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自立人格、心理资本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2018-04-11 11:03陈妮娅吉臣明柯锦墩曹丽娟许晓晴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利他行为人际人格

陈妮娅,吉臣明,柯锦墩,曹丽娟,许晓晴,陈 津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教育学院,福建 福清 350300)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空间已经不仅仅是现实的社会环境,手机和电脑成为人们用以生活、工作、娱乐的第二大生存平台,个体的利他行为也不再局限于现实世界而逐渐扩大到了网络虚拟世界.网络利他行为是指在网络情境下个体通过分享、支持、提醒和指导的表现形式做出的将使他人和社会受益的且不期盼会有任何回报的自发自愿行为[1].以往许多研究表明,互联网的匿名性和分享性等特征促使个体在互联网上的利他行为要多于现实中的利他行为,人们更乐意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与他人分享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帮助他人.

自立人格是处理个体在生活和成长中所经历的各类个人和人际方面问题的一种积极人格因素,划分为五种特质: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2].王妍的研究表明,自立人格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尤其是自立人格中个人开放、个人主动和人际灵活三个维度,如果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越开放,在与他人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越主动,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灵活不刻板,那么个体就能产生较多的亲社会行为[3].王雪提出,青春期学生的父亲在教育中采取越少拒绝否认的方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得到的否定信息就越少,其自信心越强,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立人格,他们在面临挑战时自立人格水平的提高,其积极面对挑战、主动攻克难题等行为就越多,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4].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目的之一是“助人”,个体在提高心理健康知识和训练心理健康技能的同时,能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去帮助他人和社会,促使利他行为的发展[5].网络利他行为不仅仅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而且是个体将利他行为由现实情境迁移到网络情境并且更主动给予网友帮助的一种行为.据此,本研究需要探讨的是自立人格在网络环境下是否可以促进网络利他行为的发生.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展现出的内在积极心理状态,它包含了自我效能、乐观、韧性和希望四个维度,具体表现为:(1)在面临挑战性的任务时,有决心并能献出必需的努力来取得成功(自我效能感);(2)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乐观);(3)当身处困境和被难题困扰时,能够锲而不舍,快速恢复以取得胜利(韧性);(4)对目标坚持不懈,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节实现目标的方式和方法(希望)[6].

周芳洁等研究指出人格显著影响心理资本[7],个体人格特质表现出爱社交、强烈责任感、处事谨慎和坦诚大方等积极状态,对生活事件和工作任务也能始终保持乐观和充满希望,具有高心理资本.Karl(2001)认为人格是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之一,而自立人格是人格的积极性品质.王妍(2014)研究自立人格和心理资本的关系时发现二者显著相关,自立人格高的个体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肯定,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较强的心理资本.个体在自主解决所面对的问题、灵活变通人际之间的关系时表现出的积极心理状态,正是高心理资本的体现.郑显亮、赵薇(2015)的研究提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对于网友的网络利他行为也越多,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会更多地运用积极情绪调节与人交流,积极的情绪状态使他们更愿意在网上分享他们的经验与情感,倾向于做出较多的网络利他行为[8].郑显亮(2012)的研究发现,乐观倾向与网络利他行为两者显著相关,个体积极正面的评价事件容易促使网络利他行为的发生[9].心理资本水平高的个体在制定目标与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成就感,且遇到挫折与失败能够迅速恢复,因此他们更乐意在网络上与他人共同分享自己的经验而促发利他行为.由此,心理资本在自立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可能发挥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高自立人格水平和高心理资本水平对于网络利他行为的发生有促进作用且心理资本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对在校高中生进行问卷测试,探讨自立人格、心理资本和网络利他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制,以及进一步了解心理资本在自立人格和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相关结果有利于高中生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使网络的正向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并且进一步丰富了网络利他行为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与价值的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方便取样方式抽取山西地区某中学在校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分发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0份,有效率为86.67%.其中男生和女生分别为105人和155人,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分别为87人和173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分别为64人和196人,平均年龄为17.16±1.39岁,每天平均上网时间为1.8小时.

