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2018-05-11 01:44万小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利胆疏肝胆囊炎

万小刚

(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内四科,河南 项城 466200)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多表现为进行性加重趋势,常见临床症状为右肋隐痛、肩背部放射性疼痛、腹胀、口苦口干等[1]。我院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12例,均为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基础组各56例。研究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31~68岁,平均(48.6±7.4)岁;病程3~12个月,平均(6.4±1.2)个月。基础组男28例,女28例;年龄30~65岁,平均(49.1±7.8)岁;病程3~11个月,平均(6.3±1.4)个月。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确诊为慢性胆囊炎,近1周内均未接受相关治疗,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它部位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合并脏器功能障碍,存在认知障碍。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实施基础支持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稳定水电解质平衡、禁烟酒、禁食刺激性食物等。同时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0g,溶于100mL浓度为0.9%的无菌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消炎利胆片(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13198)口服,每次0.5g,每天3次。连续治疗1个月。

研究组加用疏肝利胆汤治疗。药用白芍20g,柴胡15g,黄芩10g,川楝子10g,陈皮10g,枳壳10g,法半夏10g,香附10g,甘草5g。伴有心烦、胸闷加栀子10g、黄连3g,伴有便干、尿黄加大黄10g,若伴有乏力、纳差加党参15g、焦山楂10g,伴有恶心呕吐加竹茹15g、干姜5g,伴有胁肋痛加郁金和延胡索各15g,伴有胆囊结石加海金沙、金钱草各20g。每天1剂,分2次水煎,取汁500mL,混合均匀后早晚分服。连续服1个月。

3 观察指标

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安全性。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判定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评定。主症均采用六级评分法评定,次症均采用四级评分法评定,评分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血清炎症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采用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所用试剂盒均为该公司配套产品。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药物安全性进行比较。

4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根据疗效指数(即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判定。痊愈:疗效指数大于等于95%。显效:疗效指数70%~95%。有效:疗效指数30%~70%。无效:疗效指数小于30%。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研究组 56 18.4±3.3 2.7±0.7*△ 12.1±2.0 1.8±0.5*△基础组 56 17.9±3.5 4.6±1.2* 11.8±1.8 3.4±0.8*t 0.778 10.235 0.834 12.692 P 0.438 0.000 0.406 0.000

组别 例 主症积分 次症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pg/m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pg/m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基础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hs-CRP IL-6 TNF-α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6 4.3±1.1 1.4±0.2*△ 22.8±5.1 8.4±1.2*△ 0.6±0.2 0.3±0.1*△基础组 56 4.4±1.2 1.8±0.3* 22.1±5.3 12.3±1.5* 0.6±0.3 0.4±0.1*t 0.746 10.013 1.367 15.193 1.485 12.019 P 0.254 0.000 0.098 0.000 0.074 0.000

两组安全性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基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1,P=0.109)。

6 讨 论

慢性胆囊炎常见的发生原因为胆囊结石长期存在引起胆囊功能异常和结构损伤、细菌和病毒感染等,常以胆囊管和胆总管梗阻为发病基础。此外,胆汁脂质在进入胆囊腔的结缔组织后也可导致炎症反应。研究显示,慢性胆囊炎患者中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远高于正常健康人群,基础疗法对慢性胆囊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3]。

疏肝利胆汤方中柴胡、黄芩疏肝利胆、清热凉血,法半夏降逆止吐,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香附、枳壳、川楝子疏肝理气、解郁止痛,陈皮健脾益气,甘草调和[4]。诸药合用,可使胆郁渐消、气机复常、郁热得清[5]。此外,根据不同的症状随症加减,符合辨证施治的原则,可以达到标本兼治、除标固本、通补兼施的效果。药理研究证实,柴胡的有效成分能够减轻慢性胆囊炎的炎症反应,黄芩可以降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法半夏可以改善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消化功能[6]。

综上所述,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效果较好,能够减轻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莫湘,黄大荣,刘松华,等.疏肝利胆清热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0):1077-1079.

[2] 尤海玲,陈源,肖新李,等.“四逆五金汤”治疗胆石症62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1,43(10):23-24.

[3] 闻天学,王郝.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0):2431-2433.

[4] 叶知昀,吕杰强.自拟疏肝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肝内淤积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22(6):706-707.

[5] 谢江,周明忠,蒙谦,等.消石利胆胶囊与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胆固醇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房,2016,27(35):4965-4967.

[6] 王远光.消石利胆胶囊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综合征34例[J].西部中医药,2016,29(4):98-100.

猜你喜欢
利胆疏肝胆囊炎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利胆退黄夸茵陈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舒肝利胆中药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声像图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
柴胡疏肝散合天王补心丹治疗不寐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