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2018-05-14 15:12刘春艳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年16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财政支出

刘春艳

摘 要: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其产生和发展绵延数千年,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也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如今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潮流中,更多的居民选择外出打工而放弃农业,虽农业受到国家财政补贴但依然劳动力外流,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财政对农业扶持的扶持究竟给农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财政支出;农村农民;农民收入

一、当代农业发展状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在任何时候最基础的就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保障性的。农业的地位没有产生变化,农业的发展是不定性的,每一季度、每年的农业发展都不容易确定,无法用固定的模式去看它的发展,只有长期关注农业的发展才会判定出该时期农业发展状况是否良好。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农业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全面实现农业信息化。来自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2017年中国农业的整体收入增长27.6%,而利润则下降了5.6%。从中国国家统计局所获取的数据来看,2017年的上半年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932元,相比去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约为7.3%,其中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562元,增长为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为7.4%,这个数据相对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322元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财政支农支出的必要性

农业面临农业发展信息不畅通、产品物流发展不好、农业市场恶性竞争等种种问题。农村发展慢,很多观念难以转变,部分村民墨守成规。还有就是农村经济环境的发展慢,引进资金制度不健全,走出去又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针对“三农”问题,国家一直出台政策保护农民利益,现阶段我国农村在发展过程中还是不够独立,很多时候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我国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自己承担,独立经营,自主负责。另外,国家对农业的调控也是对国家自身的管理。国家调控农业是对本国的基础产业的管理和控制。解决粮食生产问题,为国家的发展做好充足准备;解决农业市场恶性竞争问题实质上是解决市场良性发展问题,为今后发展创造和平良好稳定的内部环境;积极解决农民的问题,在农民发展问题上始终为农民着想。

三、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

1.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值得探究的是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农民工是劳动力构成的主要部分,农民工劳动力和农业生产进行比较,探究为什么农民选择打工而放弃耕种,这就联系到财政支农支出的问题,财政支出和财政补贴如果能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还是有很多农民是愿意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的收入影响还是很大的。

2.积极影响

(1)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通过减免农业税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再者通过农业补贴直接增加农业收入,还有其他方面的经济举措使农民广泛进入农业市场,从而销售产品而增加收入。

(2)提高生产积极性。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来说有了一种心理上的鼓励,能够通过生产从中得到益处,所以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积极性为自己的发展努力,减轻了心理负担,在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中取得收益。

(3)为农民增加无形资产。财政支农支出的出台为农民带来了许多的发展机会,鼓励支持农民的发展,农民通过结合自身的生活生产经验进行发明创造有了良机,得到了物质与资金上的支持,為农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促进农民学习新知识,提高知识文化水平,这些对农民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对他们起到大作用,比如学会用大棚种植来增加收入,他们就会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就算是失败国家也会有相应的补贴与帮助,所以农民增收更加容易。

3.消极影响

国家的财政支持带给农民益处的同时,也在给一些钻政策空子的人方便,他们不靠自己的劳动获取劳动成果,而是依靠政策补贴和相应的福利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不公平现象,更会助长部分人的依赖性。

三、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措施

1.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财政支出中针对农业财政支出费用中有一项为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生产资料基础。众多周知,农业的生产需要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完成所必要使用到的,比如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作物的浇灌需要水利基础设施的支持,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中需要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如果缺乏这些基础设施,一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另外一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产品的销售。而国家财政支出的大力支持使得农村农业生产有关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为农业的生产提供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得到了保障,销售也有了交通基础设施的保障,进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农民的收入。

2.财政补贴

目前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政策与资源都在向农村倾斜,这为农村的发展赢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财政补贴相关财政资金的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降低了农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目前针对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补贴种类繁多,补贴资金也相对较为可观。比如,针对农民购买大型农机的补贴,国家会对购买大型农机的农民补贴大部分的资金减少其支出,因而直接降低了其采购农业生产设备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再比如,国家针对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农民每亩地给予不等金额的补贴,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成本,从而增加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此外,国家还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活动以及创新模式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比如农村发展各种创新项目、新能源项目、光伏发电以及沼气资源利用等,都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贴,鼓励农民通过自身的生产实践创新来增加自身的收入,对于大型的农业综合类项目以及农产品的深加工等生产经营活动国家都有对应的补贴,这些补贴在很大程度上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农村发展科技项目支持

为了进一步支持农业的发展,实现科技兴农,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基础性科学研究包括对农村发展政策与策略等项目的研究,农业生产相关科技项目的研究比如遗传育种,作物生长与环境关联的研究,施肥技术以及相关的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特殊经济作物的引进与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技术研究等等。

国家对上述科技项目的大力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基本涵盖了农业生产与经营和销售的各个领域。比如,对遗传育种的研究改善了作物的生长特性,使得作物能够在少数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生长,从而使得某些地区的粮食与经济作物的多样性得到保障,农民的收入也由此进一步增长。再比如,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使得农民能够在灌溉的过程中,利用仅有的水资源来保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水的最为基本的需求,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得到保障,从而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保障。

科学施肥技术使得农业生产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作物长势监测与病虫害监测技术能够及时发现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对应的策略来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最终使得作物的产量得到保障。作物生产种植调整策略,通过对种植面积的调查预测来引导农民改善种植结构,保障农产品在生产出来之后能够获得一个好的价格,这些科学技术近年来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极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尤其是现在农产品收获的自动化机械的投入使用,使得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各项其他副业活动极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四、结语

本文结合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财政支出对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地进行分析,发现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得出国家的财政支农支出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继而从影响程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三方面探讨对农民收入收入的关系,并提出了财政支出对提高农业收入的几点措施。通过研究希望继续国家能够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职能,能够加大财政力度更好地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昱杰.财政支出結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探析――以安徽省为例.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2.徐爱燕,沈坤荣.财政支出减贫的收入效应――基于中国农村地区的分析.财经科学,2017(01).

3.廉超.财政支出结构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改革与战略,2017(05).

4.彭欢,喻琪钧,邱冬阳.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城乡收入结构差异――基于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08).

5.于彬,张绘.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助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启示与借鉴.经济研究参考,2017(52).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财政支出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建议
职业教育对湘西州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监督的法律建议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土地流转对农户的影响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