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穿孔的临床研究

2018-05-16 09:40张雪峰温伟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阑尾穿孔阑尾炎

张雪峰 温伟春

(1 吉林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吉林 吉林 132602;2 吉林热电职工医院,吉林 吉林 132602)

阑尾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作为外科常见的一类急腹症,确诊后采取手术治疗属于比较有效的方案之一,过去多以开腹手术切除为主,但此法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影响术后恢复[1]。阑尾炎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并发穿孔,小儿阑尾炎穿孔因自身机体发育不成熟,抵抗力与免疫力较差,开腹手术难以耐受,造成治疗效果不佳[2]。随着近几年腹腔镜技术逐渐成熟,其在儿科手术中逐渐开展起来,吉林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也将其应用在小儿阑尾炎穿孔中,显示有不错效果,现将腹腔镜治疗的30例小儿阑尾炎穿孔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有对象30例纳入,入选时间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全部为我院接诊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小儿阑尾炎穿孔患儿。入选患儿家属愿意配合本次研究,经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实验室、B超及CT等)确诊符合阑尾炎诊断标准[3],且均有穿孔表现,表现为明显下腹痛,恶心呕吐,白细胞明显升高,体温升高,查体有反跳痛等,同时将12岁以上、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或全身感染、肠道恶性肿瘤或肠梗阻、先心病、肝肾功能异常等患儿排除在外。30例患儿中男性18例(60.00%)、女性12例(40.00%);年龄10~17岁,均值(13.5±3.5)岁;发病到入院就诊时间2~48 h,均值(18.5±7.5)h。

1.2 方法:所有患儿按照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实施气管插管与全麻,取仰卧分腿位,从脐部穿刺作切口,将5.0 mm套管针置入,将其名为A孔(观察孔),建立人工气腹,置入30°腹腔镜;从耻骨联合上与左下腹麦氏点作两个切口,分别将5.0 mm套管针(B孔)与10.0 mm套管针置入(C孔),均为操作孔,引入吸引器与抓钳;腹腔镜引导下对腹腔内的情况进行观察,将腹腔脓液完全吸除,粘连予以钝性分离,并沿着结肠找出阑尾,以抓钳将阑尾头端和根部固定,拉到操作孔套管中;将套管针拔除,排出气腹,将阑尾从操作孔中拉出腹腔,以常规切除法将阑尾切除;切除完毕后以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并留置腹腔引流管与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分析术前与术后48 h时CRP、PCT。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数据利用SPSS19.0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与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s)表示与t检验,将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30例患儿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34±10.42)min、术中出血量(10.09±5.46)mL、术后排气时间(18.95±5.45)h、住院时间(5.89±1.45)d;术后发生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包括1例切口感染、1例粘连性肠梗阻;术后48 h时CRP、PCT与术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其中术前与术后48 h时CRP、PCT比较见表1。

表1 本组患儿术前、术后48 h时CRP、PCT比较(±s)

表1 本组患儿术前、术后48 h时CRP、PCT比较(±s)

术前 6.75±3.28 7.89±2.58术后48 h 6.98±3.61 6.48±1.56

3 讨 论

小儿阑尾炎多为急性发病,若治疗不及时,并发穿孔的概率较大。随着近几年相关研究增多,对阑尾炎的认识也更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小儿急性阑尾炎穿孔概率显著高于成人,高达12.7%~32.5%,甚至指出年龄越小则穿孔概率越高,在5岁以下小儿中发生率可达到50%以上。小儿阑尾管壁较薄,自身机体发育不完善,免疫力与抵抗力较低,容易并发穿孔。同时,小儿网膜短且薄,无法将阑尾完全覆盖,发生穿孔后炎性表现极易弥漫至腹膜,而发生腹膜炎,加重病情。此外,小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查体时依从性较差,容易延误诊断时机,或者误诊等,当病情进展后,穿孔概率提高。基于此,尽早明确诊断小儿阑尾炎穿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对于改善小儿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一些研究指出,小儿阑尾炎穿孔和阑尾炎发生病程有关,当小儿发生阑尾炎的时间在12~24 h,就可能发生穿孔。在诊断期间,需结合患者的病程、病史进行诊断,当患儿的腹痛加重,以及体征发生全腹压、反跳痛等,则有可能为穿孔感染扩散。当然,近几年影像学诊断技术不断成熟,辅助手段如B超、CT等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诊断符合率,加上中性粒细胞与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也是炎性反应判断指标,这些都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参考价值。

小儿阑尾炎穿孔一旦确诊则及时予以手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传统开腹手术尽管在各类阑尾炎中均有不错效果,但其创伤大、出血量多、并发症发生率高,小儿难以耐受,效果并不理想。腹腔镜技术不仅创伤小、出血量少,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更快,小儿更容易接受。我院近几年采取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穿孔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中将30例小儿阑尾炎穿孔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腹腔镜治疗,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都比较短,而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率君较低;同时对术前与术后48 h CRP、PCT比较可知,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对这些指标影响不大。国内一些学者针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穿孔进行了对照研究,如侯崇智等[4]对137例阑尾炎穿孔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传统开腹手术治疗64例、腹腔镜手术治疗73例,结果表明腹腔镜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开腹组均更低(P<0.05),同时两组术后24 h CRP与PCT相比术前均有升高(P<0.05),术后48 h均有回落(P<0.05),但术后24 h与48 h时腹腔镜组均低于开腹组(P<0.05)。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穿孔不仅耗时短、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术后恢复快,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腹腔镜技术属于外科微创诊疗技术,整合了现代外科技术和内镜技术,无手术禁忌的阑尾炎中适用价值较高。术腹腔镜手术术野比较开阔,经二维放大图像实施操作,切口较小也能完成操作,光照度更好,为手术提供了良好的空间,避免了手术盲目,加上腹腔镜辅助探查腹腔情况,避免阑尾残留,切除更彻底,减少复发。术后对腹腔脓液进行彻底清除,也能减少腹腔黏膜损伤。

综上所述,小儿阑尾炎穿孔采取腹腔镜治疗,所用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对CRP与PCT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程改超,沈雄山.小儿阑尾炎并穿孔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1):102-103.

[2] 张广国.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对血清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探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7(12):88-91.

[3] 雷斌,戚雯琰,徐维,等.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对比分析[J].江西医药,2015,18(1):9-11.

[4] 侯崇智,冯雪.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24(15):1306-1309.

猜你喜欢
阑尾穿孔阑尾炎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阑尾真的无用吗?
阑尾炎能自愈吗?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消痈解毒汤为主治疗阑尾脓肿180例