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6年郴州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分析

2018-05-09 09:58曾永会黎俊宏
传染病信息 2018年2期
关键词:初筛血站献血者

曾永会,黎俊宏

近年来,艾滋病的检测技术和检测策略不断改进和更新,尤其是血站及血浆站已广泛采用了第四代检测试剂,同时检测HIV抗体和p24抗原,其检测敏感性大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是HIV筛查假阳性率不断上升。对于HIV抗体筛查(包括初筛和复检)阳性的标本,须进行HIV确证实验方能进行最后的艾滋病确诊。本文旨在通过对不确定结果的带型特点分析,并结合随访结果,探讨献血人群中HIV抗体不确定的血清学特点及不确定结果的诊断策略,便于及时准确筛查出HIV阳性献血者,确保用血安全。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样本为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间断收到的郴州市中心血站HIV抗体筛查(包括初筛和复检)阳性的233例标本,接收后标本在-20 ℃条件下保存,5个工作日内完成确证检测。

1.2 仪器与试剂 筛查实验主要仪器为酶标仪伯乐680(美国BIO-RAD);确证实验主要仪器为AutoBlot System20全自动蛋白印迹仪(新加坡MP生物医学亚太私人有限公司)。筛查实验共用到3种试剂,分别为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和BIO-RAD公司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确证试剂为新加坡MP生物医学亚太私人有限公司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1]要求筛查和确证试剂必须经食品药品监督总局注册、批准,在有效期内使用,本研究涉及到的试剂均符合此要求。

1.3 结果判定 筛查实验结果判定:英科新创试剂,临界值(cut off,CO)=阴性对照平均值+0.10,样本值<CO为HIV抗体和HIV p24抗原阴性,样本值≥CO为HIV抗体或HIV p24抗原阳性;北京万泰试剂,CO=阴性对照平均值+0.12,样本值<CO为HIV抗体和HIV p24抗原阴性,样本值≥CO为HIV抗体或HIV p24抗原阳性;BIO-RAD试剂检验结果判定,CO=阴性对照平均值+0.20,样本值<CO为HIV抗体和HIV p24抗原阴性,样本值≥CO为HIV抗体或HIV p24抗原阳性。确证实验结果判定:检测出2条 ENV(gp160/gp41和 gp120) 及 GAG(p17、p24、p55)或 POL(p31、p51、p66)结果判定为阳性。例如①gp160+gp120+任意一条GAG或POL;②gp41+gp120+任意一条GAG或POL,出现①或者②中的任意一种情况,结果即可判定为阳性。若所有的检测结果只出现任何1条特异性条带,为HIV不确定标本。

1.4 随访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1]的要求,对不确定结果的标本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在4周后对该人员随访,再次进行初筛、复检和确证实验,如带型没有进展或呈阴性反应,则报告阴性;如带型有进展且达到阳性判断标准,则报告阳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描述相关的频数和率。

2 结 果

2.1 确证结果 分析233例不同年份的初筛、复检双阳性并经WB检测确证的献血者标本(表1)。结果显示,233例初筛、复检双阳性标本并经WB确证实验后共检出HIV抗体阳性标本43例(18.45%),阴性标本107例(45.92%),不确定标本83例(35.62%)。不确定标本共出现9种带型,排前3位的带型分别为:p24 53例(63.86%);p17 11例(13.25%);p24和p17 10例(12.05%),见表2、图1。对其中11例完成了随访,结果2例p24,1例p24和gp160以及1例p24和p66发生了阳转,其余7例条带无进展。

表1 2012—2016年献血者筛查阳性标本经WB确证实验结果[例(%)]Table 1 The confirmed results of screening positive specimens in voluntary blood donors by WB confirmatory from 2012 to 2016 test [cases(%)]

表2 WB确证实验不确定标本WB带型[例(%)]Table 2 WB belt types of indeterminate specimens by WB confirmatory test [cases(%)]

图1 不确定标本WB带型由上之下条带依次为:p17;p24;p17和p24;p66;p24和gp160;gp160;p24和gp120;p24和gp41;p24和p66Figure 1 WB belt types of indeterminate specimens

