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茼蒿周年生产技术

2018-05-15 11:26
吉林蔬菜 2018年5期
关键词:越夏茼蒿大棚

张 艳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人民政府农林工作站 118000)

茼蒿含有丝氨酸、天门冬素、苏氨酸、丙氨酸、谷氨酰胺、缬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β-丁氨酸、苯丙氨酸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可以养心安神、降压补脑,清血化痰,润肺补肝,稳定情绪,防止记忆力减退。茼蒿中含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油,有助于宽中理气,消食开胃,增加食欲,并且其所含粗纤维有助肠道蠕劝,促进排便,达到通腑利肠的目的。此外,茼蒿气味芬芳,可以消痰开郁,避秽化浊。茼蒿营养十分丰富,除了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之外,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菠菜高,并含丰富的钙、铁、所以茼蒿也称为铁钙的补充剂,建议容易缺钙的女性食用。茼蒿,每100克茼蒿含蛋白质0.8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9克,钙33毫克,磷18毫克,铁0.8毫克,另含丝氨酸等。茼蒿的根、茎、叶、花都可作药用,有清血、养心、降压、润肺、清痰的功效。茼蒿的茎和叶可以同食,幼苗或嫩茎叶供生炒、凉拌、做汤等食用。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鲜香嫩脆,一般营养成分无所不备。

采用温室周年生产茼蒿,可以达到产品的均衡供应,有利于订单农业的实现,同一温室年可产5~7茬茼蒿,每茬产量15~30吨/公顷,产品的质量好,效益高。为了避免连作障碍的发生,同一个温室连续栽培茼蒿1周年后,可与其它茄果类等蔬菜品种进行轮作倒茬,增强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也更有利于下茬茼蒿周期性栽培的高产、优质。温室茼蒿无公害栽培周年高产栽培技术,通过优化、协调运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的配套措施,达到高产、优质、低耗、无公害的目的。

1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茼蒿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生长适温20℃左右,12℃以下生长缓慢,29℃以上生长不良。茼蒿对光照要求不严,一般以较弱光照为好。属长日照蔬菜,在长日照条件下,营养生长不能充分发展,很快进入生殖生长而开花结籽。因此在栽培上宜安排在日照较短的春、秋季节。肥水条件要求不严,但以不积水为准。

2 品种选择

早春茬、秋冬茬、冬茬、冬春茬可选择抗病、高产、抗逆、耐寒性强、品质优、耐储运、符合市场消费习惯的小叶茼蒿品种,如蒿子秆、小叶茼蒿、精选小叶茼蒿、清香小叶茼蒿等。

夏茬、夏秋茬可选择抗病、高产、抗逆、耐热性强、符合市场消费习惯的大叶茼蒿品种,如大叶茼蒿、板叶茼蒿、金菊茼蒿等。

3 栽培技术

茼蒿属较耐寒性蔬菜,适应性强,对光照、土质要求不太严格,生长速度快,栽培管理简单。既可露地栽培,又可进行大棚生产,每季收3茬。大棚多层覆盖栽培通常又有春提早栽培和越冬栽培。

3.1 播种

3.1.1 品种播期:大棚越冬栽培播期在11月上中旬,品种选择耐寒茼蒿为好,50天左右上市,一般亩需用种2.5~3千克。春提前栽培播期则在1月上中旬,品种多选用大叶茼蒿,一般亩需用种2.5千克左右。秋延栽培多在8月上旬至10月上旬分期分批播种,播种后40天开始陆续分批采收上市,分3~4次收完。品种多选用大叶茼蒿,一般亩需用种1.5~2千克。越夏栽培多在6月中下旬至8月初分批播种,从播种到收获仅有20天,一般亩需用种5千克以上。最好是在阴天播种,或者是根据天气预报选择播种时间,最好选择播种后有一天不是晴好天气。茼蒿一般播前3~5天,将种子放在3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淘洗、晾干后置于15~2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一次,待种子萌芽后即可播种。

3.1.2 大田准备:播种时清除大棚中的前茬残株,整地施肥,亩施农家肥3000~4000千克,翻地15~20厘米深,作半高畦,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畦宽1~1.2米,畦面宽0.8~1米,畦高8~10厘米。

3.1.3 播种方法:播种方式有两种:①撒播:在畦内浇水,水渗下后均匀撒播种子,覆土0.5~1厘米厚。②条播:在畦内按15~20厘米行距开沟,沟深0.5~1厘米,于沟内浇水后条播种子,然后覆土。3.2 大田管理

3.2.1 温度管理:越冬栽植和春提前栽培播种后采取双大棚四层覆盖,即8米跨度大棚内套7米内棚,播种后再套1.2米小棚,畦面上浮面覆盖一层地膜。要求保持温度为白天20~25℃,夜间10℃左右。出苗后及时抽掉地膜,温度以白天15~20℃,夜间8~10℃为宜。秋延后及越夏栽培可采用“一网一膜”覆盖,大棚可选用春提前栽培的棚架,保留顶膜外套遮阳网一拖到地,也可在小拱棚上覆遮阳网外备旧农膜挡雨。如此一般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20~25℃,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并结合勤浇水降温保湿,注意一定要防止高温急雨伤害。

3.2.2 间定苗:当幼苗长至1~2片叶时进行间苗,撒播的按4厘米×4厘米间留苗,条播的适当疏间过密苗即可。

3.2.3 肥水管理:越冬栽培和春提前栽培在苗高3厘米时开始浇水,苗高10厘米左右时随水追肥,亩用硫酸铵10~15千克,结合浇水再追肥1-2次。

越夏栽培播种前结合整地亩施500~750千克充分腐熟的鸡粪,播种后进行第一次浇水;7~8天后茼蒿幼苗达到二叶一心时浇第二次水,结合浇水亩追施复合肥7.5千克左右。若市场价格好,可以选择促长,及时浇第二水;若价格不好,可以适当控水,晚些时间浇第二水。当苗子长到12厘米高时浇第三水。在收获的前一天可以再浇一次水。

