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中折射初中美术问题提出环节如何设置

2018-04-01 13:36侯亚红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美术课创造力美术

侯亚红(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具备文化基础、自主发展能力、社会参与能力,以上三点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对教师的要求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以上三点可以实施的条件。教师以后的工作不再单纯的是教育和育人,更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是学校教育的一己之力,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参与。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初二学生的50 人的数据分析:利用学校四十分钟做想要做的事情,选项有两个A 是一堂自己喜欢的课B 是自己喜欢的电影。选择A 的占到8.3%,而选择B 的则达到91.7%。同样是自己喜欢的,差距却如此巨大,电影的魅力何来如此之大。电影诞生于20世纪初,但是与美术悠久的历史还是相差甚远,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相对于美术这种造型艺术来说是动态的是集结了多种艺术门类并将它们有机结合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电影与美术是相融相通的两门艺术,美术讲究的是二维或者三维空间的创作方式,而电影是四维空间以动态画面表达艺术主旨,在电影中同样会应用到美术的造型元素、色彩元素、光影元素。这对于美术教学有了一个很好的启示如何让学生像爱看电影一样爱上美术课。

我在学生中做的调查将课堂和电影联系起来,分为四个部分A引入部分、B 问题制造部分、C 问题解决部分、D 结局部分,比例分别是13.0%、26.5%、37.0%、23.5%,这说明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是很重要的。在学校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是最容易轻视的就是问题的提出环节,我们美术课中问题提出总是以直白的方式提出感觉很干,学生在这个阶段出现不想听的反应,进而学生不想继续听下去不想参与。身为教师在这场大的变革之中应该如何对教育方式进行定位?着力的方向又是应该从何抓起?针对初中美术在核心素养的推动下问题环节的设计总结归纳出三项。

第一、创造性问题的提出。创造性问题的提出对于教师来说并不容易,那么先来阐述一下什么什么是在创造力。创造力是今后学生必备的能力,这也是今后学生着力发展的方向,这也就要求教师问题要符合创造力。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从何而来,它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品格还是什么?根据MacKinnon(1978)年研究了大量高领域搞创作性的人,发现:1.他们智力中等或者以上人格健全。这和我们传统的理解有些差异。我们通常认为只有精神分裂倾向的人才有创造力。一个人越是有点怪癖,想法越有创造性。比如瓦格纳,他非常有才华,但却道德低下:比如梵高精神有问题,但他创造了迄今为止价值最高的画作。2.高创造者心态开放,眼光敏锐。很少有压抑,没有不开心的地方。一个老是受到否认的人是不可能有创造力的。3.高创造者童年幸福和富足。从这点来看,幸福而富足的生活是创造力的根源。一个从小生活在一个安全、充满自信,对事物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1]通过阐述教师应该是保持放松的心态、愉悦的心情,幸福感强生活相对富足,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可以提出创造性的问题,为以后核心素养教育做出铺垫。同样要求我们对于学生在智利状态正常的条件下对于他们做出肯定的回答他们的创造力是健全的,我们在学校给与正确的引导,在家庭中家长、亲人给与爱的付出,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的鼓励式教育,但并非无条件鼓励。这种鼓励式教育在具备正确的行为习惯、道德习惯、不触及任何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鼓励式教育。

第二、问题与学生的文化理解程度相适应。那么电影好不好看不仅仅与导演怎么安排剧情、剧本好不好、环节应该怎么相扣、演员演技好不好等等有关,这与观赏者的文化理解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在课堂中无论教师的课堂设计、内容、环节多么好 ,但必须遵循的客观事实是接受者——学生的文化理解相适应。

1.问题的提出要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在通常情况下初中美术问题的提出,学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他们最关心的事情、爱好等是很好的出发点。

2.问题的提出应该具有个体差异性。在同一个问题的提出时,问题需要有收缩性和延展性。同一个美术问题学生具备的美术素养不同就会导致个体差异,不能单纯对学生进行整体要求。

3.问题的提出可以根据学生家庭成长环境实施完成。例如欣赏评述中有些条件较好的家庭可以利用寒暑假亲自去考察、写纪要;在设计应用领域鼓励根据自身能力条件做出适应的材质形式的艺术品。

第三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提问。例如在对校园的写生中不让学生进行实际情境之中却进行虚拟的情景提问,又要达到预期目标所想拥有的效果这是显然不可能的。美术课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身临其境的感受,我们要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再进行提问。今天学校教育中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学习?就是因为没有创造合理的情境,没有让学生建立学习和他们当下产生的活动关联,所以不会产生学习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经常阐述的“理论联系实际”,并没有被应用在教学中。虚拟的教学问题,虚拟的教学理论,导致虚拟的教学成果。

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会使得教育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变革,提升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能力,更是对教师能力的提升,这种能力不是一个泛泛的词语,它交织着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不仅有着个性还有着共性,这是有着长期性和延续性的。亦然美术课中问题设置的改革并非美术教师一己之力,这需要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支持。

注释:

[1]MacKinnon(1978)年研究

猜你喜欢
美术课创造力美术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美术课
创意美术
激发你的创造力
创意美术
激发你的创造力
创意美术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趣味美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