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

2018-04-02 15:29韩改琴
数字传媒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传统文化

韩改琴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新闻中心 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 017000

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相继出现在电视荧屏,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电视热”,随后各种文化类电视节目纷纷上线,使观众重新认识、感受、理解中华文化,一时间,有品质、有内涵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成为潮流。这批文化类电视节目不同于一般的综艺节目来源于韩国、美国,这是深深地根植于中国几千年文明的深厚土壤之中的,清新脱俗,意义深远。

一、文化类电视节目的重要意义

传递主流价值观。文化具有塑造人的品格的重要作用,人的行为都会受到一定价值观的支配。丰富的文化知识能够形成复杂的人格,进而影响人的心态。在经济迅猛发展的现在,社会矛盾凸显,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思潮。电视节目作为大众媒体对社会风尚和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承担着正确引导舆论的责任。电视将节目内容瞄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电视媒体特殊的语言和新颖的传播方式将先进、经典、厚重的文化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受众,促使正确的积极的向上的价值观的形成。

树立文化自信。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文化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像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以及各种综艺节目之所以深受观众喜爱,就是因为其电视节目将韩国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将长幼有序、尊师重道、谦卑有礼等传统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而中国的电视节目恰恰缺少这一点,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有孔孟老庄这样的圣贤,也有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而且中华文化是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练,艰难困苦的磨砺,成功实践的孕育,是最具力量、最有内涵、最为厚重的文化,因此中国人民应该树立起文化自信。电视节目应该扛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旗,发挥电视节目的社会功能,注重提高观众的审美情趣、媒介素养,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创造民族文化精品节目,建立弘扬民族文化的主阵地。

二、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节目内容

“内容为王”一直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关键,当前电视节目原创性整体不足,特别是一些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我们相爱吧》等,大多引进外国热播节目版权,本土的、原创的节目少之又少。对文化内涵的挖掘是电视节目创新的源泉,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源远流长,是电视节目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要立足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创造出属于中国的本土化的节目。随着《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播出,一些地方台也争相进行模仿,但是一味的照搬照抄,只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且地方台在技术资金、人才设备上难以与央视相比,因此节目质量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地方台更应该立足本土,制作有特色的节目。如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节目《蔚蓝的故乡》,节目开头画面、节目背景音乐等都以蒙古族元素为主,与“风情北方英雄草原,这里是蔚蓝的故乡”相吻合,注重讲述、追溯、记录、发现内蒙古土地上历史、人文景观、故事,是展现北方地区自然风貌、民族人文风情和民族风情的文化类栏目。不仅体现了原创性、差异性,还成为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文化名片。

(二)创新节目形式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内容是传统、严肃、庄重的,因而天生具有一种阳春白雪的味道,是高雅的象征,也因此一直以来相对曲高和寡。说教式的传播与受众的审美需求相距甚远,如果只是将传统文化机械的传播,会使观众产生距离感,甚至排斥感。创新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形态,突破常规的编排模式,强调趣味性与丰富性,在文化与娱乐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关键,电视节目要以文化资源为精神内核,以娱乐作为表现形式,以达到陶冶观众、传播知识、传递价值观的目的。

《中国诗词大会》注重运用“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表现形式,运用水墨画、山水画、古典音乐等试听技术手段,创造出绝美的诗词意境,丰富了观众的视听享受。《朗读者》用“朗读打动人心”,由每一个明星或平凡人,通过朗读来分享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故事,品味经典同时感悟人生。节目走近了每一个朗读者身边,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方搭建“朗读厅”,让每一位想要朗读的人,通过文字力量、声音力量,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人生梦想。《朗读者》以访谈+朗读+解析的创新性模式,以及与观众形成的有效互动,掀起了一股朗读之风。《国家宝藏》放弃了对器物考古数据和历史价值的枯燥阐述的模式,让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讲述自己与国宝“相遇”的故事,并谈了自己所受的触动,同时,由他们以小剧场的形式对历史故事进行演绎,配以感染力十足的舞台背景,让观众在观看之中受到触动,对国家文物有更深刻的理解。

名人效应可以扩大节目的影响力,《朗读者》《国家宝藏》《见字如面》《天下收藏》等文化类电视节目都是通过名人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产生广泛的影响。

(三)充分利用媒体融合

在全媒体时代,互动性和开放性前所未有。电视媒体也已经进入多屏收看、跨屏互动的时代,春节联欢晚会也采用了微信“摇一摇”的形式,让观众参与其中,文化类电视节目必须与时俱进,开通微信、微博、客户端,增强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种互动不仅要体现在节目的传播过程中,还应该贯穿在节目前期的策划、海选中,甚至是节目结束后,不仅可以了解观众的想法,还可以让观众对节目保持持续的关注。

文化类电视节目要弘扬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在节目的深度、广度、精度上多下功夫,不断对节目内容和节目形态进行创新,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影响力。

[1]郑冬晓.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缘何热播[J].传媒,2014(08).

[2]王琦.文化类电视节目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J].声屏世界,2017(11).

[3]万佳.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价值坚守和突围策略[J].视听界,2017(09).

[4]丁智擘.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与创新路径[J].传媒,2015(06).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