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识别并防治缺铁性贫血

2018-05-14 12:54俞文娟
健康人生 2018年6期
关键词:铁剂缺铁补铁

俞文娟

我们经常听说“缺铁性贫血”,那你了解哪些因素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有什么症状?是不是人体一旦缺铁就会马上出现各种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呢?如何早期識别和预防缺铁性贫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一、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而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当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时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二、缺铁为什么会引起贫血?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主要负责人体氧的运输。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构成,分别为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每个亚基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分子构成。铁参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组成,在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与利用中起到重要作用,缺铁严重时,可造成血红蛋白合成下降,出现缺铁或营养性贫血。

此外,铁是部分酶的构成成分,如NADH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等中含有铁,参与氧化还原反应;铁也是一些参与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的辅助因子,缺铁将引起这些酶的生理作用发生改变;缺铁还会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

三、缺铁的病因有哪些?

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大,如不及时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过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如不及时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2.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Crohn病(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3.铁丢失过多:长期慢性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造成缺铁性贫血,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过多(如宫内放置绝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咯血和肺泡出血、血红蛋白尿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多次献血等。

四、缺铁有什么表现?

如果当你的身体反馈出以下几种表现时,就提示可能有缺铁性贫血了,建议去专科就诊。

(1)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食欲不振)、心率加快等。

(2)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

(3)原发病的表现:如消化道溃疡、肿瘤或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或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或大便性状改变,妇女月经过多,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

简单血常规检查就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贫血以及贫血的程度,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外周血涂片提示为红细胞体积减少,中心淡染区扩大。体内检测的铁元素含量接近或低于正常下限。

五、铁怎么吸收?

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20~25mg铁,主要来自衰老破坏的红细胞,正常人维持体内铁平衡需每天从食物摄铁1~1.5mg,孕、哺乳妇女2~4mg。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可达20%,植物食品铁吸收率低,只有1%~7%。来自食物中的铁吸收主要是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一般是以二价铁离子的形式被吸收,但是我们摄入的食物中获得的铁往往是以三价铁离子的形式存在。

动物食品中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在胃酸与蛋白分解酶的作用下,血红素与珠蛋白分离,可被肠粘膜细胞直接吸收,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经血红素分离酶将铁释放出来,因此动物食品中来源的铁更易于吸收。

植物中主要是以胶状氢氧化高铁Fe3+形式存在,在胃蛋白酶和游离盐酸的作用下,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释放出来,变为游离的二价铁离子。其他一些物质可帮助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以促进铁离子的吸收。这些物质主要有谷膀甘肽,维生素C以及能与铁离子络合的物质,比如氨基酸,柠檬酸,苹果酸等,均有利于铁的吸收。茶与咖啡影响铁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与铁形成鞣酸铁复合体,可使铁的吸收减少75%。

六、如何补铁?

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首选性价比最高的补铁方式毫无疑问是口服铁剂,遵医嘱服用即可。有些患者口服铁剂,会出现一些消化道的反应,那么可以饭后服用或者更换消化道反应小的药物。如果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者胃肠道手术后患者不能从胃肠道吸收的,则建议应用注射铁剂,这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需要强调的是,铁不是越多越好,不同的患者治疗也应该个体化。

食疗对于补铁是很有用的,猪肝、牛肉、黑木耳和海带等是常常被推荐的补铁食品,动物来源的铁更容易被吸收。维生素C的摄入也有利于植物来源铁的吸收。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常常也会要求减少咖啡和茶叶的摄入。阿胶不能纠正缺铁性贫血,红枣赤豆这种补铁效果也不是很好,菠菜含铁量并不是最高的,也不能补血。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铁锅能不能补铁?一项发表在1999年《柳叶刀》杂志的研究表明铁锅可能还是有用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欠发达国家地区的确存在“在用铁锅烹调的食物中,全铁和可用铁的含量是增加的”。但需要指出的是,铁锅烹饪食物中的铁与口服铁剂和猪肝等动物蛋白相比还是很低,所以采用简单易吸收的食物和药物就足够了。

七、如何预防及早期诊断?

重点是婴幼儿、青少年和妇女的营养保健,对婴幼儿应及早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蛋类、肝等;对青少年应纠正偏食,定期查、治寄生虫感染;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可补充铁剂;对月经期妇女应防治月经过多;做好肿瘤性疾病和慢性出血性疾病的血常规定期检查及人群防治;做好包含血常规的定期、正规体检。

总结:

1.缺铁性贫血是体内储存铁的缺乏所引起。2.中老年人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应注意肿瘤可能。3.除有贫血的一般表现外,还有与铁相关的组织器官受损表现。4.诊断时一定要明确病因。5.治疗上首选口服铁剂。6.铁剂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红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仍需小剂量铁剂维持治疗一段时间。

猜你喜欢
铁剂缺铁补铁
孩子贫血能食补吗
补铁要科学
孕期补铁 莫入误区
服用铁剂七注意
“铁锅炒菜能补铁”是误区
铁剂治疗中不可忽视的"小事"
口服铁剂有禁忌吗?
大枣是补铁最佳选择吗?
身体缺铁七个表现
缺铁的7个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