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读图情境 教有生命的地理

2018-04-10 11:07李少楠
赢未来 2018年33期
关键词:恒河读图课件

摘 要: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完美融合,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让初中的地理课堂流淌出了生命的乐章!

关键词:创设;读图;情境;生命;地理

在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中,地形图的阅读是一项重要内容。读懂地形图,就能够对该区域地理的自然状况有一个直观性认识,为下文进行人文地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地形图太抽象,阅读时枯燥无味,很多学生不愿读,这已是初中学生读图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让阅读地形图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呢?我在教学中采取的办法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出一种情境,将地形图的阅读设计成一项旅游活动,在旅途中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路边的风景。具体做法:

一 绘制旅游路线图

让旅游路线穿越地形图中需要我们了解掌握的主要地形区。比如,在阅读《印度地形图》时,我设计的旅游路线是,由北到南,穿越广袤的印度半岛,经过的地区依次是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恒河、新德里、瓦拉纳西和德干高原。而所有这些地理事物,都是要求学生在读图时必须提炼出的重要内容。

二 创设旅游情境

运用信息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間的限制,以图片、视频和动画等方式,将各种地理事物呈现出来,营造出一种近似真实的旅游情境,使旅游路线上的地理事物成为路边最美丽的风景。

如:在上述旅游路线经过的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恒河、新德里、瓦拉纳西和德干高原时,课件配以图片、视频或动画一一对应地呈现出来。通过这些图片,通过这些视频,勾勒出一幅浓彩重抹的山水画卷,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心灵的震撼。步入情境,人在画中;走出情境,画在心中,在情境交融中来传递一种教学信息。

三 精心设计读图导语

旅游欣赏的不仅仅是风景,更重要的是知识的传承和文明的演绎。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读图导语,将沿途的风景名胜、民风民俗、历史典故穿插其中。语言要风趣幽默,妙趣横生。结合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图片展示或一段段精彩的视频播放,既给予学生新知识的传授,又给予学生艺术的熏陶,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地形图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如《印度地形图》的读图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古老的印度,神秘的文化,让我们一起去走进印度,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课件播放背景视频,展示出《印度地形图》)跨入印度国土,必须翻越一座大山,谁能告诉我们大家这是哪座大山呢?(学生回答:喜马拉雅山脉,课件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喜马拉雅山,在我国藏语中意为“雪的故乡”,可你知道吗?在印度,她却有着另外一个神圣的名字,叫什么呢?(让学生思考一会,猜一猜)“德瓦布米”,意为“众神之乡”,是印度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可见喜马拉雅山在印度人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神圣啊。跨过寒冷壮丽的喜马拉雅山,我们便来到神秘的印度,继续前行,这时一望无际的恒河大平原悄然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课件展示图片,播放视频)这里是印度文明的摇篮,其悠久的历史,神秘的文化,让世界为之瞩目。而印度的母亲河----恒河,在恒河平原上从西北向东南静静地流淌着,(课件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对这条母亲河的感情,印度人的表白要神圣得多(看视频播放)。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恒河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所以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印度教的圣城瓦拉纳西就座落在恒河的岸边。今天,当我们步入瓦拉纳西,来到恒河的岸边,许多当地人向我们聚拢过来,他们用手指蘸点儿恒河水,快速地在我们头上点上祝福,然后纷纷向我们伸出手来,这时当地的华人却悄悄的告诉我们,不要随便同他们握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学生猜想:要钱)淌过恒河,穿越广袤的恒河平原,让我们继续南行,便来到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上,这里是世界最大的熔岩台地。(课件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听当地的老人讲,在六千万年前,这里发生了剧烈的火山运动,正是这场剧烈的火山运动所喷出的大量有毒物质,才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听完这传说,让我们回顾一路曾经走过的风景,(课件一一展示图片)不难发现印度这个国家的地形在分布上有着显著的特点,什么特点呢?(学生会很容易回答出:北部是山地,中间是平原,南部是高原)那么,这样的地形分布会导致印度的地势具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也会很容易地回答出:南北高中间低)。这样设计,让学生有一种刚刚从印度回来的感觉,地形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地理事物,都是他们在旅途中看到过的风景,记忆犹新。因为走过路过的风景记忆最深刻。

所以,我们要把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完美的融合,创设出生动逼真的课堂教学情境,把那些繁杂枯燥抽象的地理知识演绎得妙趣横生、直观易懂,使学生自觉地融入到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听地理课真的是一种美的享受。久而久之,上地理课就会成为他们一周中最大的期盼!

作者简介:李少楠(1970,12-),男,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恒河读图课件
关於《恒河之流》的另一种版本
恒河风情录
恒河静默尘世喧嚣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恒河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