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建筑空间的营造
——以泉州市老年大学为例

2018-05-10 07:35刘高旺
福建建筑 2018年4期
关键词:门厅流线入口

刘高旺

(福建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0 引言

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最主要载体,这种特殊类型的学校在总平面规划、建筑单体设计、交通流线组织、室外环境和建筑形象的打造等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和需求,本着以老年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营造出满足老年人学习和文娱休闲活动的人性化建筑空间。本文拟以泉州市老年大学营造为例进行探讨。

1 项目背景

泉州市老年大学,位于泉州市丰泽区城东学园毓才街南侧,东临丰泽幼儿园,北面为久负盛名的泉州五中,西、南两侧为保利城二期项目,建设用地面积13 205m2,周边基础配套设施完善齐全,场地高差约5.0m。拟建设成一所环境优雅、学科齐全、设施完善且具有一定前瞻性,同时兼顾设施社会化的综合性老年大学。

2 总平面规划设计

根据项目建设基地所处周边现状,将主楼——教学综合楼布置在场地西南城市道路拐角处,在满足日照要求同时,丰富城市交叉路口的城市界面的完整性;南面布置大礼堂、音乐厅、梯形教室等大空间,将舞厅、排练厅、舞蹈、健身教室等嘈杂的活动用房布置在东面;西侧采用开敞式主入口门厅;北侧通过小连廊将各功能体块串联在一起,形成半围合院落式布局,体现闽南传统建筑布局风格,如图1所示。

图1 总平面布置图

依照现有场地高差及西、北两侧道路标高以开敞式主入口门厅为界,将东北角与西南角错开一层,形成下沉式庭院。建筑沿用地边界压到场地东北角,西角侧退出了大面积的入口广场,形成了“前广场、后花园”的总平面格局。大进深的前广场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宽敞安全入口空间,也减轻了主入口直接开向城市道路所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下沉式庭院绿意盎然、水系蔓延,处处散发着自然的气息,营造亲切、平静、祥和的空间氛围,为老年人学习等营造一个相对私密、安静、雅致的户外活动空间,如图2所示。

图2 老年大学鸟瞰图

3 建筑单体设计

建筑单体设计,在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和需求同时,确保构造和空间的无障碍设计,营造出丰富多样的交往空间和展示平台,让老年人在学习中自我完善,在交往中找到归属感,体现自身价值,如图3~图5所示。

图3 一层平面图

图4 二层平面图

图5 三层平面图

3.1 功能分区

根据建设项目任务书要求,结合用地现状,将教学、文娱、运动三大主要功能独立成区,通过廊道、门厅等引导性灰空间,以下沉式庭院为中心,遵循功能和动线编织出一组半围合院落式建筑。通过开敞式主入口门厅,将北侧相对独立的教学区与南侧向社会开放使用的文娱、运动区分为两边,嘈杂的运动区通过廊道与教学区和文娱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三大主要功能区水平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餐饮、休憩等辅助用房分别设于教学区主楼的底部和顶部,与各功能用房联系方便又在竖向空间上相互隔离。动静分区明确,功能流线清晰,空间位置易识别、易到达,满足老年学员学习、交往、休闲的建筑空间需求。

3.2 空间组织

高容积率下的校园建设,“高效、开发、复合”回应当前校园建设的问题[1]。泉州老年大学是泉州市区集中式大型的综合老年教育机构,学科齐全、设施完善且具有一定前瞻性,同时兼顾设施社会化,功能众多、流线复杂。各功能空间通过围绕下沉式庭院环形水平方向的并置,利用预应力技术将大开间的功能用房垂直方向交叠,有限的建设用地上将各种空间完美地组合在一个建筑群中,如图6所示。

图6 老年大学剖面图

3.3 交通流线

环形的走道与均匀分布的竖向交通,给予老年人一个高效、有序、顺畅的安全交通网。通过开敞式主入口门厅、通透的连廊、张弛有度的内外廊道、舒缓的平板扶梯等特征空间和标志物,便于老人识别不同的方位和空间。回游式交通流线让老年人有一个驻足停留空间、场所和节点有机串联,宽大的廊道、楼梯电梯口、过厅、阳台等为老人提供无处不在的交往、休憩空间。

4 环境营造

开放性的主入口广场由跌水绿岛、林下交流空间、艺术铺装、浅水面组成。铺装通过祥云元素提炼而成,图案充满艺术色彩,主入口两侧平静的水面等,带动老年人心情愉悦,对生活充满憧憬。下沉式庭院形成私密性空间,以枯山水、休息凉亭、景石题刻、雕塑小品构成,是老人陶冶情操、交流逸趣的户外活动交流空间。裙房屋顶大露台有着充足的阳光和开阔的视野,结合景观布置门球、气排球运动场地,竖向空间的充分利用,弥补建设场地不足。通过前广场、后庭院、开敞的门厅、屋顶花园构成层次丰富并与室内活动空间有机结合的户外活动场所,营造出人性化室外活动环境,让老人在环境中保持自我并找到归属感。

5 建筑造型

因项目建筑场地高差和不规则,各功能体块在高度和体量上悬殊,形成丰富多样水平、垂直空间关系,通过穿插、咬合、叠加的表现手法,完美地组合到一个尺度宜人、错落有致、个性鲜明的院落式建筑群中。该项目位于泉州城东学园中心区,建筑造型采用注重地域审美特征,闽南传统建筑“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墙、廊、檐、柱有成熟形制范式,有机地融入、镶嵌到周围城市空间中。整个建筑群通过开敞通透的大门厅、高耸的钟楼、独具地域特色的坡屋顶和不同材质肌理、鲜明的色彩反差等,体现老年建筑含蓄稳重的特性,又兼顾校园建筑书院般的轻松与活力,以及浓厚的闽南建筑地域特色,如图7~图8所示。

图7 主入口透视图

图8 次入口透视图

6 结语

老年大学以丰富老年人生活,提高老年人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相对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成熟多样的老年教育方式,我国在1983年山东第一所老年大学创立以来,通过吸取发达国家成熟的办学模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涵以及成功的规划设计、建设经验,已经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建设运营模式。在特定的城市空间、地域文化背景下,以老年人为本,通过对有限的建设场地合理规划、竖向空间科学利用,对复杂的功能、空间、流线进行高效的并置与交叠,化繁为简,处处体现了对老年人的人性关怀,突出特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浓厚的建筑地域特色,营造出人性化的建筑空间。老年大学是城市功能和形象的重要构成,如何以老年人为本、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好这项特殊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将会受到我国建筑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崔愷.校园综合体——北京工业大学第四教学楼组团设计[J].建筑学报,2015 (11) :68-69.

[2] 祝晓峰.朱家角胜利街居委会和老年人日托站[J].城市环境设计, 2012 (8) :240-245.

猜你喜欢
门厅流线入口
高速公路入口疏堵解决方案及应用
基于行为分析的适老化门厅家具设计研究
博物馆门厅和序厅的区别鉴定策略分析
基于新一代称重设备的入口治超劝返系统分析
书柱(大家拍世界)
几何映射
秘密入口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流线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