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2018-04-02 14:44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工作

李 强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将党的创新工作作为党建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全世界迅速普及和发展,已经突破人们在传统意义上对媒体认识的界限。依托现代通信方式,新的媒体环境应运而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对人们的生活、经济、文化以及工作方式等产生了颠覆式的影响,甚至有学者认为该技术是继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的第四代产业革命。

新媒体诞生后,党的最新思想和政治传播途径也有了新的桥梁。这些新媒体为迅速传播党的中央精神指导和国家政治生活状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新途径。在新时代下,运用高科技,融合新媒体传播技术,是宣传政治理念、扩大社会影响范围、提高政治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纵观国际新闻活动,新媒体快速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传播的第一要素,如美国总统换届竞选演讲,候选者偏好于Facebook的现场直播,因为Facebook的受众是占大多数的年轻人,他们是时代的主流,是选举中的主要力量。

十九大期间,新华社勇于创新媒体的应用,实现了一图读懂十九大的媒体新产品。湖北日报为了及时报道十九大实况,也率先采用了媒体推送技术进行实时报道,引起了巨大反响和社会关注。唐彩红(2018)针对利用新媒体传播十九大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赞扬了新媒体的传播作用。为了随时随地地开展党的政治生活,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也积极订阅了团中央建设的党的政治活动宣传微信,并且积极建设校内党群活动网站,成为学校政治活动和精神传达的主要窗口。所以,在新媒体条件下,我们要突破传统观念,勇于接纳新事物,并服务于我们的党建工作,为党的网络信息化工作提升档次,使用媒体技术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影响范围。

本文的研究旨在以新媒体发展对党建工作的影响为出发点,讨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时期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对策,为党建工作应用创新提出一条可供参考借鉴的新思路。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内涵与新媒体的概念

高校党建工作的任务就是以保证高校各项工作和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与时俱进的规范开展,并以健康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引导和带头作用。

高校党建工作的内涵包括三方面:一是主体部分,即高校各级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以及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二是客体部分,就是党建工作要服务和带动学校的“产、学、研”工作;三是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即党组织工作在推动学校核心工作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和方法要有绩效和成效。

“新媒体”是应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传播媒介,该词首次出现在1967年,由P.Goldmark提出,1969年在美国尼克松总统签订的一份报告中被正式提出,之后该词在全世界流行。对“新媒体”的准确概念,学术界目前仍未有统一的定义。但为了更好地描述该术语,可以从技术和传播方式两个角度进行描述。

首先,从代通信技术的角度来看,“新媒体”被定义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通信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为用户提供娱乐视听服务的传播媒体。“新媒体”是信息技术与媒体商品结合的产物,是媒体市场的现代主流和未来发展方向。换句话说,“新媒体”即“TMT”,是信息技术(Info-Tech)、媒体商品(Media)和通信技术(Telecom)三者的融合。

其次,从传播媒介方式的视角来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本质区别是传播方式不再是点到面的单向被动式传播,而是点到点的网络方式双向互动式传播。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重新定义“新媒体”的内涵:第一,其“新”必须相对于“传统”的传播概念,主要涉及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以及传播范围。第二,其“新”必须依托于当前的流行媒介和技术,也就是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必将出现新老技术更替。第三,“新”是技术的创新、应用的创新,是个永不枯竭的过程。第四,新媒体发展的核心是传播方式的不断演变,其物质基础是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动力是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第五,其广义是泛指当代一切可以应用的传播媒介,如互联网、LED大屏等;其狭义是指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如微信订阅等手机服务。

二、新媒体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对人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党建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空间。

(一)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

1.加大公众参与,提升民主化进程。新媒体赋予了公众更多及时了解时事、国内外突发事件和国家重大活动等的条件。同时,也给了公众参与调查民意、实现更多民主决策的机会。

2.学习和沟通渠道具有多样性。新媒体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来大量传播方式的载体,如微信、微博和QQ等。这种媒体传播方式改变了以前单点定时广播的形式,转变成随时随地、第一时间、及时订阅的点对点的互动传播。党的活动、会议、领导精神等都可以通过新媒体方式迅速传达。

3.思想传播具有实效性和复杂性。互联网传播大多按匿名方式进行身份识别,是一个巨大虚拟环境,其传播的信息具有快捷但难以甄别真假的双面效果。因此该技术的应用是把双刃剑,若被科学、合理地利用则事半功倍,但如果被不当利用,传播虚假内容,会对党和国家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4.热点问题敏感化,焦点内容广泛化。在新媒体的快捷传播下,公众对热点问题的追踪有了便捷的手段。人们总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时事消息,甚至对关心的焦点问题可以采用筛选或订阅等方式进行捕获。

5.信息甄别能力薄弱,易受错误舆论误导。互联网等技术给广大师生带来了全新的媒体传播渠道,新闻等内容不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但这种看似透明的传播却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肆意”传播,其传播的内容往往容易被扭曲或操纵,而给公众甄别其内容的真实性带来了困难,甚至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或产生破坏社会稳定性因素等。

6.增强互动和体验,分享意愿增强。新技术不仅拓宽了传播途径,而且增加了互动和体验。新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单一被动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可以参与互动、分享经验、评论和体验等,而且人们更倾向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传递自己的感受。