1.2 研究工具

1.2.1青少年自立人格量表

该量表由夏凌翔、黄希庭编制,由个人自立量表和人际自立量表组成,个人自立量表共20个项目,5个维度,分别为个人独立、个人主动、个人责任、个人灵活和个人开放;人际自立量表共20个项目,5个维度,分别为人际独立、人际主动、人际责任、人际灵活和人际开放.该量表为5点评分,由“非常不符合”(1分)到“非常符合”(5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自立人格水平越高[10].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水平[11],其中各个维度重测信度介于0.60~0.78之间,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值介于0.6~0.7之间.

1.2.2积极心理资本量表

该量表由张阔编制,共26个项目,4个维度,分别为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韧性,该量表为7点评分,由“完全不符合”(1分)到“完全符合”(7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心理资本水平越高[12].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0,结构效度的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各拟合指数均达到标准,实证效度考查表明本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

1.2.3网络利他行为量表

该量表由郑显亮编制,共26个项目,4个维度,分别为网络分享、网络支持、网络提醒和网络指导.该量表为4点评分,由“从不”(1分)到“总是”(4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的网络利他行为发生的频次越高[13].该量表及其各维度重测信度介于0.71~0.86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4,郑显亮将该量表多次运用于青少年,表明该量表也适用于本研究的高中生.

1.3 数据处理

数据采取SPSS17.0录入数据,并对数据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自立人格、心理资本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分析

对自立人格、心理资本与网络利他行为进行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见表1).结果发现,自立人格总分与网络利他行为总分显著正相关,自立人格总分与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显著正相关,网络利他行为总分与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显著正相关,说明自立人格、心理资本和网络利他行为三者关系较密切.

表1 自立人格、心理资本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矩阵

注:**p<0.01,*p<0.05,下同.

2.2 心理资本在自立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模型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自立人格、心理资本和网络利他行为三者两两显著正相关,由此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根据温忠麟等的中介效应检验原理[14],首先做步骤一,将网络利他行为做因变量,自立人格做自变量;其次做步骤二,将心理资本做因变量,自立人格做自变量;最后做步骤三,将网络利他行为做因变量,自立人格和心理资本同时做为自变量.结果见表2.

表2 心理资本在自立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模型分析

表2结果表明,回归一中自变量自立人格对因变量网络利他的回归系数β(0.294)呈显著性(p<0.01),符合中介效应检验条件.回归二中自变量自立人格对中介变量心理资本的回归系数β(0.542)和回归三中中介变量心理资本对因变量网络利他的回归系数β(0.268)均呈显著性(p<0.01),由此可知心理资本在自立人格和网络利他行为之间具有中介效应且作用显著.同时,自立人格对网络利他行为β值由步骤一的0.294下降到步骤三的0.149,即心理资本在自立人格和网络利他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自立人格对网络利他行为的中介效应部分地通过中介变量心理资本来对网络利他行为产生影响,自立人格对网络利他行为有直接正向预测效应,中介效应值是0.542*0.268=14.5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是0.542*0.268/0.294=49.3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立人格和网络利他行为相关显著且自立人格对网络利他行为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郑显亮、顾海根提出,大五人格中的外倾性、责任性、开放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相关显著,人格特质积极性高的个体具有热情、勇敢、善于交际、敢做敢当等特点[15].自立人格是积极的人格特质,自立人格特质积极性高的个体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投入热情较高,喜欢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对待他人宽和、友善大度,不论是在现实情境还是在网络情境中他们都愿意帮助他人,他们对自身行为具有责任感和自律性,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当作现实并投入时间与情感,同时他们对于经验的共享性、智慧、创意性程度及其探索的态度使得他们在网络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和热情性,对于困境中的人表现出较多的同理心,从而促使网络利他行为的发生.

