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文化与魅力

2018-04-01 13:36邢亚男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倡议全球化一带

邢亚男(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一、“一带一路”的概念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而在大众认识中,提到“丝绸之路”,人们就会想到在交通没有那么便利的古代,那时的人们利用骆驼在沙漠中运输货物,进行物质、文化交流。然而现在好了,新时期“一带一路”海陆结合双管齐下,共同来促进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从说文解字的角度看,“一带一路”的“带”是经济发展带,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 几年鲜活经验的总结。“路”,就是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一带一路”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实践,其魅力在于:一是在中国倡议的基础上,日益成为国际共识,而且整个进程凝聚越来越多的全球智慧。二是这一倡议由功能定位走向人文定位,不仅是推动发展的“宽广之路”,更符合哲学层面的“大道之行”。

“一带一路”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东方智慧与中国模式的充分展示,也展示了中国智慧与世界智慧的有机统一。从大的方面说,“一带一路”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必然逻辑,也是文明复兴的必然趋势,还是包容性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标志着中国从参与经济全球化到塑造经济全球化态势的转变,正在诠释通过复兴、包容、创新三部曲,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主旋律。具体而言,“一带一路”伟大倡议,通过中国国内一体化,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共同现代化,开创包容性经济全球化,体现出中国担当与中国智慧。“一带一路”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体现在中国理念、中国哲学、中国伦理、中国策略、中国战法、中国经验、中国路径、中国方案等各个方面。

可以说“一带一路”在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古丝绸之路精神,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纠正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体系以及现今美国霸权体系造成经济全球化的碎片化、分裂化局面,以沿线国家的共同现代化超越近代西方国家开创的竞争性现代化,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普遍安全的和谐世界。

二、“一带一路”的使命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奏曲,而是多国的大合唱,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其能否为21世纪开辟各国合作的新路,有效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除了助推中国梦实现外,“一带一路”还必将助推沿线国家实现共同现代化、文明共同复兴的梦想,并结合各自梦想与智慧,在解决各自面临的发展问题时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共同塑造世界智慧。“一带一路”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契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成为中国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一面鲜明旗帜。

“一带一路”的使命是承载起全世界的互相通联,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建立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交通网络。“一带一路”跟古代“丝绸之路”不是一回事,它是借助“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激活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激活了共同的历史记忆,带动更多的国家一起来建设新型的全球化和新型的工业化世界。它是开放的、包容的,不仅包括六大经济走廊所在的国家,还包括任何愿意加入进来的其他国家。建设“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地说是为“一带一路”沿线人民服务,让沿线人民得到实惠,实现民心相通、合作共赢,是这一国际性倡议的根本性任务和目标。

“一带一路”不仅不另起炉灶,反而强调通过“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开创系统化、网络化、人性化的互联互通新格局。在中国成功之前,很少有国家相信可以走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一带一路”将使更多的国家互联互通,建立起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近年来,中国审时度势地调整改革开放的思路,从原来开放沿海地区到现在更大程度地开放,从原来的“引进来”到今天更多地“走出去”。中国的产品、服务、理念以及中国的发展模式,都要走向世界。原来的中国的企业是出口加工型的,片面追求数量,现在我们要保质保量,实现劳动力、资本、商品的自由流通,扩大市场。以前中国靠引进西方的资金和技术发展自身经济,随着我国科技文化的不断进步,各大企业逐渐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国家的支持进行技术革新、制度创新、体系设备等的优化升级,从而自主研发产品,使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今天是中国带动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这就是“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好处。今天我们提出的“一带一路”就是要世界对中国开放,中国向全世界开放。

三、“一带一路”的文化与魅力

历史上唐朝通过“丝绸之路”带来一个强盛的时代,新时期的“一带一路”倡议也会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繁荣。“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既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最佳时期,也彰显了中国“达则兼济天下”的大国担当,开创了人类共赢的美好前景。欧亚非大陆各种古老文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将迎来共同复兴的曙光。“一带一路”也为东西、南北国家实行共赢发展,增加了发展的可能性。

“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美洲,还是非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但机遇是世界的。“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经营欧亚大舞台、世界大格局。“一带一路”建设将开启21世纪丝路精神,挖掘、展示中国作为新的世界领导型国家的魅力。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了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四、结语

“一带一路”的倡议如此深得人心,是因为它建立在中华民族友善、包容、通达的精神基础之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随着“一带一路”的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出,正在创造着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必然会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五、参考文献:

冯 巍,程国强.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评价[N].中国经济时报,2014(05).

毛艳华,“一带一路”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价值与贡献[J].人民论坛,2015(09):31-3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水平[J].宏观经济管理,2015(11):30-38.

猜你喜欢
倡议全球化一带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新旧全球化
“一带一路”我的梦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
全球化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