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广播新闻性专题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2018-04-02 15:29叶王
数字传媒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闻性广播深度

红 叶王 浩

1.2.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新闻性专题节目是广播电台在新闻广播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具有特定内容取向、以提供深度报道为主,按一定周期播出的节目类型。从概念而言,新闻性专题节目是由“新闻性”和“专题节目”组成的复合词组,“新闻性”揭示它的内容性质和社会功能,“专题节目”规定了它的内容构成和结构方式。新闻性专题节目区别于新闻节目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注重深度报道。这里所说的深度报道通常分为反映性深度报道、解释性深度报道和分析性深度报道,通常提供对于有关事物或问题的看法,为人们提供“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信息。

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开播,以及同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的创办,使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得到空前增强。随后,地方广播电视台纷纷开办同类节目。深度报道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舆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度报道发展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双重制约。近十年来,传统媒体深度报道进入一个低迷发展阶段,从中央台到地方台,以舆论监督为主要功能的深度报道从选题内容、采访制作,到节目样态都呈现出一种“老态和疲态”,这种长篇幅、固定化的报道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受众“浅阅读”、即时性的收听收看习惯。深度报道整体上呈现出的这种颓势和弊端在地方广播同类型节目中同样显露无疑。对此,从中央到地方广播媒体开始对深度报道进行改版升级。

一、节目立足本土化

目前,中国之声和全国很多地方台在早间时段都有同类型深度报道节目,而且时段都集中在早上7点到9点之间。中央台《新闻纵横》节目时长两个小时,地方台同类型节目一般都在半小时到1小时之内,也就是说,中央台的节目时段大都覆盖了地方台的时段。同类型节目、同时段播出,与中央台相比,地方台有什么优势?该如何抓住自己的受众群呢?答案是:地方广播要在本土新闻上发力。

以中国之声与河北新闻广播在河北当地的收听率对比数据为例就可以看出,做好本土化新闻的潜在优势巨大。

赛立信在早上7点到8点半这个时段对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和河北新闻广播《新闻早高峰》两个节目在河北地区的收听率进行调查发现,河北《新闻早高峰》在当地的收听率高达0.30%,而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在河北的收听率最高只有0.05%,河北《新闻早高峰》收听率远远高于中国之声。在对河北《新闻早高峰》节目分析中,笔者发现,《新闻早高峰》中无论是深度调查,还是时事评论、观点解读,始终立足于本土新闻和新闻的本土化,比如河北足球队冲击中超联赛这一事件,节目就进行了深度报道和解读,如果涉及其他地区新闻事件,则邀请评论员进行本土化的解读。

地方广播新闻性专题节目之所以要立足于本土,原因是地方广播在对事关全国大局的权威信息获取上无法与中央级媒体相抗衡。但对地方那些林林总总的有价值的信息的获取,地方媒体与中央级媒体相比,地方级媒体优越于中央级媒体。从受众角度分析,地方广播潜在听众是当地普通百姓,与他们发生直接关联的是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当地百姓关心的当地事,就是地方广播节目的关注点。

二、加强深度报道制作团队建设

近些年,深度报道在传统媒体中日渐衰落,作为媒体自身来说,深度报道制作理念、新闻生产方式也存在着很多桎梏,制约了深度报道的发展。目前,从报纸到广播电视机构,深度报道专业团队正在萎缩,普遍面临着投入不足、人力不足,甚至是取消了固定的播出栏目,没有固定播出时间,这进一步挤压了深度报道生存的空间。

笔者在对内蒙古盟市级广播深度报道节目的调查中发现,在12个盟市广播电视台中仍在开办此类的节目的只有包头广播电视台、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通辽广播电视台等几个台,其他盟市广播电视台有的限于人力财力的制约一直没有开办过此类节目,有的广播电视台则因舆论监督难、采访耗时耗力,节目难以为继,取消了固定栏目,只在新闻节目中随机播出。大多数盟市台广播对于深度报道尤其是舆论监督类报道没有固定栏目,没有固定播出时间,也没有固定采编人员。

专业的人要做专业的事,管理上也应如此,任何产品都符合这样的规律。一旦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深度报道的生产,该如何保障深度报道的产出呢?

