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组、历组卜骨缀合与“文丁杀季历”

2018-04-08 06:45山东省博物馆山东济南250012
殷都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纪年甲骨钻孔

(山东省博物馆,山东 济南 250012)

钟柏生先生曾经把历组《外》四四与宾组《外》四七两版卜骨加以缀合。释文为:

于帝迺。戊寅卜,庚辰,王步。(《外》四四)

图一 《外》四四      图二 《外》四七《合集》32946       《合集》7083

钟柏生先生介绍说:

《外》四四与《外》四七两版甲骨,最早刊载于《殷墟文字外编》一书。其后又收录于《甲骨文合集》书中。《合集》32946,即《外》四四;《合集》7083即《外》四七(图一、图二)。这两版实物则藏于南港史语所。《合集》书中将《外》四四放在第四期,而将《外》四七放在一期。其实它们是同期之物一版之折。今将其缀合之因说明如下:

(甲)…两版拼合处,从骨版背面钻孔视之,刚好经过钻孔中央。缀合后钻孔底部完全密合。钻孔成一正圆。两版骨板厚薄一致。

图三 正面及摹本采自《史语所购藏甲骨集》012

图三 反面

(乙)两版卜辞字体风格完全相同。从干支‘丙寅’‘戊寅’之‘寅’便可体会(图三正反、图四)。

从缀合后的拓片照片看来,今日所见的拓片左半版(即《外》四四),其形状与《外》书四四有所不同。经笔者检视原片,发现今日骨版已有破损,破损处在左边及右下角,破损新痕十分明显(图五)。

图五 《外》四四+《外》四七照片采自《史语所购藏甲骨集》012

本版缀合的时代,可从下面的线索来考虑:

(丙)文例:本缀合版文例与《甲》3591最为接近,皆不载贞人。

释文字如下:

壬子卜,……癸丑……

丙寅卜。丁帝迺。

戊寅卜:庚辰王步。

按:根据钟氏所介绍的讨论这版缀合卜骨年代的三个方面,可以确认其年代应属历组。理由如下:

图六 1998年影印再版的《甲编》3591

图七

第三,钟氏认为“本缀合版文例与《甲》3591最为接近,皆不载贞人”是正确的。“不载贞人”正是历组不同于宾组的重要特点。

《纪年》在“文丁杀季历”之前,还谈到:

“武乙即位,居殷。三十四年,周王季历来朝,武乙赐地三十里,玉十瑴、马八匹。”(《太平御览》卷八十三引)

“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后汉书·西羌传》注引)

“太丁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周王季命为殷牧师。”(《后汉书·西羌传》注引)

“武乙即位,周王季命为殷牧师。”(《文选·典引》注引)

“太丁十一年,周伐翳徒戎。”(《通鉴外纪》卷二引)

尽管说法歧异,季历曾被“命为殷牧师”这一事实说明殷与周在武丁、文丁时期曾有过一段蜜月期。根据《纪年》记载,季历的征伐西落鬼戎、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伐诸戎”等,使周人势力膨胀,造成殷周关系的紧张,从而导致“文丁杀季历”。但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应是季历称王。《纪年》称“周王季历”“周王季”等。“天无二日,土无二王”虽是周人观念,但孔子说“周因于殷礼”,“称王”也应是殷礼的底线。而周公庙甲骨中的确有“王季”卜辞。证明《纪年》之说信而有征。王季称王才应是导致“文丁杀季历”的真正原因。一版宾组与历组缀合的小文,引出这么多重要的学术课题,堪称“小题大做”。当然是始料未及的。

是邪、非邪,祈不吝教正。

[参考文献]

[1]钟柏生.《外》四四与《外》四七版之缀合[A].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1993.

猜你喜欢
纪年甲骨钻孔
燕云十六州地区辽代纪年墓研究
高应力岩层巷道钻孔爆破卸压技术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故太师铭石记》纪年小考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基于PLC控制的手柄座钻孔攻丝一体机的研发
一种铸铁钻孔新型去毛刺刀具的应用
古代的“干支纪年法”
说甲骨新缀所见的“南孟”与“奠子方”
甲骨释字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