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4-10 11:07朱文亮
赢未来 2018年33期
关键词:导学案物理教学初中物理

摘 要:随着市场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领域中对人才的培养,从知识型转变为能力型,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难度,而导学案的产生缓解了教师教学难题。本文先讲述导学案在教学中的作用,重点阐述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教师工作指明方向。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物理;物理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了众多新型教学模式,导学案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以素质教育为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使用导学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导学案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科学导向的作用

导学案是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教师的导为辅助,重点为教师为学生“导”的过程,也就是说导学案具有科学导向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初中学生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身心成长不完善,价值观需要不断纠正和树立。教师抓住此关键时期,利用导学案正确引导,令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学案是教师教学经验和理论能力的体现,可对学生价值观进行重要的引导,令其形成科学价值观。另外,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主要人员,针对个性鲜明、各种观念不完善的学生来说,肩负教书育人双重使命,也代表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1]。因此,需要在课堂中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其表现不断改变自身教学方法和形式,通过导学案反馈信息,对学生有清晰的认知,调整方法,为教育工作指明方向,所以说导学案具有科学导向的作用。

(二)引领目标的作用

导学案实施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特点,使用多种手段,将教学目标变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可降低教学难度。总的来说,在国家、学校教育目标和教师教学目标指导下,利用导学案的引领,有利于逐渐提升学生学习意识,在强大内驱力的促进下,起到教育的目的。本文中的导学案引领目标作用,第一表现为对学生教学目标的渗透,将其和教学内容结合,在课堂中完成标准,一般情况下,教案中详细制定了教学目标,教师经过实际活动,完成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是单纯的跟着教师学习,没有自己的方向,可能使学习成果和预期发生偏差。在导学案中加入教学目标,让学生利用其学习的时候,明确知道自己目的,学习更有方向。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将目标内化,应将其变为学生自身的学习目标,促进其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渗透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启发和引导,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引导作用。

二 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统筹导学案预设的生成

初中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结合其个性和能力,调整方案、循序渐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导学案是在备课的时候就准备好的内容,实际应用中结合学生思维和课堂的突发性,可能预设出新的学习方案,导学案的良好实施,需要教师在尊重个体差异性基础上,做好统筹。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统筹,将预设当做整个教学的前提,而生成就是预设的升华。如果没有预设,导学案缺乏方向,而没有后期生成,该教学则变得单一、古板。因此,将导学案的编制作为预设,实施作为生成,两者互补,建立完整的导学案。在课堂中,教师教学要及时发现并抓住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借此即使产生新的生成,也可结合具体情况分析,结合教学目标和流程,科学引导,促进生成顺利进行。而在教学中的应用,预设生成的统筹,不是教师容忍学生有错误的价值导向和理解形式,适当调整引导,机智的令学生思想回归正轨。教师认真面对课堂中生成的各种资源,使用不同处理手段:对于独特的见解,教师对其扩展,和学生共享,让此类“节外生枝”更加有价值,实现教学的迅速完成。生成资源中,学生产生较大的分歧,则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讨论,在分析中达成共识;对于价值观和现代主流价值方向相反的,教师要有效引导,回到教学主题上。

(二)转变观念,加强导学案的使用

在新课标改革观念下,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其深入分析后,总结教学最终目的,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令其符合对新时期人才的要求。在原有教学观念下,及时更新和创新,实现教学和社会发展相符,促进现代学生能力的培养。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先学后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但也不是完全颠覆,转变了以往教学中重成绩、轻能力的弊端,将学生为主体,提前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同时不能忽视课上教育。学生课前思考中,教师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引导其概括思维,培养发散性思维。在新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丰富自己知识,加强自身专业和教学能力的同时,贯彻新课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凸显主体地位,借此才能改变自己教和学生学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提升对导学案的理解和认知,作出正确判断,再通过构建教学氛围的形式,加强学生学习愉悦感,减少对导学案的抵触,让学生认为导学案的使用不是增加学习负担,而是能力的训练与增强,降低后期学习难度。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导学案虽然是优点很多的教学方法,但不是万能的,在实际物理教学中,尽量多种教学形式交叉使用,提升学生学习新鲜感。

(三)利用导学案提升教学效率

应试教育在多年的实施中,弊端凸顯,这在现代对人才需求提升下,开始了素质教育,着手于学生全面培养,重视按照其个体发展区,有规律教学,不再进行“题海战术”,而是掌握解题本质,在轻松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导学案的实施,也不是将其作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师在编制的时候要遵守适量原则,引导学生按照发展规则,循序渐进成长,通过导学案的使用有效降低学生负担。编制时融入教学内容、目标、思路、重难点,学生使用导学案的时候就掌握新知识主线,将教学目标转换为自己学习目标,对知识的学习上,从被动变主动,构建知识脉络。基于上述描写的导学案科学导向和引领目标的作用,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可主动参与其中,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增强教学效率。基于学生差异性,教师就在编制导学案时,做到分层性,令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其提升能力,避免同一的内容和要求,对部分学生学习带来困扰。逐步提升物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完成更高层次的任务。

当然,导学案的运用对教师能力要求很高,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素养下,促进导学案的实施[2]。所以教师刚刚接触导学案阶段,应该以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意识到导学案的使用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直接关系,并在不断的时间和修正中,完善、优化导学案,积累教学经验,令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将导学案的使用变成降低负担的方法。

结论:综上所述,导学案的使用可以降低教学工作负担,提升教学效率,这对初中物理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来说,是有效的,可以督促学生快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分析和实验中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属于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伍恒峰.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导学案设计的“四三三”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9(20):66-67.

[2]王小冬.基于核心素养下用导学案促自主合作学习策略初探[J].中学理科园地,2019,15(02):36-37.

作者简介:朱文亮(1982.11—),男,汉族,海南定安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现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导学案物理教学初中物理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