2.2 性别分布 83例HIV抗体不确定标本中,男54例,占65.06%;女29例,占34.94%。见表3。

2.3 年龄分布 将83例HIV抗体不确定标本的年龄分为<20、20~39、40~59岁组,其中20~39岁组出现HIV抗体不确定结果最多,40~59岁组次之,<20岁组最少;20~39岁组和40~59岁组均以p24带型最为常见,见表4。

表3 不确定标本性别分布(例)Table 3 Gender distributions of indetermination specimens(cases)

表 4 WB带型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分布[例(%)]Table 4 The distributions of WB belt types in patient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cases(%)]

3 讨 论

我国实施无偿献血政策已近20年,随着临床用血需求越来越大,血液制品安全问题也成为大家关心的热点话题。如何保证临床用血需求,同时也保证用血安全,是整个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无偿献血政策的深入宣传,献血人群也在不断的变化,出现了有人把无偿献血当成了免费体检的情况,甚至有不少献血者在有了高危性行为之后就去献血,这给临床安全用血留下了巨大的隐患[2-3]。目前,国内血站大部分是采用第四代检测试剂同时检测抗原、抗体,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敏感性。

本文分析了2012—2016年郴州市血站不同年份的献血者筛查阳性并经WB确证实验后结果不确定标本,标本均在收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WB确证实验,排除了因冻存标本随着时间的增加抗体蛋白会降解的问题。确证实验结果显示,筛查阳性标本确证阳性率较低,大多数为阴性,这与湖南省内的情况相符[4];而不确定数较高,有83例,不确定率达35.62%,高于国内其他地区[5-6],该结果可能与本市处于我国毒品交易的危险三角区,为保证用血安全将本市血站HIV抗体筛查检测敏感性的提高有关;HIV抗体不确定标本以20~39岁年龄组为主,40~59岁年龄组次之,可能与该年龄组性活跃特征有关[7]。83例不确定标本共出现了9种带型,排前3位的带型分别是:p24共53例,占63.86%;p17共11例,占13.25%;p17和p24共10例,占12.05%。对其中11例在4周后完成了随访(因随访无法强制进行检测,告之后有的献血者不参加检测,有的献血者联系方式不准确,无法告之,造成随访率低),7例p24有2例随访阳性;1例p24和p66随访阳性;1例p24和gp160随访阳性;1例p17和1例p66随访阴性。随访结果显示,p24带型是HIV阳转的危险因素:p24出现组合带型随访阳转率较高,p24单一带型则有阳转的可能。

本市献血人群HIV抗体不确定的原因可能为:血站未严格按照初筛检测试剂说明书判断结果,人为设计了实验灰区,导致初筛应判为阴性的标本判作阳性;血站为了用血安全,初筛多采用高敏感试剂,而高敏感试剂会增加假阳性结果的概率;献血人群复杂,存在高危行为献血者把献血当成免费体检的情况,如其处于艾滋病感染窗口期,实验室结果有可能为不确定。综上所述,为及时准确的检测出HIV阳性献血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严格按照初筛检测试剂说明书判断结果,确保初筛结果准确可靠;有条件的血站开展核酸检测,以核酸检测结果为最终初筛结果;对献血者做好宣传,告之艾滋病感染者献血对临床用血的危害;对于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献血者,血站有义务在2~4周后对其进行随访,尽早确诊。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J].中国病毒杂志,2016(6):401-427.

[2]周宁,柏建芸,郭燕,等.天津市115名有男男性行为的HIV阳性无偿献血者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10):828-830.

[3]张涛,廖红梅,张春红,等.重庆地区无偿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特征[J].传染病信息,2017,30(1):44-47.

[4]熊志高,刘昕晨,谭艳阳.株洲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及初筛与确证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4):406-408.

[5]陕柏峰,原维宇,冯泽,等.太原市无偿献血者抗-HIV结果确认和带型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1):3017-3018,3020.

[6]梁彩云,高凯,韩志刚,等.广州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5):348-349,352.

[7]石林,张纯.甘肃省2010-2012年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8):2747-2748.

猜你喜欢
初筛血站献血者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优化无偿献血初筛岗位检测流程探讨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