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临床观察

2018-05-11 01:44运国靖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封包血虚银屑病

运国靖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3)

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1~64岁,平均(35.24±2.14)岁;病程1~14年,平均(6.52±0.29)年。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2~64岁,平均(35.19±2.45)岁;病程1~14年,平均(6.51±0.23)年。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临床皮肤性病学》[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血虚风燥型标准,年龄18~70岁,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脓疱型、关节型、红皮病型银屑病,近3个月内服用维甲酸类、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并有糖尿病,严重心、肝、肾等系统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1日3次,口服阿维A胶囊30mg/d[3]。用药剂量根据病情及体质量调整,显效后每两周减量,至10mg/d维持。

观察组加用养血消疕汤及封包治疗。①养血消疕汤。鸡血藤、胡麻仁各30g,当归、白芍、干生地、川芎、土茯苓、白蒺藜、白鲜皮各15g,防风、甘草各10g,蜈蚣2条。失眠加酸枣仁、夜交藤、生龙骨、生牡蛎,皮损肥厚加莪术、三棱。每天1剂,水煎500mL,分早晚餐后0.5h温服,治疗8周。②封包。二甲硅油乳膏(本院自制药物)封包治疗,皮损处涂抹,充分按摩,用薄膜密封再用胶布固定,每次1h,每天1次,治疗8周。

3 观察指标

皮损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PASI评分,体温,皮损总面积,焦虑情绪。

用SPSS18.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和皮损消失,PASI评分降低90%以上。有效:症状和皮损改善,PASI评分降低50%以上。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体温、皮损总面积、焦虑情绪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体温、皮损总面积、焦虑情绪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体温、皮损总面积、焦虑情绪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观察组 40 治疗前 18.13±0.21 100.00±0.00 39.24±0.66 56.14±3.25治疗后 3.02±0.69*△ 13.10±0.25*△37.13±0.62*△33.01±3.41*△对照组 40 治疗前 18.16±0.25 100.00±0.00 39.20±0.65 55.15±4.13治疗后 10.24±0.32*56.14±0.51*38.10±0.61*45.24±3.05*组别 例 时期 PASI总分 皮损总面积(%)体温(摄氏度) 焦虑情绪

两组皮损消失时间及瘙痒消失时间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皮损消失时间及瘙痒消失时间比较 (周,±s)

表3 两组皮损消失时间及瘙痒消失时间比较 (周,±s)

组别 例 皮损消失时间 瘙痒消失时间对照组 40 4.40±2.13 3.40±1.51观察组 40 3.21±1.02 2.51±0.24 t 5.213 4.524 P 0.000 0.000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6 讨 论

本病属中医“白疕”范围。《诸病源候论》首先提出了干癣的病因病机为风毒邪气致病。《外科大成》提出白疕“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外科证治全书》记载“因岁金太过,至秋深燥金用事,乃得此证。多患于血虚体瘦之人”,强调血燥、血虚是本病发病的内因。《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白疕项下云“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

本病病程日久,血热耗伤津液,营血亏虚,生风化燥而表现为皮损淡红、干燥,明显浸润,鳞屑较多,可覆盖住红斑,且有口干、咽燥等不适。治当养血润肤,活血散风。养血消疕汤方中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润肤[5-6],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生地凉血活血、滋阴养血,川芎活血,胡麻仁益精血、补肝肾,防风、白蒺藜、白鲜皮祛风止痒,蜈蚣熄风止痉、散结通络,土茯苓清解余热,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止痒、养血润肤之功。封包治疗可提高局部温度,加速血流速度,软化皮损增加皮肤湿润度,使药物经皮吸收,发挥止痒作用[7]。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临床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性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11-1012.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出版社,2002:299.

[3] 王家璧,马东来,黄精华,等.阿维A治疗严重银屑病32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34(5):410.

[4] 石孟轩.养血化斑汤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的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7,7(9):76-77.

[5] 宋印娥,李锋,李雅琴,等.养血通络中药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及对IL-6、TNF-α、VEGF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1):2298-2301.

[6] 张斌.清热养血方外用治疗斑块性银屑病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9):1608-1609.

[7] 李双庚,王红霞,周珍萍,等.养血解毒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6,9(9):1130-1132.

猜你喜欢
封包血虚银屑病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石榴补血糖浆对血虚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护肤 巧用保鲜膜
无冲突规则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
血虚≠贫血
血虚≠贫血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观察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
妊娠与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