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室质量控制结果的影响分析

2018-05-14 15:20巩娜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控制

巩娜

[摘要] 目的 探究重症监护室采用护理管理模式实施质量控制的影响与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36名,对比实施护理管理前后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后一级护理、消毒隔离、物品准备、护理人员管理及护理技术评分高于实施前,与实施前(66.11%)相比,实施后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总满意率(94.44%)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重症监护室采用护理管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控制效果,提升重症监护室护理水平,患者满意度有所升高,应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管理;重症监护室;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7(b)-0060-02

当前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升高,医疗机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服务的场所,民众对医院护理及治疗质量要求日渐提升[1]。护理工作是医院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完善医院医疗水平。重症监护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重症监护室也称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是指医院危重病人采用中心监护为主的现代化医疗病房[2]。2016年4月—2017年4月重症监护室采用合理应用护理管理模式,极大提升了重症监护室护理水平,从而提升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36名,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最小年龄23周岁,最大年龄47周岁,中位年龄(36.7±9.7)周岁。工作时间最短1年,最长17年,中位工作时间(8.5±3.9)年。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有14名,专科学历有17名,专科以下学历有5名。

1.2 方法

1.2.1 重症监护室建立护理管理制度 全面了解医院重症监护室实际情况,包括护理人员各项工作内容,定期总结归类后优化分类,将每项工作细化至护理人员工作岗位之上,建立完善的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以便于护理人员在工作时能够有法可依、有据可循。由于重症监护室之中均是危重患者,患者往往需要针对其生命体征实施连续监控,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实时对其加以巡护[3]。因此,在建立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制度时需加强对巡护工作的约束,为了更好地开展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医院可建立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将护理工作落實到每一名护理人员之上,进而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

1.2.2 重症监护室重视护理人员培训 现代医院护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经验技术等方面均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因此,为保障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以完善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水平。一方面,通过开展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知识与技术培训,将当前新兴监护室护理技术引入医院之中,以便于提升重症监护室护理水平[4]。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质量控制意识尤为重要,重症监护室应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修养水平,在思想上和意识上培养护理人员道德素养。同时,针对青年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尤为重要,需采用一对一护理带教模式培养青年护理人员,高年资骨干与青年护理人员组成带教小组,以便于提升青年护理人员技术经验。

1.2.3 重症监护室加强患者风险管理 重症监护室主要收治危重患者,这部分患者病情变化快、患者并发症较多、病情复杂等,这些因素均极大地提升了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工作难度,为了保障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质量,医院重症监护室应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开展护理管理工作。①在收治患者后,护理人员应综合分析患者疾病、治疗措施、并发症等诸多方面,对其在护理之中将会产生的各项风险予以评估,并根据风险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②全面加强护理人员医疗仪器应用能力训练,当前医疗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各种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科室之中,尤其在重症监护室之中,诸如呼吸机、监测仪、除颤仪器、血液透析仪器等等,大部分仪器均由国外进口,其操作上难度较高。针对这一现象,重症监护室应针对医疗设备使用方法进行科学训练,组织护理人员了解各个医疗设备的原理及操作方法。同时,可将重症监护室内医疗仪器操作流程加以规范化,形成书面使用流程,并张贴于该设备附近,通过这一形式改善护理人员医疗设备操作水平,进而提升患者护理质量[5]。③针对护理文书工作予以重视,病案撰写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案记载者患者疾病、诊断、治疗、护理、检查等诸多情况,其中涵盖了患者各种信息,病案不仅能够直观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是护理人员监督管理的依据,同时,病案也是护理人员交接班时重要的文字记录,接班护理人员可通过病案了解患者护理注意事项,以此来提升护理人员交接班效率。因此,需加强护理人员护理文书撰写的专业性与规范性,使护理人员正确认识护理文书的重要性,从而改善当前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对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加以评估,分为一级护理、消毒隔离、物品准备、护理人员管理及护理技术5个分类,每组均为100分制,分数越高说明护理人员相应工作质量越好。采用院制《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实施调查,调查表满分为10分,十分满意为>8分;一般满意为6~8分;不满意为<6分,总满意=十分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方法

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质量各项评分比较

对比实施后与实施前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质量各项评分数据,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一级护理、消毒隔离、物品准备、护理人员管理及护理技术评分高于实施前,见表1。

2.2 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分析实施后与实施前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见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总满意率(94.44%)明显高于实施前(66.11%)。

3 讨论

现代护理管理理念认为,“人”作为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分,应加强护理管理中“人”的潜能挖掘和管理,才能不断完善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一方面,“人”指的是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是开展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主导者,护理人员各方面能力均会对护理效果造成严重影响[6]。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与教育,通过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挖掘护理人员的潜力,从而全面提升医院重症监护室整体护理质量。另一方面,“人”是指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应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主体的护理理念,根据患者病情、治疗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采用针对性护理办法,对于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以提升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水平[7]。另外,可适当引入绩效考核机制于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之中,根据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实施考核与监督,对护理人员日常工作、服务态度等方面予以考察,最终形成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考核结果,依照该结果调整护理人员绩效奖金,以此来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除了物质激励之外,医院重症监护室针对护理人员的精神层面予以激励,采用小组荣誉称号等激勵模式提升护理人员的集体凝聚力,有效增强护理人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自信[8]。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质量控制就是针对护理人员各项日常工作予以监督和管理,并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改善和优化,这一模式目前广泛应用于医院各个科室护理管理之中。该研究证实,采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后,其一级护理、消毒隔离、物品准备、护理人员管理及护理技术等护理工作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水平较高,证实在重症监护室中合理应用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崔梅.应用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室质量控制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2):59-60.

[2] 夏征,胡沛丽,彭燕.三级护理质控网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9):106-108.

[3] 傅婷.电子信息反馈法在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14):135-137.

[4] 李健.强化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4):1986-1988.

[5] 刘雪梅.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9):144-145.

[6] 张霞.浅析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41):183.

[7] 王庆玲,何婧瑜,付玉娟,等.应急预案在重症监护室护士危机意识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9):657-659.

[8] 姚磊.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强化细节管理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7,23(29):159-161.

(收稿日期:2018-04-20)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控制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