三、避免选题同质化

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深度报道逐渐衰落,一个重要原因是媒体采制深度报道难度越来越大,这种难度一方面来自于新闻政策管制,另一方面是对于重大监督类题材“可遇不可求”。传统媒体深度报道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舆论监督见长,业界所津津乐道的深度报道,选题上一般都是揭黑报丑的调查新闻,越是骇人听闻的黑恶事件,就越容易得到褒奖,这无疑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深度报道主要靠“猛料”来提振士气和影响力,生存空间将随之狭窄而脆弱。不少广播深度报道陷入困境也大多存在此类问题。所以,传统媒体深度报道要创新,首先要摆脱“猛料依赖症”,无论对“猛料”多么难以割舍,媒体都要另起炉灶,开始从题材和立意上下功夫。

笔者在对国内十几家地方广播新闻性专题节目的研究中发现,不少地方台已经开始在深度报道题材上作出改变。深度报道题材转向寻找社会关注度高、切入点低,甚至是网络点击率高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报道和分析评论。

四、多渠道,立体式传播

新媒体时代,用户对于新闻的需求不仅仅是阅读和聆听,用户可能会需要搜索、音频介质、视频介质等多种使用场景的需求,这个时候就很考验新闻产品的“联姻”能力了。搜索、音频介质、视频介质以及其他更多的功能需求,单个新闻客户端产品是难以完成的,需要有多条产品线与之联姻。广播深度报道也可以通过多种介质、多种形式传播,可以根据用户“浅阅读”的接收习惯对深度报道进行改造并传播。

2013年度中国新闻奖广播系列一等奖作品,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制播出的《由保洁员吃学生剩饭引发的思考》采用的是话题讨论式报道,由保洁员吃学生剩饭这一事件引发全民对于“勤俭节约”问题的思考,在舆论引导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之声微博专栏《早安今天》每天聚焦这一话题,邀请评论员、观察员、资深记者编辑撰稿,发表多篇评论性质的微博;中国之声官方微博还发起了一项“人们对于勤俭节约的看法”的调查,持续一周。同时,在广播新闻热线中设置“厉行节约新闻热线”“厉行节约随手拍”等行动,邀请全社会参与,或曝光浪费行为,或推荐节约典范,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大量听众、网友积极参与互动,大家随手拍下秀光盘,发微博,使勤俭节约的行动成为时尚,形成潮流,通过多样化的报道样态,让传统美德焕发出新的活力。

五、呈现以调查性报道为主体的多元文本形态

如果说信息组合、重思想的特稿适应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启蒙之需,新时期以调查性报道为代表的深度报道也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在社会矛盾凸显期,缺乏公平正义,侵犯民众合法权益的事需要媒体挖掘真相维护公平正义。即便是新媒体时代,调查性报道依然具有这样的功能,但是调查性报道不可能是深度报道的唯一形态,将来也不会是。

如今,很多地方电台对深度报道的节目样态进行了改进和丰富,使深度报道的节目样式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例如,河北广播电视台《新闻早高峰》是以“新闻资讯+深度调查+观点评论+时事评论”为组合,湖南广播电视台将深度报道节目《城市大真相》列入早间新闻大板块《我的新闻派》中,与评论节目《新闻潜水艇》形成“新闻资讯+深度报道+评论解读”组合式报道;湖北广播电视台将深度调查类节目也纳入到早间新闻杂志节目《焦点时刻》当中,深度调查报道内容可以与新闻资讯、新闻评论、观点解读等板块互动关联,对一个新闻事件的深入挖掘通过记者调查、观点整合、大家评说、专家分析等多个维度来体现。

北京新闻广播深度新闻节目《照亮新闻深处》、河南广播电视台《V观点》都是以“演播间嘉宾”访谈形式做深度报道和分析评论。浙江之声《锐观察》也是一档调查式评论类节目,但节目强调的是调查的公共参与性和延续性。为此,节目的调查重在大量“群众海采”,呈现群众的多方声音,这与网络媒体引入网友互动评论十分类似,增强了广播节目与听众的互动参与。

猜你喜欢
新闻性广播深度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融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为一体 “文编”+“美编”思维碰撞创出优秀漫画作品
增强电视时政报道新闻性的基本路径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