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 提质增效 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提供设备运维坚实支撑

2018-05-04 07:10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电力设备管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精益检修机组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2017年,华电集团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加快转型发展,狠抓提质增效,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安全环保,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2017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总体保持安全稳定,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没有发生对公司稳定造成不利影响的事件。

发电装机达到1.48亿千瓦。核准电源项目1049万千瓦,投产557万千瓦。

全口径发电量5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供热量2.53亿吉焦,同比增长14.1%;生产原煤4466万吨,同比减少2.8%;销售收入2006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利润66亿元。

完成供电煤耗300.82克/千瓦时,同比下降2.24克/千瓦时,保持行业内先进水平。

单位电能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二五”末分别下降58.5%、21.9%、36.6%、7.6%,单位电能化石能源消耗比“十二五”下降6.71克。

二、2017年设备管理工作主要做法及成绩

2017年集团公司积极应对煤价大幅上涨、发电利用小时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等严峻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积极作为,超额完成国资委的年度目标。

(一)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集团公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将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作为十三五期间(2017~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的主线。推进本质安全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一是把环境问题作为本质安全的一个切入点来解决,把环境问题对人身伤害作为重中之重来解决。

二是加强管理性责任到位,不能缺位。

三是提高对本质企业建设的认识,注重管理内涵,注重实际内容。

四是强化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责任落实,强化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工作的体制机制落地,为今后逐年固化、提升工作奠定基础。

(二)全面推行发电企业精益管理

全面推行精益管理,推进发电板块提质增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总结火电板块精益管理专项试点经验,固化形成可复制的模板成果,出版发行“精益管理手册”与“精益管理体系和实践”培训教材,开展火电板块精益管理全面推行工作。

二是组织水电及新能源板块精益管理试点,按集团总体部署稳步全面推进。

(三)破解困局充分发挥联储联备效果

多年来,华电集团坚持探索与主设备制造厂开展备品备件联合储备工作,形成了长协储备、跨集团联合储备等多种联储形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陷入联合储备工作活力不足、各参与方积极性逐年下降的困局。

集团公司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充分借助互联网手段,初步建立并成功运作基于互联网备品备件和服务联合储备体制机制。2017年,先后与东方电气和哈电集团召开基于互联网备品备件和服务联合储备工作启动、研讨会,确定了工作推进计划,完成实物储备摸底工作、服务类产品清单编制工作、联储清单确认工作以及联储平台建设需求调研工作,编制完成联合储备管理办法初稿和联储协议初稿。通过一年的努力,有力推进了集团公司联储联备工作。

(四)大力推行发电设备优化检修管理

基于机组设备条件、运行时间变化,以及适应对企业成本竞争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在保证机组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能水平的前提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发电设备管理体制,将发电设备检修模式由“计划检修”转向“优化检修”,优化设备检修模式、项目,科学延长机组检修间隔,合理控制检修成本。

图1 发电机组检修

一是机组检修计划不再实行“年限控制”,而主要依赖于发电设备的状态评估和检修策划结果,过渡阶段实行“运行小时控制”,并随着集团公司电力市场预测及报价系统的逐步完善而配套形成管理机制。

二是借助精益管理成果的推广,强化发电厂转动设备润滑管理和设备缺陷分析,务实提高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管理水平。

三是在集团系统已经全面完成精密点检与远程诊断布局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挥设备点检和精密诊断的作用,积极开展设备劣化趋势分析和设备状态评估。

四是完善发电设备优化检修技术体系,探讨建立设备状态评估和检修策划机制,推动“检修计划”市场化导向。

五是督导区域“做实”,针对不同区域、机组特点实行差异化检修管理,循序渐进,总结经验,形成固有的制度。

(五)深入开展能效提升专项行动

为实现“低能耗、高能效”的转型目标,集中开展能效提升专项行动。

一是对历年来进行的节能技术改造进行回顾和评估,突出做好节能降耗设施的功能恢复和作用发挥。

二是继续加大机组能效提升技改力度,研究试点高效亚临界技术改造,有计划的开展60万千瓦等级汽轮机通流改造,积极推进机组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

三是大力推进供热节能改造工作,反思评价以往供热改造的效果和不足,寻找节能潜力继续进行完善和挖掘,积极开拓市场继续开展供热改造,推进热源侧的吸收式热泵技术、低真空供热技术推广和厂内供热首站节能优化,推进热网侧的智能供热技术改造,实施一站一优化曲线调节、蓄热调峰、网源一体化、工业蒸汽“产-输-配”高效利用等技术应用。

