响”等外在因素探究了英语新闻阅读教学中负动机影响因素。李倩对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动机减退因素如“词汇量激增”“词汇运用”“词汇学习策略缺失”等进行了讨论,并从教学层面和元认知层面探索其解决办法。虽然上述研究论文从二语口语、听力、阅读与词汇学习的视角对二语负动机本体进行了探讨,但研究深度明显不足。此外,在二语写作负动机方面存在研究盲点。国内二语学习负动机的本体类研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本体类研究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二语学习负动机的本体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可以深入探讨二语学习负动机和特定语言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例如,探察影响学生口语、听力、阅读、写作与词汇学习负动机的主要因素及其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学生口语行为、 听力行为、阅读行为、写作行为与词汇学习行为如何作用于负动机。

四、二语学习负动机研究方法问题及建议

研究方法作为研究工具和手段能够帮助发现新现象、 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 新观点以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研究方法的适切性决定研究结果的价值。

(一)收集数据的方法

在负动机研究领域,国内的学者们过分依赖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量化数据的定量研究,而对定性研究、非实证研究等方法关注不够。一方面,定量研究的测量工具尤其是问卷设计不够科学、规范。研究者在自行设计的问卷中大多没有交待调查工具的设计过程和提供信度效度数据;而采用既有问卷时没有考虑问卷对研究对象的适应性和进行有效的测试。另一方面,二语学习动机与二语学习负动机是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两者具有相同性质。因此,如同学习动机一样,二语学习负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不易直接观察,量化难度较大。通过单一的研究方法无法获取认识研究对象所需的足够信息,也就难以准确、客观、全面解释负动机。

就数据的收集方法而言,在今后的研究中,一方面,问卷作为一种自陈式数据收集工具,设计要科学、规范,否则研究结论的可信度会遭受质疑。自制问卷时题项要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明确问卷编制的理论框架,合理设置题项并充分考虑题项的可理解性,规范实施问卷试测,根据分析结果和学生反馈对题项进行修正,试测后要验证问卷的信度。采用既有问卷时要严密论证问卷对研究对象的适用性,并进行有效的试测,必要时加以修订。另一方面,除了定量研究以外,建议增加系统的定性研究。总之,应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将量化研究 (问卷法 、实验法等 )与质性研究 (参与式与非参与式观察 、访谈、作文内容分析、个案跟踪研究、集体跟踪研究等 ) 相结合,用动态的眼光来审视负动机,提高研究深度。

(二)研究对象

目前国内的研究者主要选取大学本科学生作为二语学习负动机研究对象,针对中小学生、其他社会上的英语学习者、英语教师以及其他语种的学习者等群体实证研究则很少涉及。再者,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外语很有可能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三语言, 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也有必要性。

未来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大学本科学生,也要关注中小学生、其他社会上的英语学习者以及其他语种的学习者。可以对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者,如大中小学生进行横向对比研究,探讨他们产生二语学习负动机的共性问题。Chambers指出,在一些情况下,家庭背景或之前的语言学习经历成为学生负动机的起源,而非课堂本身。对另一些学生而言,负动机则起源于二语课堂或是对二语教师的看法。所以,考虑将教师、家长、同伴等纳入研究对象范畴,一方面可以深入探讨这些“重要他人”对学生动机缺失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也可参照他们提供的信息,多方验证研究结果。

(三)研究设计

从研究设计的角度看,以往的研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国内二语学习负动机的研究设计方案常使用访谈法和问卷法等非实验法。访谈法在一定程度上能获得更多、更有价值、更深层的心理活动资料,但受试者出于面子的考虑,自述提供的信息有可能被受试者有意无意地扭曲。问卷法设计的问题比访谈法问题的标准化程度更高,所得到的资料也更便于进行定量分析。问卷调查虽简单易行,在短时间内能收到大量的资料,处理分析简捷方便。但它易受被调查者态度的影响。填答时随意性较大。此外,就研究深度而言,无论是负动机某一因素中各个子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还是多因素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以及内外部因素之间的联动作用,单靠访谈和问卷调查这两种非实验法既无法进行纵深研究,也无法做动态的跟踪研究。二是在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开放性问题的研究中,访谈等研究结果几乎都是在佐证量化研究,而很少有作者从中发现量化研究中所隐藏的动机减退因素。在回溯性写作的访谈中,研究者对回溯性过程的时间没有加以限制,缺少互证材料以验证回溯内容的准确性。

今后的研究设计不能只依靠非实验研究,还需要更多科学的二语学习负动机研究方法的补充,在研究设计中增加严格实验设计或准实验设计。这是因为:实验法是纵贯式研究,实验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可在多个时点进行测量,得以研究变量的动态变化。因此,若在二语学习负动机的研究上使用实验法,能使其研究不会止步于对影响因子的提取和归类,而是能够对影响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深入科学的探讨, 得以研究负动机的动态变化,从而达到深入揭示二语学习负动机机制的目的。

五、结论

虽然,国内二语学习负动机研究领域经过了1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国内研究者亟需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参考国外的研究成果,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把对二语学习负动机的研究引向深入。

猜你喜欢
二语学习动机外语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大山教你学外语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