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018-05-15 03:04廖雨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4期
关键词:程序化依从性血压

郑 艳 孙 洁 廖雨娟

(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福州350001)

在临床中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种基础性疾病即为高血压,患者的脏器器官和大脑均可受病情影响,其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控制血压是临床对高血压进行治疗主要的措施,期间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以及护理工作等在病情控制及改善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主要分析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该疾病的护理提供参考,其具体内容如正文所描述。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抽选高血压患者(时间:2016.2~2017.3;地点:本院;例数90例)展开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占45例。

1.1.1 对照组 男、女性患者的例数占比各为24、21例;年龄最大值为72岁,年龄最小值为57岁,年龄平均值为(58.83±2.63)岁;根据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例数分别为10、26、9例。

1.1.2 观察组 男、女性患者的例数占比各为25、20例;年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70岁与55岁;年龄平均值为(58.42±2.58)岁;根据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12:21:12。

比较以上两组高血压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发现数据间存在的差距较小,P>0.05。

1.2 方 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本组所有高血压患者均接受常规用药指导、心理干预以及饮食干预等;此外为患者开展常规健康宣教,即组织高血压患者,面对面针对高血压相关知识开展健康宣教,将健康宣教手册发放给患者并叮嘱患者阅读。

观察组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在上述基础上开展程序化健康教育,详细内容如下:(1)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同入院就诊的患者和家属开展沟通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详细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用药史、病史、文化水平以及是否有合并症存在等),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

(2)因患者的病情不同、体质不同,护理人员应当结合其具体情况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应用于患者中,以保证宣教效果。在为患者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病情将其服药剂量制定好,针对高血压治疗药物正确服用的方法向患者详细介绍,将饮食禁忌等告知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将疾病控制效果理想的案例向患者介绍,给予患者精神方面的鼓励,帮助其将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增强,进而将配合程度提升。

(3)将高血压相关知识整理出并且将健康教育手册编制好,向患者发放教育手册。护理人员针对手册当中涉及的内容应定期组织患者展开学习,对宣传栏以及板报知识等及时更新,确保患者可以在其中学到有利疾病控制的知识。

(4)定期组织患者开展健康讲座,可鼓励患者带家属参加讲座,讲座中专家针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诱因、预后、治疗措施、注意事项等)详细展开讲解,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识的程度提升,对科学饮食在血压控制方面的作用向患者与家属强调;期间应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开展适量锻炼对病情控制的意义,以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身体锻炼,将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讲座开展期间,由专家对患者与家属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回答,同时对较为典型的问题进行讨论,以加深患者的印象。

(5)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期间均应当对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的情况进行评估与分析,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后及时修改健康教育方案,以保证可以针对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存在的相关问题开展具体化、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工作。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统计上述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2)对两组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和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评析。通过对患者在接受护理及治疗工作过程中对医嘱的执行情况、用药情况、饮食控制情况及运动锻炼开展情况进行观察,评估其依从性,100分为满分,若分值越高,则其依从性越高。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通过发放印有疾病相关知识问题的问卷,由患者填写,满分为一百,得分越高即知晓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21.0版进行处理,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依从性以及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均通过(±s)表示,进行t检验。若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对比发现有明显差异存在,则用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所示。

2.2 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评分和依从性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P<0.05,详情见表2所示。

表1 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s)

表1 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s)

?

表2 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依从性情况(±s)

表2 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依从性情况(±s)

?

3 讨 论

在临床治疗中,高血压属于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综合征,近年来该疾病的临床发生概率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疾病有较复杂的发病机制,且患者的病情常伴随时间的推移不断进展,对其心、脑血管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由于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因此患者确诊疾病以后,常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用药治疗,对血压水平进行控制的同时将相关并发症减少。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为其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升疾病控制的效果[2]。

常规护理工作有片面性与机械性存在,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时,未结合患者的学历情况、疾病知识认识情况、病情以及性格特征等开展,使得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受影响。而程序化健康教育是从常规护理的健康教育基础之上不断完善与细化而来的护理措施,其可以将更全面的高血压知识指导提供给患者。通过个性化健康教育、群体教育、书面教育等措施,使得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加,可以合理用药与饮食,对血压控制效果的提升有利。通过定期评估患者的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不断将健康教育措施完善,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3-4]。

本次研究中,接受程序化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评分以及依从性评分均相比较于对照组,均明显较高,P<0.05。由此可见,给予高血压患者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为其开展程序化健康教育,可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将其对医护人员的配合程度以及依从性提升,在控制血压水平方面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有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楚洁,王临虹,徐爱强等.山东省成年人高血压与高血压前期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1):12-17.

[2] 李星辉,乔燕,谢萍等.甘肃省东乡县东乡族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9):754-758.

[3] 刘秀玲,张燕花.程序化健康教育在肺动脉高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91.

[4] 王叶苹,赵云,程芳等.全程程序化健康教育在肺癌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1):71-72.

猜你喜欢
程序化依从性血压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