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心理资本在自立人格和网络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立人格高的个体在个人和人际方面具有更多积极的因素,这些积极的因素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自我做出网络利他行为,而且可以通过影响个体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所表现的积极心理状态促使个体自愿在网络虚拟世界帮助他人产生利他行为.曾昱等研究提出自立人格和心理资本呈显著相关关系,自立人格有利于个体处理现实问题从而产生高心理资本,个体若可以独自从事基本的人际交往活动,灵活地维系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方式,可以权变、现实地解决人际关系问题,以维护交往各方的需要、利益和面子,能自发自觉地解决基本个人生活问题,通常这样的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能够表现出一种积极心理状态,使个体有更多的心理资本[16].唐家林等研究提出积极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17],积极心理资本较高的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更强烈的自信与决心,在个人生活事件和团体社交活动中总能积极感受乐观和充满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能体会到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当个体体会到满足、愉快等积极情绪时,会更愿意帮助他人促使利他行为的发生[18].

本研究发现,自立人格不仅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而且通过心理资本这一中介变量对网络利他行为产生间接作用.自立人格是积极的人格特质,对个体在网络情境中的行为有直接影响,自立人格不但可以直接提升网络利他行为的发生,而且能进一步提高心理资本,从而有效促进网络利他行为.根据本研究的结论,为了提高高中学生自立人格、心理资本和网络利他行为的水平,一方面,学校不仅要着重展开相关培养中学生自立人格和心理资本的户外拓展训练及心理健康课程,而且要关注高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开展网络健康教育和建立心理健康网站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给予中学生指导和建议并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做到科学、系统性地促进高中学生自立人格和心理资本的发展.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家庭功能中沟通、行为控制对青少年的积极心理资本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校应引导父母经常与子女们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并且采用温情和支持的方式适当监管子女,适当鼓励并给予子女们独立处理生活、学习上困难的信心和安全感[19].个体对家庭功能越满意,成员间越相亲相爱,越能共同面对问题等,那么个体就越能解决基本的人际和个人生活问题[20].因此,增加对高中学生的家庭关怀能够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自立人格.

综上,学校和家庭都应积极关注高中学生的自立人格树立和心理资本培养,帮助高中学生在自我成长和发展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并正向引导高中生使用网络帮助他人.

参考文献:

[1]郑显亮,祝春兰,顾海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5):606-608.

[2]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构建[J].心理学报,2008,40(5):593-603.

[3]王妍.学生自立人格、心理资本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4]王雪.青春期学生自立人格在父亲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2):62-64.

[5]王永,陈晓伟.自助与助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3):61-67.

[6]Luthans F,Youssef C,Avolio B.Psychological capital[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7]周芳,洁范宁,王运彩.大学生大五人格、心理资本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2):1866-1871.

[8]郑显亮,赵薇.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与希望的关系: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4):428-436.

[9]郑显亮.乐观人格、焦虑、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的结构模型[J].中国特殊教育,2012,(11):84-95.

[10]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J].心理学报,2006,38(3):382-391.

[11]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心理科学,2009,32(4),952-954.

[12]张阔.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1):58-64.

[13]郑显亮.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编制与多层线性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14]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5):731-745.

[15]郑显亮,顾海根.人格特质与网络利他行为:自尊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2,(2):69-75.

[16]曾昱,夏凌翔.中学生自立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资本与感恩的中介效应[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12):145-151.

[17]唐家林,李祚山,张小艳.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7):1105-1108.

[18]Baron RA,Thomley J.A whiff of reality:Positive affect as a potential mediator of the effects of pleasant fragrances on task performance and helping[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94,26:766-784.

[19]彭思韦,张李斌,耿楠楠,等.城镇化背景下家庭功能对农村青少年积极心理资本的影响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03):238-239.

[20]彭阳,谭千保,申雯.流动儿童家庭关怀与自立人格的关系及其性别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6):1077-1081.

猜你喜欢
利他行为人际人格
组织中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及其前因机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小学生利他行为倾向问卷的编制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研究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大学生利他行为探究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