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整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探究

2018-04-10 11:07赵莹
赢未来 2018年33期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不完整家庭模式呈现越来越多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了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探讨不完整家庭中监护人不当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并提出应对不完整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不完整家庭;家庭教养方式;积极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交往方式的转变,离异单亲等不完整家庭模式呈现越来越多的发展趋势,孩子长期失于管理的情况特别普遍,这种特殊的家庭结构势必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下面将针对不完整家庭对孩子产生的心理影响及应对策略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不完整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

一 不完整家庭对学生心理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不完整家庭结构本身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研究表明,不完整家庭对于学生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使其产生分离焦虑、爱的缺失感、安全感缺乏及被遗弃感。这些感觉也是其在今后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状况的根源。但凡事需要从两个角度考虑,不完整家庭虽然可能引发孩子各种各样的消极心理感受,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还是能够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培养了坚强独立的性格,他们更懂得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这种积极心态的形成与他们自身的个性特点以及不完整家庭中的父(母)一方对其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

(二)不完整家庭中监护人不当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不完整家庭中监护人对学生的不同教养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特別是在任何一个家庭中,父母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以及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及处事方式,深入分析归纳起来分为自强不息型、

过度严格型、放任冷漠型、过分溺爱型和否定封闭型

二 不完整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用爱心抚慰创伤、友情弥补亲情

由于不完整家庭学生家庭背景和心理特点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心理辅导教师要掌握施爱的艺术。作为辅导者和教师来说,纯洁的心灵、亲切的姿态、平等的地位、无私的宽慰,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势,做这些学生的知心朋友和慈母严父,方是我们的立场。不完整家庭中的学生面对家庭的缺损,心理上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被遗弃感”。因此,充分的爱,是医治孩子心理创伤的最佳良药,它可以补偿因家庭残缺而引起的爱的不足,减少离异孩子的痛苦。爱是心理辅导的情感动力,心理辅导的前提是爱心融入。

(二)针对他们的心理差异,展开个别辅导

很多学生由于经受了家庭破碎的挫折,心理上感觉到伤害,感到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们的痛苦,才来辅导室寻找帮助。如果辅导教师能尊重他们,这个尊重的本身,就是一帖“良药”。因此,尊重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人格,与他们真诚相见,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使这些学生产生可信、可靠的信念,是个别辅导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三)创造活动环境,用鼓励消除自卑

好的活动不仅要引起学生认知层面的变化,而且要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丰富的内心体验,形成深刻的真情实感。不完整家庭学生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了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这将严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尊心是人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心理学家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所以要特别尊重他们,满腔热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多开展“我能行”的活动,使学生相信自己,任何困难和挫折都难不倒自己,培养起他们的自信。同时结合一些特别的时机,展开爱的教育,是辅导中应把握的契机。在他们生日来临的时候,老师的关爱,同学们深情的祝福,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心理辅导。

多年的辅导经验让我们感受到,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的是爱和温暖,让他们感受爱的温暖、爱的力量,可以增强他们积极的心理力量,摆脱不良的心理品质。希望不完整家庭学生在校园的沃土上感受更多的关爱,感受更多的阳光与温暖,踏上属于自己的未来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利.试论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挫折应对状况及教育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09.

[2] 徐宇晨.离异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2009.11

[3]傅安球 / 史莉芳.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离异家庭子女的性格发展[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213.

[4] 查颖.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J].丽水师专学报. 2002.9

作者简介:赵莹(1983.10-),女,汉,天津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家庭教养方式
大一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
家庭对青少年未来取向影响的研究综述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影响的研究
认知风格、家庭教养方式与图形推理能力的关系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国外关于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
我国“小1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国内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展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