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片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痰凝血瘀型临床观察

2018-05-11 01:44姚秀丽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咽炎咽部血瘀

姚秀丽

(河南省登封市中医院耳鼻喉科,河南 郑州 452470)

慢性咽炎属中医“喉痹”范畴,主要分为肺肾阴虚型、肝经郁热型、痰凝血瘀型[1]。本院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痰凝血瘀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34例,均为本院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7例。对照组男40例,女27例;年龄20~42岁,平均(35.14±1.02)岁;病程7个月~13年,平均(5.25±0.32)年。观察组男41例,女26例,年龄21~41岁,平均(35.22±1.01)岁,病程8个月~12年,平均(5.19±0.2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符合西医慢性咽炎临床诊断,中医诊断符合痰凝血瘀型喉痹。咽干刺痛,活动、喝水后减轻,夜间刺痛严重,咽部暗红,舌有瘀斑,舌苔薄黄,脉涩沉。

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 年龄18~50岁。

排除标准:近期接受其他治疗。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勤漱口,保持口腔、咽部清洁。给予咽炎片(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62020756),每日3次,30日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

观察组加用白芥子50g,细辛25g,延胡索50g,生半夏50g,研细粉后过筛,以二甲基亚砜调成糊状,取大椎、肺俞、脾俞、肾俞,以胶布将药贴敷,每10日贴敷1次,每次贴敷不超过6h,3次为一疗程,治疗一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评分(咽部异物感、痰粘难咳、恶心呕吐、胸闷不适)。用SPSS19.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优:咽部症状消失,咽部黏膜形态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良:咽部症状显著改善,咽部黏膜形态改善显著。中:咽部症状有所改善,咽部黏膜形态有所改善。差:咽部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咽部黏膜形态没有改善或者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中医证候比较 (分,±s)

表2 两组中医证候比较 (分,±s)

项目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咽部异物感观察组 67 6.85±0.52 3.15±0.23 53.2643<0.05对照组 67 6.79±0.56 4.98±0.28 23.6632<0.05 t 0.6427 41.3386 P>0.05 <0.05痰粘难咳观察组 67 6.90±0.59 3.05±0.19 50.8416<0.05对照组 67 7.01±0.57 5.02±0.20 26.9652<0.05 t 1.0975 58.4536 P>0.05 <0.05恶心呕吐观察组 67 6.98±0.36 3.12±0.22 74.8884<0.05对照组 67 6.89±0.37 5.85±0.25 19.0637<0.05 t 1.4270 67.1018 P>0.05 <0.05胸闷不适观察组 67 5.68±0.42 2.89±0.18 49.9777<0.05对照组 67 5.71±0.41 3.58±0.22 37.4704<0.05 t 0.4184 19.8692 P>0.05 <0.05

6 讨 论

慢性咽炎属中医“喉痹”范畴。痰凝血瘀型为脾肺肾脏腑虚亏,热火上延导致津液损亏,湿凝成痰,痰热血瘀,客于咽喉。

穴位贴敷治疗可起到药物治疗与穴位刺激双重功效。贴敷药白芥子温肺豁痰、通络止痛、利气散结;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解热镇痛、祛痰平喘的药理作用;延胡索祛瘀止痛,理气活血;生半夏燥湿化痰,止呕散结,平喘降逆。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痰凝血瘀型可显著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朱赛男,施健健.873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4,12(7):607-607.

[2] 张冰,李涛,石娟,等.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 医药信息,2013,30(2):55-56.

猜你喜欢
咽炎咽部血瘀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话说血瘀证
金匮清咽茶治疗慢性咽炎(喉痹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血瘀体质知多少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