秋延后栽培幼苗全部出齐后,要浇一次清粪水催苗促长。植株封行后要及时追肥,一般以速效氮肥为主,结合抗旱补水,亩施尿素15千克。以后每采收一次要追肥一次,每次亩用尿素10千克或硫酸铵15千克,以勤施薄施为好。一般施肥间隔期为7~10天,以确保产品品质。

3.2.4 激素调节:一般越冬栽培和春提前栽培有条件的采收前7~10天,喷施600倍的细胞分裂素或20~30毫克/升的920,以提高产量和品质。越夏栽培可以喷施丰收1号800倍液,促进茎秆粗壮,防止倒伏。

3.2.5 病虫防治:发生叶枯病、霜霉病等,可选用72.2%普力克或72%克露800倍液等喷雾防治。其中大棚多层覆盖越冬栽培由于光照比较弱,温度低,湿度大,易发生猝倒病、叶枯病和霜霉病,发病后要及时防治。

越夏栽培疫病和霜霉病是导致茼蒿烂叶、黄叶的主要病害,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这两种病害发生严重,在管理上应重点防治。从齐苗后就应该加以预防,可以使用普力克、雷多米尔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同时注意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叶蛾等,可以喷药及时防治。

3.3 适时收获:除越夏栽培外,茼蒿一般在播种后40~50天,当苗高20厘米左右时便可一次性收割,也可疏间采收或分次割收,亩产量可达1000~2000千克。分期采收有两种方法:一是疏间采收;二是保留1~2个侧枝割收。每次采收后,浇水追肥1次,以促进侧枝萌发生长。隔20~30天,可再收割1次。每亩两次采收效益可观。

4 病虫害防控技术

4.1 立枯病

症状特征: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喷洒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

4.2 菌核病

症状特征:主要危害茎蔓、叶片。茎基部染病,初生水渍状斑,后扩展成淡褐色,造成茎基软腐或纵裂,病部表面生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叶片染病,叶面上现灰色至灰褐色湿腐状大斑,病斑边缘与健部分界不明显,湿度大时斑面上现絮状白霉,终致叶片腐烂。

防治方法:发病中前期,防治20%硅唑咪鲜胺30毫升+恶霜菌酯25毫升,对水15千克水,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4.3 菜螟

以初龄幼虫蛀食幼苗大菜螟心叶,吐丝结网,轻则影响菜苗生长,重者可致幼苗枯死,造成缺苗断垄;高龄幼虫除啮食心叶外,还可蛀食茎髓和根部;并可传播细菌软腐病,引致菜株腐烂死亡。幼虫孵化盛期或初见心叶被害和有丝网时,施药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喷雾2~3次,注意将药喷到菜心上。

4.4 蚜虫

蚜虫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当田间百株蚜量达500头、益害比大于1∶500时,每亩用25%蚜螨清乳油50毫升,或吡虫啉系列产品1500~2000倍液喷雾,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吡虫啉2500倍液;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

深绿色蔬菜的营养价值最佳

蔬菜因可食部位不同、颜色的深浅、生长期的差异,以及同一株蔬菜的不同部位,它们的营养成分以及含量也不一样。

块根类蔬菜有萝卜、胡萝卜、芋头、土豆、番薯等。萝卜含维生素C很多,胡萝卜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番薯既含维生素C又含胡萝卜素,土豆、芋头含淀粉多,热量高,其他营养素较少。块根类蔬菜共同的特点就是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如果将萝卜、胡萝卜切成薄片或细条,放置1~2天后,其粗纤维可增加3倍左右。所以萝卜类食物要现切现吃,不宜切后贮存。

同一株蔬菜中不同部位营养成分也有差别,如大葱的葱绿部分比葱白部分营养含量高得多。葱白部位维生素A、维生素B1及维生素C的含量不及葱绿部分的一半。同一株芹菜,深绿色芹菜叶要比淡绿色的茎、秆含有更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还有小白菜,其菜叶比菜茎部分的营养含量高。

蔬菜的颜色可分为绿色、红紫色、黄色和接近白色4种。科学家分析了各类蔬菜的营养成分之后,发现颜色深的蔬菜营养成分高,色浅的营养成分低。它们的排列顺序是绿色(深绿色的含叶绿素最高)、红紫色、黄色、白色。绿色蔬菜包括芥菜、油菜、青菜、苋菜、菠菜、芹菜等。红紫色蔬菜有自欧洲引进的紫甘蓝,我国的有红菜苔、紫扁豆、茄子等。黄色蔬菜有西红柿、胡萝卜、红薯、卷心菜等。无色蔬菜包括冬瓜、甜瓜、竹笋、茭白和菜花等。

食用绿色蔬菜以接受日照充分的深绿色蔬菜最佳。科学家发现,同是绿色蔬菜,其营养价值与保健功效与日照程度有关。绿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干扰素诱生剂等都有“怕热”的弱点,高温烹调可使其遭受破坏,故最好是吃新鲜蔬菜,且最好生吃。由于人体需要“全方位”营养,单纯吃任何一种蔬菜都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所以只有合理、巧妙搭配,坚持多品种、多颜色才能确保营养均衡。

猜你喜欢
越夏茼蒿大棚
阳台变成小农田——茼蒿盆栽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果树安全越夏四注意
李子树采后的越夏管理方法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越夏茬蔬防虫工作要赶早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四季蔬果最佳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