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扎格雷钠治疗TIA的疗效观察

2018-05-16 09:40宗学莉刘郅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2期
关键词:奥扎短暂性脑血管病

宗学莉 刘郅红

(1 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3;2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妇科,吉林 通化 1340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梗死中常见的类型,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 h,最长不超过24 h,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有发展成脑梗死的可能,所以,TIA的预防及治疗极为重要。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针对TIA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静点治疗,有效防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转变成脑梗死,疗效较好,现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筛选256例患者。入选患者病例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根据入选患者详细病史、神经系统查体及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并于用药治疗前及发病24~48 h后均行头部CT/MRI检查,证实无脑梗死病灶,且每日发作次数≥2次。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入选129例,男96例,女33例,年龄43~71岁,平均64.7岁,其中67例为颈内动脉系统TIA(37例为偏瘫或单瘫、21例为肢体麻木、言语障碍9例);62例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其中有45例患者为眩晕、10例患者为共济失调、构音及吞咽障碍有7例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每日平均发作(4.8±2.2)次,平均病程(34.4±21.5)h。对照组127例,80例为男性,女47例,年龄42~73岁,平均63.9岁,其中63例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眩晕43例、共济失调12例、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8例),64例为颈内动脉系统TIA(言语障碍及吞咽困难8例,17例为感觉减退或肢体麻木,偏瘫或单瘫为41例)。TIA平均病程(32.9±20.1)h,平均每日发作次数(4.6±2.1)次。两组入选TIA患者病程中发病类型、频率、性别、年龄及治疗前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①治疗组:应用0.9%氯化钠250 mL或者5%葡萄糖250 mL+奥扎格雷钠80 mg,每日2次静滴,每次静滴2 h左右,1个疗程为2周,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其他抗凝剂等药物在治疗期间不同时应用。②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或者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丹红注射液20 mL,每日1次静滴,每次静滴2 h左右,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同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每次100 mg、每日1次口服。其他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常规治疗用药两组相同,并监测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监测肝肾功能等。

1.3 观察指标:①经治疗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作停止例数及发作停止时间。②治疗后TIA患者与治疗前TIA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等项进行比较。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组及对照组用药后TIA 72 h内发作控制率分别为91.6%和49.7%,TIA 24 h内发作控制率分别为72.2%和15.1%,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发生脑梗死者有2例位于基底节,1例位于右小脑,共发生脑梗死者3例(2.3%)。1例发生在病程第5天,2例发生在病程第8天。.对照组发生脑梗死的为16例(12.6%),13例发生在基底节,2例在右小脑,1例位于中脑。发作时间2例为病程第5天,4例为病程第10天,3例为病程第11天。两组TIA患者无1例发生脑出血等不良反应。两组TIA患者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结果比较[n(%)]

2.2 血液流变学等指标: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见表2。

3 讨 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早期发生卒中的风险很高,发病7 d内的卒中风险为4%~10%,90 d卒中风险为10%~20%(平均11%)[1],积极有效控制及预防频发TIA,是预防和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课题,且防止TIA形成脑梗死尤为重要。与TIA发病有关的因素包括微栓子形成、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还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改变等亦与TIA发病有关。

表2 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比较(±s)

表2 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全血黏度(mpa.s L/s) 15.25±3.73 8.78±2.55 15.19±3.31 9.46±3.23血浆黏度(mpa.s) 1.99±0.83 1.40±0.59 1.99±0.76 1.88±0.68全血黏度(mpa.s 200i/s) 5.66±1.29 3.75±0.78 5.60±1.21 4.66±1.43

目前研究表明,血小板聚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主要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奥扎格雷钠)现已广泛应用。临床研究表明,患者尿中血栓素合成酶(TXA2)的代谢产物11-D-TXB2,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第1个48 h内增加显著,提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血栓素合成增强,血小板激活增加[2]。TXA2由血小板产生,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能引起血小板聚集,使用TXA2抑制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生成。奥扎格雷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的作用,是高效的、选择性的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能抑制大脑血管痉挛,增加脑组织血流量,通过抑制TXA2的产生、促进PGI2的合成,从而改善二者间的平衡失调,改善脑组织内微循环障碍和能量代谢。本组临床研究表明,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疗效显著,并且起效快、应用安全,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TIA后24 h内控制率为72.2%,72 h内发作控制率为91.6%,比对照组的15.1%及49.7%(P<0.01)明显增高。对照组有16例发生脑梗死,而奥扎格雷钠治疗组仅3例发生脑梗死,同时,奥扎格雷钠还有明显改善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的作用,为防止TIA发展成脑梗死,应尽早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

本组临床研究亦表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前及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无明显变化,并且,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组无脑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以上结果表明应用奥扎格雷钠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2-175.

[2] Van Kooten F,Ciabatloui G,Patrono C,et al.Evidence for episodic platelet activa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oke[J].Stoke,1994,25(3):278.

猜你喜欢
奥扎短暂性脑血管病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疏血通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分析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