四是利用节能技术监督规范日常节能行为,强化常态节能管理,推广应用能效监控平台,全面督导能效提升工作的务实开展,全面开展节能诊断和评价工作。

(六)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严格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

一是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全力推进超低排放提速扩围,累计170台6818万千瓦煤电机组完成改造,容量占比达到77%,东部地区煤电机组已全部实现超低排放,圆满完成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总结提炼2016年环保改造专项治理经验,推广有效管控手段,重视方案审定、技术协议及合同审核等前期工作,强化分级管控,严格、科学控制工期进度。

二是积极做好排污许可取证工作,开展“排污许可宣贯年”活动,督促火电企业慎重承诺、认真申领,做到“持证排污、按证排污”。火电企业全面完成排污许可证申领。着眼企业当前零排放的实际,专题研究污水排放工作,切实解决除尘、脱硫问题,密切跟踪关注重金属问题。

三是加强环保设施运维管理。各火电企业切实把环保设施作为主体设备纳入发电主设备统一管理,基建单位保障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已投产未验收的项目切实整改遗留问题,加快落实环保验收手续,确保企业合法生产。

(七)努力构建华电特色技术监督体系

技术监督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在实现技术监督管理回归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规范工作内容,建立评价办法,促进技术监督工作务实开展,推动技术监督本质回归。

一是进一步完善技术监督制度体系。新增燃煤、锅炉、光伏发电单元3项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形成覆盖火电15项、水电12项、新能源9项监督专业的技术标准。编制完成集团公司技术监督指标评价体系,实现对设备系统状态、技术监督工作完成情况等的量化评价。

二是精心开展培训交流,分区域组织召开技术监督培训取证,参培人员1263人、新取证人员925人,举办火电技术监督技能大赛及赛前培训,公司系统各二级单位组织区域内发电企业进行紧张严格的培训与选拔,覆盖8000余人次,2 8支队伍共计224人参加了决赛阶段比赛。

三是组织开展技术监督检查,提出整改建议共计5974项,根据检查发现的发电设备存在的共性、突出问题,开展561人次有针对性的专项监督检查,制定专项治理方案。

四是持续加强技术支撑,保障机组顺利启动及安全稳定运行。

五是加强机组检修监督,组织检修过程疑难问题支撑,促进检修质量提高,为优化检修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图2 火电技术监督技能大赛

(八)牢固树立“零非停”理念

深入贯彻“零非停”理念,持续加强、规范非停管理。

一是以标杆机组选树、星级企业创建为载体,牢固树立“零非停”理念,进一步发挥二级单位区域管理和华电电科院技术支撑作用,坚持“四不放过”,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管理问题“说清楚”,强化指标、案例通报,进一步加大降非停工作力度。

二是督导重点区域,推动管理提升;跟进重点单位,强化基础建设;瞄准重点机组,解决突出问题;狠抓防磨防爆,攻关治理难点,做好降非停工作。

三是强化设备管理,坚持隐患排查治理,抓好反措落实,以“零缺陷”保“零非停”、“零事故”;继续推进机组检修精细化,提升检修质量,提高机组可靠性;实施运行管理规范化,强化操作票管理、操作技能培训,避免误操作。

四是充分利用“两个平台”,开展风电机组可靠性综合治理,强化水电设备状态诊断和隐患排查治理,做好水电耗水率、风电远动率和标准能量利用率等指标管理,突出抓好涉及安全防汛、机组提效增容、大坝监测系统等有关项目。制定风电出质保管理办法,加强风机出质保管理;制定防止风机叶片断裂等专项技术措施,有效防范风机叶片断裂等事故的发生。通过一系列举措,2017年非计划停运继续保持下降趋势,机组全年利用小时数为3912.34小时,等效可用系数为94.10%。其中火电发电机组(含燃机)利用小时数为3882.57小时,等效可用系数完成94.18%;水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为3046.40小时,等效可用系数完成92.67%。

(九)积极推进运维管理信息化建设

继续推进技术监督平台以及水电、新能源“集控、诊断”平台信息化建设。创新技术监督手段,科学、系统、前瞻、细致谋划技术监督平台框架设计,推动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设备设施状态监测水平以及诊断分析能力和效率。积极推进水电、新能源“集控、诊断”两个平台建设,夯实水电新能源运维管理基础。水电集控平台完成四川、云南区域的推广和乌江集控的改造,完成黔源、金中和福建区域的收尾并开展培训和实用化验收;在黔源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乌江、福建推广工作。充分应用乌江流域、乌溪江梯级研究成果,积极在具备条件的区域进行推广水电优化调度。积极开展新能源集控平台推广和收尾工作,已接入超过6000台风机。

