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18-05-14 15:20吴仕贤郑晓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探索实践

吴仕贤 郑晓丽

[摘要] 随着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在医疗服务模式和医学教育模式已转变的情形下,临床教学已成为高等醫学教育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出现,更加拓宽高等医科院校的临床教学,于此同时,它的出现为非直属附属医院科教发展搭建很好的平台。所以,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工作,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已成为了医院需要承担的重要职责。本文就教学管理工作中摸索的经验,对如何提高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工作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 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工作;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7(b)-0111-02

非直属附属医院是临床教学的重要基地,它是医学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了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理论与实践部分的教学职能。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教学工作有序的开展及医院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如何做好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是变身为附属医院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医院持续发展的需要。

1 完善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加强组织落实

1.1 医院高度重视,健全管理制度

要做好非直属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首先要得到医院的高度重视,只有医科院校、医院形成有机整体,才能解决承担临床教学任务所需的人员、经费的补充和支持。有了医院的高度重视,形成良好的政策支持,所有管理工作的开展便有了后盾,医院教学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才能得以充分创造体现,才可以平稳地激发临床教学教师的积极性和热情。

同时,要注重在教学管理中,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学管理职责、临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制度、师资培养制度、激励办法、教学质量督导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等,这样在整个教学及管理过程中便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在制度的指导下,以制管人,以制管学。

1.2 加强管理力度,落实组织及督导管理

在临床教学管理建设中,要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力度。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实行逐级管理,各司其职。在此基础上,再建立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用教学督导体系及评估奖惩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用完整的监管机制促进临床教学工作的落实,促进临床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同时,管理工作要做实、做细,医院要加大力度和花大量精力去进行教学质量监管,教学质量督导组在教学管理部门的组织下,可采用多种评估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即专家考评小组对临床带教教师进行抽查听课及课评,同时对在场学生进行教学效果测试。也可组织学生评课,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充分表述该次教学中带教老师授课的优缺点。另外,可组织患者参与对学生医疗行为表现的测评,间接反映带教效果等。为了提高大家对教学监督的重视度,考评结果纳入年终评先评优中,并作为晋升职称和岗位聘任的考核指标[1]。

2 优化临床师资建设,创造优质的教学环境

2.1 建设一支优秀的临床带教队伍的必要性

临床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是非直属附属医院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需要。建设高水平的临床带教队伍是医院生存的活力,是医院向社会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根本,它保证了医疗队伍的长足发展,并且对于提高非直属附属医院综合实力及培养人才队伍意义深远。目前医学知识更新迅速,教学相长,临床带教工作可以促进医疗人员本身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更新,促进专科建设,带动医院医、教、研的全面发展,因此做好临床带教队伍建设是非直属附属医院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和重要的环节。

2.2 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人才互动

高素质的临床教师队伍是非直属附属医院发展的重要资源,建设优质的临床教师队伍是一项持续而长久的工作。要想完成此项工作,必须先转变临床教师队伍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学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临床带教能力。目前大部分临床教师教学意识淡薄,这需要不断引导临床教师正确处理医、教、研三者关系,不断增强教学意识,以教促医,以教促研,逐渐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2]。医院要实现临床教学水平的提升,可以利用非直属附属医院的优势,实现教学互助,人才互动。附属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借助医科院校的平台,有组织性地联合开展临床带教队伍培训工作,双方协作并定期邀请省内外或国内外医学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学校不定期到医院进行业务指导和培养工作,医院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临床带教人员参加学校开设的医学类、管理类等学科专业的各种进修、培训、学习,这样既可提高附属医院人员的学历和医疗水平,同时也使临床教师了解、掌握最新的医疗动态和医学前沿知识,为学生补充课外知识,以满足高等教育的需要[3]。

2.3 采用多种手段培养教师队伍

在教师培养中,采用分级培训的方式,分阶段、分层次对教师队伍进行梯队性培养,即一线教师团队培训注重教学基本功培训,关注教学任务执行情况和教学能力评估的反馈效果;教学骨干培培养重在鼓励参与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和教学管理;核心教学团队的培养注重提供高端师资培训和国际交流的机会,积极参与医院教学课题研究。

2.4 注重教学艺术 ,培养教师教学艺术感

教学是具有艺术内涵的,丰富精彩的课堂,需要老师对教学环节的细致雕琢。要推进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水平迈向新台阶,需要把医生打造成为“双师型”人才,培养教师的教学艺术感,使教师在教学中获得成就感,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愉悦感。教学过程和艺术创造的过程有相似之处,教学过程包括3个环节:①教学准备阶段(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需要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对教材感受和了解;对教学资料的搜集和整理;②教学设计阶段(教学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安排),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教具的选择;教学关系的详略、先后、分合、深浅、虚实、轻重、主次、动静、断续、收放等的调整教学的组织、语言、开讲、提问、结课、启导、板书、教态、演示等;③教学表达阶段(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教师通过音声、形符、动姿、时空等多种方式的立体表达,使教学设计的主要意图和种种精妙之处展现出来,构成课堂教学的“艺术作品”[4]。

3 重视教学改革建设,提升教学效果

3.1 創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明确的责权关系,直接后果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把每个学生责任到每个科室的“临时导师”,导师有明确的带教目标、内容和要求,可以有的放矢地教学、教学过程由以前的松散型变成全程监控 [5]。教学中为每个学生指派责任导师,既可以增进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加强两者的联系,有利于学生问题请教以及老师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又可作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体系目标。

3.2 以教研教改建设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医科院校教研教改项目,鼓励教学创新研究。医院在医科院校的带动下,开展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逐步设立诊断学、妇产科学、内外科学等学科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建设可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也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方便教师备课,方便师生的交流和互动,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6]。

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建设是利用社会资源推动医学教育发展的产物,高等医科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可以让学校和医院互惠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建设中,只要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加强管理力度,做好师资培养和教学质量监控,重视教学改革建设,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医院的医教研水平将迈向一个崭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冯静.浅谈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人力资源建设[J].人力资源开发,2010(3):89-90.

[2] 韩旭,王大壮,张来根,等.建立健全附属医院临床带教队伍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杂志,2012,10(13):14-16.

[3] 赵立涛.探析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21-122.

[4] 许本柯,刘洪涛,周晓娟,等.浅谈教学是一门艺术[J].大家,2012(20):83-84.

[5] 唐铭燕.适应新形势加强临床教学管理的内涵建设[J].西部医学,2008(20):446-447.

[6] 罗晓玲,刘刚,向国春,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2(3):488-490.

(收稿日期:2018-04-17)

猜你喜欢
探索实践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