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启发和思考

2018-04-01 13:36宇芮瑶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119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班亲子图书

宇芮瑶(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一、选题缘由

美国教育部的调查报告显示,阅读能力反应了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由此可以看出,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高低对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地把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和技能作为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扩展学习经验。”早期阅读作为一项专门的语言教学活动,已经是目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一项常规性内容。

二、研究意义

探索适合我班幼儿和家长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对于幼儿学前阶段乃至幼儿园阶段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三、研究内容

1.小班幼儿,特别针对本班,他们的阅读特点如何?对于图书喜好,有什么特别之处?

2.幼儿家中可供幼儿阅读的图书量是多少?

3.小班幼儿家长(特别针对本班)对于幼儿阅读的理解是什么?家长在家的亲子阅读进行的怎样?

4.教师如何在一日活动中行之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5.教师如何指导家长做好亲子阅读?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行动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五、研究设想

第一阶段:了解幼儿的阅读经验和现状

通过家长访谈、问卷等方式,和家长了解幼儿的阅读经验,以及亲子阅读现状。

第二阶段,分步骤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第三阶段,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第四阶段,总结资料,经验,以结题报告的形式总结课题研究成

六、研究成果

本课题针对家长进行了幼儿园“亲子阅读”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幼儿亲子阅读进行了相应的了解。同时也在班级开展了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系列课程和活动。

1.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班共有幼儿28 人,发放问卷26 分,回收25 份,其中填写问卷人中父母占92%。这些都保证了问卷的有效性。

(1)家长对亲子阅读的态度中肯

陪孩子阅读时间超过1 小时以上的有13 位家长,占班级总人数的50%。30—60 分钟的幼儿占6 人。在可供幼儿阅读图书中,家庭拥有图数量20-50 的家庭有13 位,占有不到50%的比例,其中50 本以上的家庭只有9 个,比例比较低。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家长对于亲子阅读的态度比较重视,但是在时间和书本购买等物资投资上不够特别重视。如幼儿图书拥有量较少。要实现良性的亲子阅读,家长的重视和认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本研究中,家长能认识到读书给孩子的重要性,对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2)家长对亲子阅读的认识普遍准确

在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关于家长对“亲子阅读”概念的认识。家长们各抒已见,但都认为是家长陪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学习交流并且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同时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等。

其中有一位家长提出因由父亲、母亲陪伴一起完成,不能由其他家庭代劳。而且强调了亲子阅读的互动性。在这个问题上,这位家长认识明显比其他家长深刻。

(3)家长在亲子阅读中的困惑

通过都访谈和家长问卷的了解,家长对亲子阅读困惑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问题,有三位家长认为给幼儿读物的选择存在困惑,不懂得选择哪些合适的读物给孩子。还有一位家长认为动画片对孩子吸引力远高于图书,因此孩子很难坚持阅读。这些问题对家长来说,是个普遍问题,合适的读物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能给予孩子正面、积极引导。

第二个问题,即家长对于如何面对幼儿阅读中的提问

家长对于幼儿阅读过程中提问,有两位家长觉得孩子的问题回答深浅度难以把握,如回答难了孩子听不懂回答简单太广义。这也是家长对于如何和孩子亲子阅读不够了解。这也是后期课题需要开展的方面。对家长亲子阅读进行指导培训。

2.班级开展幼儿阅读能力培养活动

(1)班级给予幼儿充足的阅读时间

(2)本研究班级利用每天三餐前后、喝水后、午睡前、下午家长来接前,给孩子看图书、讲故事,让幼儿有充分阅读时间。

在图书部室中,组织孩子有序开展阅读。前半段时间以孩子自由阅读教师重点指导为主,后半段时间教师选择本次阅读活动中,幼儿普遍比较感兴趣的图书,教师重点讲解,师幼共读,提高了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探索多样的阅读形式,提高幼儿阅读兴趣

刚入园的幼儿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区域中、图书部室中看书时把书卷成望远镜玩或者拿一本书随便翻阅两页就有换书看,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我们进行积极探索。

“个别化”阅读

刚入园的孩子还不能完全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于是在幼儿个别阅读时我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他们按顺序翻阅图书,让他们知道阅读时必须有序翻阅,仔细阅读才能学到本领。然后,我再指导幼儿学会观察画面,引导幼儿进行讲述。

“悬念式”阅读

有些故事比较长,我就留在午睡前给孩子阅读。故事结尾让孩子发挥想象猜测,第二天午睡前给予孩子答案。这样使幼儿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操作式”阅读

对于撕坏的图书,我们引导孩子用胶带、双面胶及时修补,对于掉叶无法修补的图片等。我们和孩子们讨论,进行再利用,利用剪、贴、讲的形式,使幼儿学会自制小书,并且孩子能用自制的图书讲故事。

3.图书漂流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阅读活动对小班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是激发兴趣,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本班开展了“好书共分享、阅读慢滋养”为主题的图书漂流活动。活动从筹备到成熟开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阶段一:与家长代表们讨论

在活动开始前,和家长代表多次讨论,班级图书漂流的细节。其中包括图书借阅时间地点、借阅登记形式、归还方式、奖励机制等。最后在几次协商后制定了“图书借阅登记表”和“图书漂流站”标牌,制定了家长志愿者轮流工作机制、“借阅公约”细致的筹备工作保障了第一次活动的顺利开展。

阶段二:图书漂流初探

在各项准备工作完善后,第一次图书借阅活动开始了。周五下午放学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了。

有的孩子只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一本图书,有的孩子看到了自己喜欢的都想借阅而只能选三本,也有的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图书被别人借走后沮丧不已……这些都是孩子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的一种独特体验。但无一例外,借阅图书回去的幼儿都迫不及待地要看书,让爸爸妈妈赶紧给自己讲,一遍又一遍。显然,孩子对从幼儿园借阅图书阅读兴趣很浓厚,这种浓厚也慢慢迁移到孩子对阅读的爱好,习惯就这样渐渐养成。

阶段三:图书漂流渐成熟

在总结了前期的问题后,图书漂流工作和家长代表进行了简单的沟通,进行了调整。第二个月收集的图书,进行编号整理,这样在借阅图书后登记时只登记图书序号。另外,图书借阅时间调整为家长来接孩子前,教师组织、家长志愿者协助完成图书借阅工作,家长接孩子后只用在图书借出栏做签字登记即可。

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图书借阅的效率,也避免了很多无效等待,每个孩子有足够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

图书漂流活动,让好书共同分享,同时也让每个孩子喜欢上了阅读。充满意义的慢滋养正在一次次的借阅中延续、积累。

猜你喜欢
小班亲子图书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图书推荐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