(二)新媒体环境下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新媒体的认知不足,利用现代技术的经验不足。高校党建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往往对新媒体技术缺乏系统的认识,对现代科技技术的掌握停留在简单应用的层面。由于专业和业务的侧重点不同,如何高效地利用现代技术给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缺乏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党建队伍。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不是靠一两个技术能手就能直接推动的,所以高校党建任务的实现需要一支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技术传承的队伍。

3.没有充分共享高校间的党建信息。现代新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共享,但现实是大量信息在高校间重复建设和传播。如何充分利用高校间的共享信息,节约时间和成本,避免重复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在新媒体环境下工作重点不明。如何利用新媒体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魄力。如何高效地应用新媒体将是对高效党建负责人能力的一个重要考验。

5.相关制度缺乏创新和工作滞后。制度是保证任务有机连续且圆满完成的基本条件,同样党建工作是一项需要制度保障的艰巨任务。只有创新制度,才能保证新媒体在高校党建实现中的顺利应用。

6.党建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高校党建任务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持续改进的系统性工程,现代技术只是党建工作的一个平台,党建工作需要通过现代技术的管理力量来实现其系统性。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该新鲜事物的掌握和了解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并且对新事物的了解程度不同,对它的利用成效也会有所不同,往往产生经验不足的表现。应用新技术必先培养掌握其技术的人才,而培养应用新技术的人才队伍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除此之外,党务制度需要有创造性的改变,不仅是传统工作方式的转变与新技术的应用,更主要的是党建工作长期以来缺乏系统性的整体规划,没有重点发展的阶段性计划,而是非连续性实施,造成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效果。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路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境界

1.教育媒体和组织管理方式多样化。新的教育工具突破了校园教育的界限,传播知识的方式越来越多,甚至达到了以主动点播的方式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微信和QQ等消息传送方式不仅可以传递党的精神和活动,而且可以传送文件、传达通知、点播领导讲话等。而党建信息网不但可以宣传信息,而且可以是党内自动化办公的门户。因此,新媒体为组织管理活动带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2.民主互动,平等交流,主动参与政治热情日益加强。新媒体最大的特征是具有互动性,使得党建工作的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精神传播,而是公众与党建工作的互动平台。民主互动、平等交流的平台改变了传统被动式接受的方式,为民主会话、反应党员心声和建议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平等对话的基础也会提高党员参政议政的热情。

3.党务工作呈现高公开性,透明度提升。新技术的本质要求信息的高度共享,也就是要求党务工作呈现更多的开放性。此外,工作过程可以受到群众的监督,更加透明化。同时,这也给党务工作内容的区分带来了一定困难,要求将信息按保密、涉密和公开等级别严格划分。

(二)高校党建工作的建议

就目前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经过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新媒体利用意识。新媒体的合理利用需要工作机制的保证,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如创新利用新媒体的方法和概念给予激励,来提升新媒体的影响和使用意识。

2.培养党员主体意识,充分利用媒体互动性的特点。没有认识到新媒体的特点,就无法充分利用其优点,但只有发挥党员主体的主人翁精神,才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来建设党的工作。因此,可以建立各种荣誉机制和激励方法来提升党员的主体意识。

3.加强高校间的党建成果共享。高校间党建工作的信息共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完成党建工作的一个必备环节。加强党建合作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节约成本,通过公共云平台实现高校党建信息的共有,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信息的自动推送。

4.加强党建队伍技术人才培养,实现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党建事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是党建工作的主体,人才的发展是党建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5.重视整体规划,树立发展远景。高校党建工作的系统性特征需要党建负责人站在一定的高度,全盘架构,建立长期发展的蓝图。

6.按计划实施,形成阶段性里程碑。现代科技日益更新,新技术应用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形成阶段式的发展,稳步前进形成阶段式的里程碑。

四、结语

党建的根本目的是保持我党的先进性,包括制度创新、工作方式转变。其中制度创新是工作方式转变的保证,工作方式转变是制度创新的结果,而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使用是创新手段和工作方式的载体。通过制度化来提升对新媒体的认识和利用,可以加强新媒体的使用效率,加快工作方式转变的进程。共享是当代新技术的内涵,所以高校间共享党建过程和经验,不仅可以减少建设经验的不足,而且有利于高校间的资源整合。同时,制度可以保证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党建进程。因为新技术首先还是需要技术人才来掌握,创新工作还需人才来实现,所以人才培养是制度创新的核心和归宿点。

系统性和连续性属于制度自身的问题,需要制度不断与时俱进,通过改革创新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也就是说制度的问题需要制度自身来解决。此外,系统性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党建工作有整体规划和发展愿景,按步实施自然就会产生连续性,其阶段性的成果自然会重点鲜明。

总之,新媒体条件下党建工作的动力源泉是机制创新,核心任务是人才培养。只有机制创新,才能突破所有的现存问题,才能不断从根本上推动党建工作的发展,提升党建工作的水平。

猜你喜欢
工作
我的工作
养工作比换工作更重要
工作能让人幸福吗
不工作,爽飞了?
工作至死何所用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工作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