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2018-05-11 01:44华美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葛根芩轮状病毒病程

华美英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儿科,江苏 常州 213200)

小儿秋季腹泻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属于消化道病毒疾病,一般诱发病毒为轮状病毒,在儿童腹泻病中,发病率最高[1-2]。小儿秋季腹泻多发人群为6个月~2岁的儿童,对婴幼儿影响严重,甚至会造成生长发育障碍。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2例,均为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各31例。实验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6个月~2岁,平均(18.32±2.33)个月;病程0.5~5天,平均(2.55±1.85)天;病情轻度10例,中度13例,重度8例;伴发热16例,呕吐22例,脱水I°10例,脱水II°1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6个月~2岁,平均(18.18±2.12)个月;病程0.5~4天,平均(2.30±1.55)天;病情轻度11例,中度13例,重度7例;伴发热15例,呕吐21例,脱水I°10例,脱水II°1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临床表现:①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会发热,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②大便次数增多,每日约10次,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③半数病程初期会出现呕吐,一般不超过3天;④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⑤多数存在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症状。

纳入标准:①病程小于等于5天;②大便镜检可见少许红白细胞,脂肪球(+~+++),有时可有少许粘液;③粪便致病菌培养阴性;粪便轮状病毒(HRV)检测抗原阳性。

排除标准:治疗依从性差,存在精神障碍,有药物过敏史。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纠正酸碱失衡、脱水、电解质紊乱。口服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0690]每日3次温水送服,1岁以下日1袋,1~ 2岁日1~2袋;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20037)每次1袋,日2次;利巴韦林颗粒(山东仁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6707)每次50mg,日2次。

实验组加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药用葛根9g,黄连6g,黄芩6g,甘草3g。脾虚加黄芪8g、白术6g,阴虚加太子参5g、麦冬8g。剂量按年龄适当调整。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

用SPSS2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2]。痊愈:粪便成形,粪便形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粪便镜检无异常,粪便轮状病毒(HRV)检测阴性。好转:粪便水分减少,粪便形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改善,粪便镜检偶见脂肪球或红白细胞。未愈: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d,±s)

表2 两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d,±s)

组别 例 退热时间 止泻时间 止吐时间 脱水纠正时间 住院时间实验组 31 2.55±0.271.26±0.481.44±0.55 1.11±0.40 5.03±0.67对照组 31 3.98±0.442.27±0.662.36±0.61 2.55±0.79 6.66±0.69 t 15.423 6.891 6.237 9.054 9.436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6 讨 论

秋季腹泻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小儿疾病,一般在秋冬季由轮状病毒引发,患儿因年小消化系统不够完全,无法抵御病毒的侵袭,进而导致肠黏膜水肿出血,造成肠道功能障碍,引发腹泻。若是没有及时治疗,则水电解质紊乱、脱水等现象多有出现[3-4]。秋季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的一种类型,一般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药物,一般患儿发病1周会自然停止,但是若出现严重的腹泻,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迁延不愈,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必须加以重视。

对于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临床中常用蒙脱石散、利巴韦林等西药治疗。[5]中医认为,秋季腹泻是因为脾胃的病变,和湿热有关,小儿的病理特点是脾常不足,脏腑娇嫩,容易遭到外邪入侵进而造成脾胃受损,脾虚则会导致健运失司,造成患儿胃弱,无法食用腐熟水谷,谷反为滞,进而合污而下。治当以清热健脾[6]。本研究选用的葛根芩连汤来自于《伤寒论》。方中葛根为君,解肌退热和止泻升阳;黄芩为臣,清热燥湿;黄连为臣,厚肠止利,治疗恶心、呕吐;甘草为佐使,调和药物,健脾和中。诸药合同,有生津润燥、清热燥湿功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 叶晶晶,钟夏君.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5,(8):176-177.

[2] 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3] 赵巧红,贾琪.加味葛根芩连汤直肠滴注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2):113-115.

[4] 姚飞,劳萍.痛泻要方联合四神丸、葛根芩连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24(2):195-197.

[5] 崔刚.中西医结合治疗49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256-257.

[6] 李光辉,马照琳,董艳莉,等.葛根茯苓汤联合西药治疗结肠炎80例[J].河南中医,2015,35(10):2469-2470.

猜你喜欢
葛根芩轮状病毒病程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葛根芩连丸UPLC指纹图谱建立及7种成分测定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的相关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葛根芩连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小儿腹泻的统计分析
一起兔轮状病毒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