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导入环节让物理课堂更精彩

2018-04-02 06:18顾新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橡皮泥磁铁线圈

顾新华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 226400)

物理知识多是抽象、难懂的,学生一般对物理都具有畏惧心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就更不用说主动学习物理知识了.新课标的实施,给高中物理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理念让广大物理教师重新定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了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教师可以从导入环节入手,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很快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高中物理课堂更精彩.

一、优化导入环节,打造精彩课堂

由遗忘规律可知,对于刚刚学习的知识过一段时间就会遗忘,但知识是有连贯性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在新知教学时利用复习所学过的知识设置导入环节,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还可以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构建精彩的物理课堂.

如在教学《简谐运动》时,教师就采用了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新课的导入.因为简谐运动涉及到了弹簧、振子的运动、合外力等这些旧知识点,故而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与弹簧有关的胡克定律,让学生回忆胡克定律的内容,学生通过回忆想到物体受到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有关.针对物体的运动种类,让学生从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到匀变速直线运动再到平抛运动,接着引导学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提出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是平衡的;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存在不变的合外力.为了本节新课教学的顺利完成,教师向学生重点强调了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无论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所受到的合外力都是不变的.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当物体受到恒力作用时,做的是匀变速运动,如果物体受到的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而且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这是一种新的运动——简谐运动.这种新运动有怎样的特点呢?与前面讲的那些运动又有怎样的不同呢?要想弄清楚这个内容,就要从今天的这节课开始.此时,学生自然会产生高涨的学习欲望,就会积极地跟随教师进行新知学习.

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运用复习旧知识开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重新构建所学知识的网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还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优化导入环节,打造精彩课堂

物理知识与生活有很密切的联系,有很多的物理知识都来自生活中,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生活元素设置导入环节,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有亲切的感觉,拉近学生与物理的距离,使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产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有助于学生产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凸显物理课堂的精彩.

如在教学《牛顿第三定律》时,由于本节课看着简单,可是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时总会出现概念的模糊不清,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热情,并做到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清晰、准确的认知,教师就给学生创设了运用生活元素进行导入的环节.教师把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拔河比赛,让学生在拔河的过程中体验当用力拉绳子时有怎样的感受,(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接着教师又拿起一块圆圆的橡皮泥和一块薄点的海绵,先把海绵铺在桌子上,然后让圆圆的橡皮泥从一定的高处下落到海绵上,让学生观察橡皮泥和海绵接触后的情形.学生看到的是橡皮泥由原来的圆圆的变成了扁平的,尤其与海绵接触的位置就接近了平的,再看此时的海绵也被橡皮泥砸的凹了进去.学生感到很亲切也很纳闷,不知道教师要干什么,这时教师就向学生提出这体现的就是力的相互作用.那么相互作用的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就要学习这部分内容,同时也要清楚什么样的两个力能称为相互作用力,它与平衡力有怎样的区别.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已经产生了学习热情,就会产生寻找相互作用力关系的期待,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利用生活元素导入新课,使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产生了深入学习的心境,学生才会进行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驱使下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彰显高中物理课堂的精彩.

三、优化导入环节,打造精彩课堂

物理学科离不开实验内容,而且学生对实验特别容易感兴趣,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实验创设导入环节,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学会观察,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这样的导入,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呈现精彩课堂教学.

如在教学《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时,教师事先准备好了铁架台、线圈、细绳、干电池、电键和条形磁铁.教师先用细绳把线圈悬挂在铁架台的支架上,然后把线圈的两端与干电池引出的两个导线通过电键连接,这时教师让学生参与实验,让学生把手伸入线圈中,观察有怎样的现象产生.当学生要把手放入线圈时,教师提醒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当他的手伸入线圈时线圈有怎样的表现,学生发现当手伸入线圈时,线圈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时教师走到线圈旁,提醒学生继续注意线圈的情况,当教师的手伸入线圈时,学生惊奇地发现线圈偏向了一边.学生的学习情绪一下就高涨了起来,这时教师把手张开,学生看到了一个条形磁铁握在教师的手中,教师随即把磁铁放在一边,再伸手进入线圈就出现了与前面学生一样的情形:线圈不动.教师又打开了电键,拿起磁铁仍旧伸入线圈中,这次线圈没有动.教师重新闭合电键拿起磁铁让S极伸向线圈,然后教师换磁铁的N极伸向线圈,学生就发现两次线圈偏离的方向正好相反.教师让学生谈谈观察体会心得,学生提出:线圈不通电时即便有磁铁也不动,说明线圈没有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后磁铁伸入线圈能动是因为受到了磁铁的作用,也就是说磁场能对电流产生力的作用;不同的磁极使线圈向不同的方向偏离,说明受到的力的方向不同,也就是说受力与磁场有关.教师接着学生的说法提出:既然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那么这个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方向又将如何判断呢?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利用实验创设导入环节,让学生直观地发现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物理现象,学生在观察中学习热情不断高涨,这将有助于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在观察中获取物理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导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增进学习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让物理课堂呈现更多的精彩.

猜你喜欢
橡皮泥磁铁线圈
基于LSTM的汽轮发电机线圈的早期异常检测
小型线圈缠绕机设计
超小型薄壁线圈架注射模设计
做个橡皮泥爸爸
借像皮泥
2007款日产贵士车点火线圈频繁烧毁
玩磁铁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