三、2018年设备管理工作安排

2018年,面对机遇和挑战,公司将切实增强紧迫感,坚定提质增效信心,审时度势,主动作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电力设备管理。

(一)推行全面精益管理

加大安全评估、转动设备润滑、缺陷管理等精益管理成果在各级单位的推广力度,助推提质增效。举办集团公司精益管理成果发布会,持续完善和巩固推行经验,深入提炼和总结精益管理成果,进一步丰富精益管理内容,建立完善的精益管理知识库。

(二)强化发电设备“降非停”管理

坚持发电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继续狠抓防磨防爆管理,跟踪指导分析重点难点问题,强化基层单位反措落实,提升设备可靠性;加大对检修运行规范化、精益化管理督导力度,开展大修现场检查;调研、梳理影响机组稳定运行的常发性、典型性疑难问题,抓住焦点难点,明确攻关课题,开展专题研究;在重点区域开展水电“防非停”专项排查治理。

(三)加强设备管理

建立优化检修制度保障体系,深入推行优化检修管理,不断优化管控方式,建立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检修计划管理机制;创新风电机组检修管理,开展新能源生产管理专项提升活动,重点开展风电重大设备问题专项治理,加强风机质保期和出质保管理,规范管理界面和流程;完善深化设备精密诊断管理,注重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的应用,逐步实现设备劣化趋势跟踪、分析和故障诊断,辅助优化检修策略制定。

(四)推进技术监督本质回归

在实现技术监督管理回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规范技术监督工作内容,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推进技术监督工作规范务实开展。通过开展技术监督示范电厂建设及研究制定适应“本质回归”的技术监督平台建设方案,探索、创新技术监督模式,提升信息化水平,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推动构建具有华电特色技术监督体系。

(五)提升发电机组能效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制定指标管理专项行动方案,加大重点区域和单位督导力度,进一步规范指标管理;加快推进远程节能诊断平台建设,提升节能管理信息化水平;落实能效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措施,重点做好已有节能设施功能恢复和成熟节能技术应用推广,加快推进高效亚临界及60万千瓦机组通流改造试点,加大供热改造力度;积极推进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继续推进水电优化调度管理,通过水位控制、经济运行、提效增容等工作,着力降低发电耗水率;继续开展水电老旧机组提效增容改造;开展风电机组效能优化研究,对有条件的风电场组织开展风机移位、叶片加长、控制策略优化等技术改造;健全分布式燃机能耗指标管控体系,强化分布式燃机能耗管理。

(六)加大火电企业污染物综合治理力度

坚决贯彻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部署要求,严格落实环保主体责任。按照超低排放改造规划,稳步有序推进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确保完成年度改造目标,推进三年规划顺利有序实施;强化和规范水务管理,建立水务管理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健全完善用水数据统计和对标管理,试点开展水务管理在线监测和废水排放在线监测、深度优化用水和污染防治等工作,加大技术论证和比对,总结实施项目建设和运维经验;试点开展火电厂SCR脱硝还原剂液氨改尿素工作,做好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

(七)实施创新驱动

准确把握科技变革新趋势,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全面建设数字华电,打造具有华电特色的“传统产业+互联网”竞争新优势。推进数字化电厂试点工作,改进提升水电、新能源远程集控和诊断水平,突破火电厂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技术,在总结试点成果的基础上适时在公司系统复制推广。加快推进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改造试点,跟踪大规模储能、光热发电等一批国内外基础性、前瞻性以及颠覆性的技术研究。

四、当前设备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截至目前,集团公司水电总装机2675万千瓦,天然气发电装机1432万千瓦,风光电1589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总装机比重的38.6%,2017年全年核准的1049万千瓦全部为清洁能源,新投产项目清洁能源占70%。集团公司已发展成为同类型企业中的天然气发电装机最多、水电装机最多、分布式发电装机最多的运营商。与此同时,风光电场、内燃机分布式企业设备运维管理问题日益突出,设备异常缺陷时有发生,而相关研究起步晚、相关技术薄弱,建议加强此方面的设备管理技术经验交流,研究共享行业内先进的运行及检修管理方法。

猜你喜欢
精益检修机组
双馈式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运行控制
660MW亚临界机组清洁疏水系统节能改造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我国首台采用四支路技术抽水蓄能机组投入试运行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检修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精益管理实践之“360”精益管理模式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论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预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