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应用

2018-05-15 03:04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4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入院康复

李 霞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4)

急性心肌梗塞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的一类危重疾病,是引发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活动是最近几年以来的受到临床广泛关注的课题,但是针对不同年龄以及不同病情的患者,有关康复活动的时间以及康复方法说法不一[1]。本文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所接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所选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患者中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51.4±2.6岁;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入院之后保持绝对卧床1周,在第二周开始慢慢提高活动量;给予研究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在患者入院第一天指导其保持绝对卧床,同时协助患者生活护理与肢体被动活动护理;在入院第二天,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翻身,并且指导患者四肢进行主动伸缩练习;在患者入院第三天,护理人员需要指导其进行自行翻身练习,慢慢将床头抬高,保持有效的深呼吸;在患者入院第四天,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被动坐起,在床上进行洗漱;在第五天,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保持坐位,同时指导其自行进食;第六天,患者自动坐起,同时保持双下肢下垂,每次5分钟到10分钟,每天3次到5次;在患者入院第七天,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其下床,扶床进行挪步练习,每次5分钟到10分钟,每天3次到5次;第八天和第九天,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室内漫步,每次5分钟到10分钟,每天3次到5次;在第十天到第十一天,指导患者进行室外散步,每次10分钟到15分钟,每天2次;第十二天到十四天,患者的生活已经基本能够自理,将散步时间延长,每次10分钟到15分钟,每天2次,已经能够接近正常的步速,指导患者做好出院的准备工作,倘若产生心前区不适,心率每分钟大于110次,血压显著升高或是下降等,需要暂时停止或是延缓活动量,马上描记心电图,为其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在患者接受运动之前以及运动之后对其血压加以测量,同时描记心电图,和前一天进行对比[2]。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通过改良巴氏评定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加以判定,具体包括小便、大便、穿衣、用厕、修饰、转移、上楼梯以及活动等,总分100分,患者得分0分代表无自理能力,患者的得分在5分到45分之间,代表有部分自理能力,患者得分在50分到95分之间,代表生活基本自理,患者得分为100分,代表生活完全自理。通过汉氏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l5.0软件进行计算,计量数据通过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通过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通过χ2校验,所得P值>0.05,代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得P值<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之后,其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产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值见表 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n(%)]

3 讨 论

给予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活动能够使冠状动脉得到扩张,加快形成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速度,同时提高心肌供血,降低心率,下降动脉压,使葡萄糖耐量获得改善,血脂水平得到下降,促进心功能的恢复,长时间卧床休息会降低循环血量,提高血液粘稠度,在活动期间会产生心动过速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等情况,造成患者心功能以及活动能力恢复速度减缓,所以给予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存在极为重要的临床作用[3]。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能够使其心情处于愉悦的状态,使其睡眠质量获得改善,所以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中不要将其和重症患者同住,也不适合住在CCU病房,防止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4]。为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患者产生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可见早期活动能够加快肠蠕动,提高患者的食欲促进排便,降低了由于用力排便引发的心梗并发症的风险,同时早期康复护理还可以避免卧床合并症的产生,包括肺部感染,长时间卧床会引发肺活量降低,肺通气功能下降,非常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5]。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之后,其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产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临床中给予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活动耐力以及肌力,使患者尽早恢复身心健康,促进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纹丽,张海涛,张娜.早期康复护理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及肢体运动、生活质量影响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4(6):291.

[2] 张丽红,李晓,孙文然,战少领,张健,曹林林.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10):64-67.

[3] 王凤英,李莎莎,杜春萍,吴姁怿,张建梅,陈佳佳.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芦山地震伤员中的应用 [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67):361-370.

[4] 李秋玲.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5(5):7-8.

[5] 王淑霞.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脑梗塞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7,31(6):377-383.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入院康复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