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方式与应用效果

2018-05-14 15:20汪珊珊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护患沟通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

汪珊珊

[摘要] 手术是一种应激源,无论手术大小,均会对患者心理状况产生不良影响,使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产生,严重情况下会使手术风险增加,甚至无法顺利进行手术治疗,因此,需在围手术期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尤其是开展有效的护患沟通,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使患者勇敢面对手术,提高手术效果。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护患沟通;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7(b)-0028-02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疗服务中越来越注重“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护理工作与這些理念融合后,产生了整体的、优质的、个性化护理模式,促进护理质量不断的升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助于护理质量持续的提高,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因此,十分有必要探寻一种有效的护患沟通方式,尤其是具有较高风险的手术室,更应如此。该研究即探讨了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有效开展的方式及应用效果。

1 手术室护理中开展护患沟通的必要性

临床治疗患者时,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即为手术,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延长患者生存期。手术室是手术治疗开展的主要场所,尽管患者仅仅是在手术操作期间停留在手术室,但由于患者并不了解自身的疾病,也不了解手术治疗,导致患者自身的心理压力仍然比较大,并使手术应激产生,引发一系列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降低了患者配合手术的程度,增加手术的风险性,甚至会造成手术失败[1]。已有大量研究证实,患者手术治疗期间,手术室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手术依从性。在手术室护理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交谈,目的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及护理的认知,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通过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可及时地将各种治疗及护理措施告知患者,保证在患者支持下开展相应的操作,同时,引导患者表达自身的负面情绪,给予相应的鼓励,帮助患者建立手术信心,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保证手术顺利的开展。由此看来,临床开展手术室护理时,非常有必要进行护患沟通。

2 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方式

2.1 术前沟通

(1)尊重患者,建立信任:①对患者基本情况尽量全面的了解,包含年龄、文化程度、认知疾病及手术情况、手术名称等,尤其注意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据此将患者性格特点分析出来,之后以患者性格特点为依据,针对性的沟通;②术前1 d,访视工作良好开展,访视中礼貌地对待患者,称呼患者的方式要恰如其分,或采用尊称,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谐护患间的关系,获取患者的信任;③沟通期间,要以诚恳的态度、温柔的语言进行,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让其知晓自己是手术的巡回护士,帮助患者及家属理解巡回护士的工作,同时,告知他们整个手术过程中自己会一直陪伴,增强患者的安全感[2]。

(2)因人而异,灵活多变:①疾病知识、麻醉知识、手术知识介绍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语言要与患者的年龄、认知能力、文化程度相符合,例如患者具有较高文化程度时,专业术语可适当应用,但若文化程度较低,语言要尽量直白、通俗易懂;②患者年龄较大情况下,反应通常比较慢,护理人员宣讲相关知识时,要具备充足的耐心,患者若没听懂,讲解要不断重复,直至患者理解。

(3)特殊问题,特殊对待:术前,因患者较少了解自身的疾病及手术,因而一些特殊问题会由患者提出,如手术是否可将疾病根治、手术是否一定会成功等。对于此种问题,护理人员回答时,答案要尽可能与主治医生一致,禁止出现含糊其辞的语言,同时,将手术过程、手术步骤详细地介绍给患者,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了解。

2.2 术中沟通

(1)耐心解释,争取配合:①各项手术常规准备开展过程中,沟通要始终进行,耐心的解释,让患者了解到手术开展的必要性,尽力争取患者的配合;②要求患者做出相应的配合时,对语气要十分注意,命令式的词语禁止采用,应以语言给予患者尊重,轻柔、敏捷地实施相应的动作,不可出现粗暴动作[3]。

(2)关心患者,及时沟通:①部分患者术中并非采取全麻方式,因而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会保持清醒的状态,此时,患者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意识状态高度集中,此时,护理人员可与患者交谈一些轻松的话题,转移患者注意力,预防严重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保持术中生命体征稳定;②术中,手术器械声音、仪器声音、吸引器声音等声音的存在会导致患者烦躁感、紧张感加剧,使生命体征变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此时,护理人员应将声音来源及时地解释给患者,并将这些仪器、设备使用的目的、必要性讲解患者,安抚患者情绪;③部分手术操作过程需牵拉脏器,并使用压脉带,导致患者术中的舒适程度比较低,甚至部分患者不能忍受,对此,应及时、耐心地进行劝导鼓励,保证手术操作顺利进行。

2.3 术后沟通

①术后回访于术后第3天的下午进行,由1名护士进行,进入患者病房后,护士应先开展简短的自我介绍,并将回访目的详细的说明,待获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再正式的开展回访;②向患者及家属传达手术很成功的信息,嘱咐患者安心休养、恢复,同时,术后注意事项适当的介绍,增强患者自身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③向患者及家属询问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意见建议等,据此进行护理服务的改进;④部分患者术中某些器官功能会被改造或摘除,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术后回访中应区别对待,注意调整自身的情绪及面部表情,将关心、同情柔和地、自然地传达给患者,并给予患者鼓励,让患者勇敢的面对现实[4]。

2.4 语言沟通结合非语言沟通

从术前访视开始,直至术后回访结束,整个过程中,除语言沟通外,护理人员还应恰当地结合非语言沟通方式。①术前访视中,护理人员初见患者时,可主动与患者握手,并做简单自我介绍,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提升患者对术前禁食等准备工作的依从性;②手术过程中,向患者传递信息时,除了语言外,也可利用体态、动作、手势等,促进患者信任程度的提升,另外,还要以患者具体的年龄采取适当的非语言沟通方法,例如儿童患者,可采取触摸形式,减轻患儿的恐惧情绪等;③术后回访沟通中,可以利用肢体语言等帮助患者树立术后康复信心,也可以给予患者肢体按摩,缓解患者的不适感[5]。

2.5 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水平

良好的护患沟通有赖于护理人员高超的沟通水平,为能与患者不断变化的需求相适应,手术室还应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参与培训,培训内容除手术室专科护理知识及技巧外,要着重开展护患沟通培训,讲解适合手术室护士的沟通方式,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同时,鼓励护士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护患沟通的理论知识,参与知识讲座等,促进自身沟通能力的持续提升,从而更好地开展护患沟通工作。

3 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的应用效果

对于患者来说,手术属于特殊经历,多数患者会以比较复杂的心态进入手术室,此时,护患沟通的良好开展就非常重要,通过该项工作的开展,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保证手术顺利的开展。基于护患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医院手术室护理中开始应用护患沟通,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多项研究指出,手术室护理中开展护患沟通后,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6]。护患沟通过程中,手术室护士不仅会宣传手术、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会注重自身的讲解语言、语气、态度等,并尽量以易懂的语言宣教,使患者对手术及疾病的了解不断增加,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与此同时,在整个手术期间,护理人员会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沟通方法,促进患者不良情緒得到明显的缓解,提高患者依从性及配合程度,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人员开展护患沟通时,要根据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理特点及护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护患沟通,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手术顺利开展,促使患者术后良好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孙惠.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效果与优势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3):253-254.

[2] 杨晓珍.护患沟通在舒适化手术室护理患者中的应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11):1306-1307.

[3] 陶颖.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7):241-242.

[4] 黄美红.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患者精神状况影响的调查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2):164-165.

[5] 张萨日娜.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9):293.

[6] 王永峰.护患沟通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3):6634.

(收稿日期:2018-04-20)

猜你喜欢
护患沟通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
护患沟通运用于高血压护理的评价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关于对护患沟通的几点体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