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痛点针刺配合牵张训练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

2018-05-11 01:44任媛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外旋外展痛点

郑 阳,任媛媛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21046;2.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21)

近年来发现,肩周炎常与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激痛点相关[1-2],包括三角肌、肱二头肌、胸大肌、胸小肌、喙肱肌等。临床治疗中若能准确定位到相关受累肌肉的激痛点加以有效的治疗,效果会显著提高。西安市中医医院用针刺结合牵张训练治疗肩周炎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西安市中医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0~60岁,平均(48.27±5.15)岁;病程1~12个月,平均(6.23±2.89)个月;VSA评分(6.60±1.65)分,前屈ROM评分(45.47±3.63)分,外展ROM评分(50.43±5.48)分,外旋ROM评分(37.53±4.54)分。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0~60岁,平均(48.67±5.72)岁;病程1~12个月,平均(7.07±3.13)个月;VSA评分(6.50±1.48)分,前屈ROM评分(45.03±3.91)分,外展ROM评分(49.23±4.89)分,外旋ROM评分(39.60±5.23)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005年的肩周炎诊断标准[3]。①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女性高于男性,体力劳动者多见;②临床表现主要为肩部疼痛,其中以压痛、放射痛为主,并且夜间疼痛较明显;③以上肢前屈、外展、外旋等肩部功能活动障碍为主;④X线检查多无阳性结果,或有肌腱钙化、骨质密度降低或者肱骨头增生病变。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三角肌、肱二头肌、喙肱肌等肌肉可触摸到条索状筋节,挤压时疼痛,上臂前屈、外展、外旋时疼痛加重;③X线放射检查肩部无特殊病变;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血管、神经曾经损伤或患有心、肝、肾疾病,妊娠及哺乳妇女,有严重外伤现尚未痊愈,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疾病,X线提示骨质异常。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依靠激痛点定位的三项指标,即受累肌上明确痛感的结节样压痛点、牵涉痛和抽搐反应[4-6]。根据牵涉痛位置去触发寻找肌肉激痛点的痛性结节,结节处要有明确的痛感,然后给予针刺治疗。选取激痛点,前屈受限选取三角肌前部纤维、肱二头肌长头处、喙肱肌、胸大肌锁骨部激痛点,外展受限选取三角肌、冈上肌处激痛点,外旋受限选取冈下肌、小圆肌、三角肌后部纤维处激痛点。选取肩关节周围激痛点,在相关受累肌肉压痛最明显的部位定点后,常规消毒,用0.30mm×40mm华佗牌针具,从不同方向反复穿刺痛点,针刺时要引发受累肌肉的抽搐反应,反复针刺后不再出现肌肉的抽搐反应表明这一区域不再存在激痛点。每周3次,连续3周。针刺后根据肩关节活动受限的病理特点采取相应的肌肉牵张训练疗法[7],持续5min,每天3~4次。

对照组:用传统毫针刺法。取患侧肩髃、肩贞、肩外俞、肩中俞、臑俞、曲垣、天宗、秉风、条口等穴位,用安尔碘消毒后直刺或斜刺约1~1.5寸,得气后予提插捻转等强刺激,留针30min,每周治疗3次,连续3周。牵张训练同治疗组。

3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VAS)评分[8]。分别于治疗前、2周后及3周后依据VAS评分法评估肩关节疼痛程度。0分代表“没有疼痛”,10分代表“疼痛最严重”。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从0至10 分中标记分数以表示感受到的大概疼痛强度。

关节活动度(ROM)评分[9]用肩周炎临床疗效评估(ROM)关节活动度评分。患者坐位或站立位,尽量使其手臂自然下垂置于体侧,然后进行自由活动,给予肩关节测量,测量其关节的最大活动度。

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 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3周观察组 30 6.60±1.65 2.38±0.35*△ 1.98±1.32*△对照组 30 6.50±1.48 3.15±0.63* 2.60±0.67*

两组肩关节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前屈ROM评分 外展ROM评分 外旋ROM评分观察组 治疗前 45.47±3.63 50.43±5.48 37.53±4.54治疗1周 98.88±7.43*△ 88.49±7.02*△ 70.34±5.94*△治疗3周 134.72±10.66*△116.03±7.80*△ 75.38±4.05*△对照组 治疗前 45.03±3.91 49.23±4.89 39.60±5.23治疗1周 85.67±5.20* 73.88±6.28* 57.21±4.21*治疗3周 102.91±9.03* 78.79±8.23* 60.06±3.19*

5 讨 论

许多与疼痛相关的疾病如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腰三横突综合征、骨科疾病等的疼痛常与周围骨骼肌被激发激痛点和其引起远距离牵涉痛有关[10]。肩周炎的发生也与激痛点的被激发有关。激痛点针刺法要求对受累肌肉的激痛点准确定位,针刺时要引出相关受累肌肉或其他位置的抽搐反应,达到灭活激痛点,缓解疼痛的目的。针刺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局部青紫、小血肿和局部针眼处疼痛,一般不需要处理,如果较重可以进行微波治疗,既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增强痛处的微循环。牵张锻炼可以帮助松弛骨骼肌痉挛。由于激痛点是骨骼肌内肌束的痉挛条束,所以牵张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受累骨骼肌内条束样的痉挛,特别在针刺治疗后效果更好。因此,针刺治疗之后,对受累肌的自我牵张或治疗师牵张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 黄强民,庄小强,谭树生.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M].第1版.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1-246.

[2] SIMONS D G, TRAVELL J G, SIMONS L S.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M]. Vol 1:upper half of body. 2nd edition.Baltimore: Williams& Wikins, 1999: 250-550.

[3]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的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49.

[4] 黄强民.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或肌筋膜痛性综合症[J].颈腰痛,2004,25(5): 360-362.

[5] 黄强民,敖丽娟,刘燕.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特征的要点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822-4824.

[6] 姚明华,黄强民.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动物模型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9, 28(4):417-420.

[7] 谭树生,庄小强,黄强民,等.触发点针刺配合牵张训练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60例[J]. 河南中医,2012,12:1672-1674.

[8] 严相默.临床疼痛学[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6:57-58.

[9] 诸毅晖.康复评定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2.

[10] YAP E C. Myofascial pain-an overview[J]. Annals A-cademy of Medicine,2007,36(1): 43-48.

猜你喜欢
外旋外展痛点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保留外旋肌群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类解剖重建外旋肌群技术
少林小武功(二)
各种模式都有痛点
解决食材配送痛点
“三角形的外展双叶形”的拓展与链接:由“枯井与宝剑”的故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