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视角下的传统与现代音乐元素比较

2018-04-01 13:36赵磊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乐派印象主义浪漫主义

赵磊(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西方音乐的历史进程中,被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传统音乐,一个是现代音乐。这两者的时间分界线主要在大约19世纪,也就是音乐中浪漫主义时期。传统音乐中占有统治地位的是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也是西方音乐最繁荣最持久保留最完善的时期;现代音乐主要是20世纪音乐,这一时期是对之前传统时期音乐的突破,也是与传统音乐的融合。下面笔者将对这两大部分进行比较。

一、音乐风格

传统音乐占有统治地位的是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这两个音乐的风格也截然不同。

古典乐派在音乐历史中主要是指公元1750年至1821年以维也纳为中心产生,这一段时间是西方文明史上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时期,“古典”的原意为“罗马的贵族”,后来引申为完美的、成熟的意思。这一时期的创作带有鲜明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乐观主义,确立了主调和声风格的主导地位,又创造性的运用了复调对位手法,使作品既有明晰而严谨的形式,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一时期的风格主要是华丽风格、洛可可风格、多感风格,主要体现的是精雕细琢、优美典雅的风格,这也正与这一时期人们严谨的思维和审美相对应。

浪漫乐派在音乐历史中主要是指公元1821年至20世纪。这一段时间是西方文明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漫主义”原为拉丁语系的方言语,后来引申为个性、冒险、自由等。19世纪西方艺术界兴起“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乐派随之产生。它在创作上体现个性、情感、民族、综合四大特征,主要是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渴望追求新的社会思想、阐发新的艺术主旨。他的发展可谓分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不同时期各有成就斐然的作曲家,他们创作了大批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如意大利的威尔弟;法国的比才;德奥的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瓦格纳、门德尔松;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俄国的柴可夫斯基。浪漫主义时期还有另外一个乐派-民族乐派,它也被称为民族主义风格,是浪漫乐派的一个分支。它形成于19世纪中叶,由于这一时期在东欧和北欧一些国家产生了民族解放运动,于是音乐上也形成了民族音乐的发展。这些国家的作曲家们在创作内容上十分强调音乐中鲜明的民族特色,大量运用民间歌曲的音调、节奏等,结果形成了各个国家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民族乐派在各国的代表有:捷克民族乐派的斯美塔娜、德沃夏克;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格林卡、穆索尔斯基、保罗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居伊、巴拉基列夫;挪威民族乐派的格里格;芬兰民族乐派的西贝柳斯。

现代音乐主要指20世纪音乐,二十世纪音乐主要由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组成。

印象主义音乐是兴起于19 世界末至20世纪出的音乐流派,它引导20世纪欧欧洲音乐走向新的时代。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以莫奈、雷诺阿、毕莎罗等人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画家,不喜欢宏达的主题,迷恋户外景色,日常生活与自然景象是吸引他们的题材,喜欢从微细处着眼,注重“光”与“色”的流动及瞬间变化;包括维尔伦、波德莱尔、马拉美、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诗人们与印象主义画派一样,摒弃浪漫主义的宏伟主题,赞美纤细精巧的事物,主张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出能表达主观情感的客体,反对直接描写个人感受,用联想、暗示和象征作为沟通主观与客观世界的媒介,手法随意、玄妙朦胧,追求诗歌的音乐性。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作曲家德彪西的美学观收到他们的极大影响。

表现主义音乐与表现主义绘画一样,于20世纪在德奥发展,艺术特征上,表现主义音乐与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相对立,他们反对印象主义音乐对大自然的客观描绘、对光影和气氛的热爱以及音乐整体的温和愉悦,他们更主张凸现人的内心主观感受、强调挖掘潜意识,并以夸张的形式表达出来。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他们被称为“第二维也纳乐派”。

新古典主义音乐是西方20世纪上半叶一场重要的音乐艺术运动,影响广泛,许多作曲家的音乐创组都反映出这一艺术的特征。新古典主义反对情感色彩浓厚的浪漫主义和朦胧缥缈的印象主义,主张运用古典形式来写作音乐,创作结构严谨、客观理性而又优雅明晰的音乐。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和斯特拉文斯基揭开了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帷幕。

二、音乐的音色

传统音乐的创作十分注重音乐的音色问题,许多乐器的发明正是对于音色的需要而来,西方传统音乐的乐器可分为键盘乐器、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弦乐器,比如在19世纪发明的乐器萨克斯,这一乐器在分类上属于木管乐器,但就音色而言,他的低音似大提琴、中音区似木管乐器、高音区似铜管乐器,在构造上他的管体由金属制成,笛头模仿单簧管的胶木笛头制成,这件乐器在发明前就是为了能更好的衔接铜管和木管,为了使不同类的乐器音色融合在一起,追求完美、和谐。所以说西方传统音乐的“融合性多余个性”[1],

现代音乐中音色的使用十分繁杂、多样,现实世界中任何一种物体都可当做音乐,任何一种物体通过碰撞发出的声音都可作为音色,比如水声、呼吸声等等。所以说现代音乐的音色注重了多样性,却忽视了结合性。这种音色的使用也是由于当时的美学观念所导致的,人们对于严谨、和谐、完美的事物接触的太久,审美已经疲劳,再加上个性的压抑,使得作曲家门开始尝试新的路径,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突破和发泄自我。

三、音乐的旋律

传统音乐的旋律,以浪漫乐派来说,主要追求的是骨干音为主,和弦外音为辅,是旋律显得丰满华丽,有一种曲线之美,讲求的是一种韵律美,旋律是用来表达个人情感,抒发情怀,有线条感。

现代音乐旋律,打破了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那种旋律处于第一的地位,打破了旋律的对称、重复,20世纪的作曲家们,由于情感的发泄,传统规则的排斥,使他们重新来看待旋律,使得乐句旋律不在对称,旋律音程出现大跳的次数变多,旋律的上下音域更广。但即使作曲家们想要打破传统的枷锁,但是旋律从形态上来看,依然是能体现出平行、上行、下行、倒影等的特点,这仍是传统旋律的基本形态,即使这些作曲家们把创作的旋律配以新的情绪、名称,但还是无法摆脱旋律的基本形态特点,但直到1909年,勋伯格使得音乐旋律有了新的起色,他使音色的意义超越了旋律的意义,“勋伯格把这具有特殊意义的旋律成为“音色旋律”,从此创立了音色旋律学说”[2]

猜你喜欢
乐派印象主义浪漫主义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长安乐派”不甘寂静
浅谈许幸之《印象派就是印象主义》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最好的礼物——印象主义大师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