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导入,引人入胜
——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初探

2018-05-09 11:59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凤头棋子玻璃

陈 芳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215121)

一堂精彩的课也如同一篇好的文章一样,需要有自己的“凤头”、“猪肚”、“豹尾”. 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最有感触的就是这个“凤头”:上课伊始,学生的学习心理准备不一定充分,师生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要能在短短几分钟之内抓住学生的心理,就得讲究导课的艺术.因此,每节课的开始如果能像凤头一样美丽动人,就会发生神奇的教学首因效应,使学生深深地爱上这一课.

一、直接导入,点明主题

新课有时可以一针见血、开门见山地直接导入,从而立刻引起学生的重视,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重点上.这种方法适合学习习惯比较好的班级,适合与前面所学内容关联不大的新课.例如,在讲到《普查与抽样调查》时,我们可以这样直接引入: “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而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调查中的普查和抽样调查.”直接点出新知内容,让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的探索与学习中.这样准确、简洁、明了的导入,直奔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温故知新,提升能力

温故知新是一种最常用的导入法,通过温习旧知识, 巧妙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联想、分析,用已学的知识来发现新的结论, 学习新的知识,这一点与新课程标准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要求是相符的.

例如教材中关于角平分线的性质意在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及联系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后自行归纳得出,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些同学会做、会画,却不能很好地用数学语言表述出,为此一上课我就引领学生复习回顾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为其用数学语言表述角平分线性质奠定基础.

这种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达到温故的目的,又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顺利爬上获取新知识的阶梯,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

例如在讲全等三角形的识别第一课时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小明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装饰物,其中一块被打碎了,妈妈让小明到玻璃店配一块回来,大家能否帮小明想想办法,怎样配出合适的玻璃?

这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后,立刻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同学们各抒己见:

A:把另一块好的玻璃取下来,拿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

师生共同分析并达到共识:此法可行,但比较麻烦,且不安全.有无其它简便、安全的方法?

B:测出好的这块三角形玻璃的三条边、三个角,把这些数据告诉玻璃店的工人师傅即可.

师生共同分析其可行性(三条边、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肯定其简洁性、安全性.

在此基础上再提问:现在要测6个量,能否少测几个量呢?

学生议论纷纷,我把他们的各种想法一一罗列在黑板上,这样罗列后显得有点凌乱,启示学生按所测量的个数分分类,这样既涉及到了数学中的分类思想,又为后面的按条件个数讨论做好准备.

四、联想导入,启发探索

联系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启发学生联想,使学生能从中很自然地自主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方法.

例如在讲到《从部分看全体》时,为了解决怎样估计一个池塘里鱼的数量这一问题,教材是从如何估计布袋中乒乓球的个数出发的.备课时一直有这样一个疑惑:学生如何能想到作标记估计比例的方法呢?若想不到,怎么处理?这种方法是本节课的一重点,如何突破?

提问:“有没有其它方法呢?”

班级趋于安静.

于是我将设置的悬念先放一放,转化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布袋中装有许多的黑白棋子,你能快速估计出其中黑白棋子数目之比吗?

这时有不少同学纷纷举手提出任意抓一把,数一下黑白棋子各有多少颗,从而算出这一把中黑白棋子的数目之比,并以此来估计这个袋子中黑白棋子数目之比.值得欣慰的是还有同学提出应先将这个袋中的棋子搅匀,理由是:万一白子都在下面呢?

在此基础上就能启发学生较自然地联想到作标记估计比例求出袋中乒乓球数目这一思想方法了,从而突破本节重点.

由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引入, 学生容易产生亲切感,同时也能提升自主探索的能力,从而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更好.

五、活动导入 ,唤起欲望

新课标强调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由活动导入新课,让每名学生在一开始无论在身体上还是思维上都动起来,继而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新课的学习.这样既能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种由学生的热身活动导入的新课, 学生的身心放松、愉快,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就调动起来了, 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参考文献:

[1]梁旭.中学构建教学艺术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任勇.任勇的中学数学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凤头棋子玻璃
棋子多少颗
摆棋子
有趣的棋子
妙绘凤头,巧描豹尾
凤头
凤头赢得百媚生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凤头猪肚豹尾说“白传”——读《白水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