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成熟了《芳华》

2018-04-08 07:42孙建勇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伤兵女孩儿芳华

孙建勇

那年,女孩儿22岁,美丽,单纯。从12岁入伍当文艺兵起,她整整跳了10年芭蕾舞,却没有什么收获。那时,像许多同龄人一样,女孩儿充满了对战争的神往和对英雄的崇拜,就主动请缨,要求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去体验生活。组织上批准了她的请求。

听说野战医院是战斗英雄的聚集地,女孩儿就带着采访本,走进了野战医院。然而,眼前的一切完全出乎她的想象。消毒药水的气味窒息着呼吸,白色的绷带捆扎着呻吟,医院里躺满了伤兵。这些被硝烟、泥土和鲜血裹满一身的躯体,都是那么年轻,可是,有的没了胳膊,有的没了大腿,有的半边脸被烧成了焦炭……女孩儿走近一个伤兵。他长相英俊,但是,被齐刷刷地截去了双腿。女孩想:都伤成了这样,肯定是经历了一场恶战,这样的英雄正是自己最好的采访对象。

“你们执行的是什么战斗任务?”女孩儿提了第一个问题。

伤兵冷冷地瞟了她一眼,没有回答。

“你肯定打死了很多敌人吧?”女孩儿提了第二个问题。

伤兵还是没有回答。

接着,女孩儿又提了一个问题:“能谈谈你的受伤经过吗?”

她之所以这样提问,是因为做演员时,导演告诉她塑造英雄人物都绕不开这样一些问题。坐在病床边,女孩儿摊开笔记本,等待着伤兵的讲述。

可是,没有想到,伤兵开口说的话竟然是这样的:“我不需要采访,我不是英雄,我是没有双腿的残废!”激动的伤兵用一种可怕的眼神盯着她。那眼神,是痛苦,是恐惧,是绝望。顷刻间,女孩儿感到医院里所有伤兵仿佛都在用这样的眼神盯着她,令人不寒而栗。最终,她落荒而逃。

正是这次失败的采访,彻底改变了女孩儿的想法和生活。从此,她跳出书本和媒体宣传的圈囿,开始独立思考关于战争和英雄的命题,并放弃了芭蕾舞,改行从事文学创作。她以独特的视角展现战争的残酷,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人性的本真,创作出了大批优秀作品,并多次荣获海内外文学大奖。后来,她移居美国,成为反战活动的积极分子。如今,她享誉世界文坛,是海外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当人们问“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天真的舞蹈女孩儿变成了一个充满理性思考的作家”时,女孩儿回答说:“是那些伤兵对生命的渴望,深深震撼了我。”这个女孩儿就是严歌苓。当年,因为那些伤兵的眼神,她选择用文字而不是用肢体来表达思想,并最终走向了辉煌。2017年,她的小说《芳华》被拍成电影在中国大陆上映,受到广泛好评。作品讲述了一群正值芳华的年轻人在爱情萌发时经历残酷战争的洗礼后,最终成就不同人生。

在人生历程中,由平凡转变为非凡往往就是这么偶然。

【素材解读】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一成不变的生活束缚了,每天过着循规蹈矩的日子,不敢更改自己的轨迹。可是严歌苓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她毅然跳出自己原有的圈子,开始朝新的方向迈进。我们不是缺少改变的机会,而是缺少改变的勇气。你要相信,你的努力,你的付出,你的勇气会成为你日后炫耀的资本。只要你想改变,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新题速递

著名导演张艺谋曾说过:“人生在世,都有一份作业。”其实,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书写作业、创造精彩的过程……

请以“人生的作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指点迷津

题目要求围绕“生存和生活”写人,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可以写个体,也可以写群体。命题是一个偏正短语。“作业”是中心词,“人生”只是修饰语,规定了写作对象和内容。

本题的要素有两个:“人生”“作业”,必须兼顾,缺一不可。笼统地讲,就是人们为了生存和生活必须履行的职责,必须承担的责任,或者是为了生存和生活得更有质量,为之做出的种种努力和奋斗。具体来说“人生的作业”是指为实现精彩人生所进行的各种努力。比如:追寻理想,坚持操守,懂得友爱,拒絕名利,等等。那些影响人生发展的因素决不能说成是“人生的作业”。总之,“人生的作业”必须跟具体的写作对象联系起来解读,审题立意的准确与否基本取决于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是什么”的角度对“人生的作业”做具体化揭示:人生在世,都有一份作业,那么这份作业是谁布置的?人生的作业又由谁来批阅?人生的作业有没有标准答案?答案是什么?也可以从“怎么做”的角度对如何完成“人生的作业”做点理性思考:用实际作业类比,化大为小,化实为虚。还可以从“会怎样”的角度对完成人生的作业的意义进行思考。

猜你喜欢
伤兵女孩儿芳华
绝代芳华
百年芳华
马伊琍的芳华
女孩儿如何保护自己
浮生若梦,刹那芳华
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